新浪首页|新浪山东|资讯|同城|美食|旅游|汽车|城市|教育|健康|读图| @新浪山东|惠购

|邮箱|注册

新浪山东> 资讯 >山东资讯>正文

邓小平的山东足迹:31年前曾到兖州视察泡桐种植

A-A+2014年8月22日10:23山东商报评论

  在济宁兖州,有一棵泡桐树默默承载着人们对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的思念。1983年2月27日,时任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央军委主席的邓小平途经山东兖州,下车视察工作。当时兖州的农田林网化是全国典型,邓小平视察了这里的泡桐林场。时年34岁的兖州林业站副站长张繁亮向他作了半个小时左右的专题汇报。时光荏苒。三十多年后,当年那片被称赞“效益好”的泡桐林,已经融入如今的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作为纪念,一棵当年邓小平亲手抚摸过的泡桐树,保留至今。早已退休的张繁亮在向本报记者回忆其中细节时仍充满感慨,那是对其“一生的激励”。文/图 记者冀强

如今邓小平视察过的那片泡桐林,几乎都已经消失了,唯一被保留的,是当年小平同志视察林场时,亲手抚摸过的那棵树。  如今邓小平视察过的那片泡桐林,几乎都已经消失了,唯一被保留的,是当年小平同志视察林场时,亲手抚摸过的那棵树。

  【“客人”来了】称呼“小平同志”就好

  时间追溯到1983年的农历元宵节。这天,山东省公安厅相关负责人以及济宁地委书记郑伟民、兖州县委书记丁培德等,都早早的来到兖州火车站,等待“客人”的到来。问及客人是谁,被告知称呼“小平同志”就好。

  上午8点15分,一列火车抵达兖州站。几分钟后,“客人”邓小平下车。担任过兖州县第十届政协秘书长的胡伟昌,曾在山东省政协主办的文史期刊《春秋》上,撰文回忆当时的情形。“邓小平衣着朴素,身着中山装,脚穿布鞋,健步从火车上走下来。”

  据胡伟昌描述,一个有意思的细节是,接站的人见了邓小平,既激动又紧张,一时竟不知说什么好。“小平同志意识到了大家的紧张情绪。再加上那会儿刚过完春节不久,小平同志就亲切地给大家拜年,向在场同志及全家问好。”不一会儿,大家的紧张情绪在小平同志平易近人的问候声中放松了。与大家握手问好后,邓小平乘汽车,于8点30分到达兖州城关公社泡桐林场。即便是在去往林场途中,邓小平也并未休息,而是向陪同人员了解济宁地区的生产生活情况。

  【视察林场】连续提问敏锐、仔细

  当抵达林场后,张繁亮向邓小平做了详细介绍。

  张繁亮指着一排排整齐的泡桐树说,这里过去是一片黑土洼地,我们这几年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建起了10000多亩泡桐林网。他回忆,79岁高龄的邓小平,兴致极高地绕着林场走了一圈。在林场,邓小平问得极为仔细。张繁亮也不敢大意,在汇报一些数据时,甚至精确到了小数点。在告诉邓小平当年兖州已经栽种了11000亩泡桐林后,他又介绍说:“在一般管理的情况下,每株年材积生长0.05——0.08立方米,每株每年产值15至20元。如果管理得好,每株每年可生长0.1立方米,产值30元左右。”

  邓小平问,你们这个林子一亩地栽多少棵?张繁亮回答说,是6米×8米的株行距,理论上每亩13.7棵。

  边走边看,邓小平还不断地向张繁亮提问。“还要施肥吗?”

  得到要施肥的肯定回答后,邓小平继续发问,要施多少肥,施什么肥?

  好在张繁亮有着丰富的基层工作经历,才没被邓小平的连续问题难倒。他回答说,每棵每年能施上2斤尿素肥,就能保证每棵树生长0.1立方米。小平接着又问,一斤尿素多少钱?张繁亮回答,2角2分5厘。

  直到此时,一直保持发问态势的邓小平才面露微笑,他高兴地说:“投资4毛5,就能收二三十元,这个效益确实好,应该提倡多栽。”紧接着邓小平又补充说,种树要讲究质量。

  【话题延展】“泡桐在四川能种吗?”

  回忆起当年向邓小平汇报工作的情形,已经65岁的张繁亮表示终身难忘。

  据张繁亮回忆,刚见面时,邓小平就率先向自己发问:“你是林业专家吗?”张繁亮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婉转地介绍说,自己是学林业的,正在兖州做林业工作。

  张繁亮用“敏锐”、“仔细”来形容当时邓小平一个接一个的问题。了解了那一片林场的情况后,邓小平又把问题延展到了整个济宁乃至全国。

  邓小平问,北方适宜种泡桐的地方在哪里?张繁亮回答,北到辽宁,南到两广都能种植。

  可能是这个问题勾起了邓小平的更大兴致。他问道:“那泡桐在四川能种吗?”张繁亮接过话茬回答说,“能。您老人家是四川广安人,大家都知道,那里和兖州虽然气候差异很大,但同样能种,只是栽植的品种不一样。”

  这个回答让邓小平相当满意。他转头笑着夸赞张繁亮说:“你还真是一个林业专家呐。”

  张繁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全国木材相对短缺。在那样的大背景下,邓小平视察兖州后对济宁和兖州的林业生产给予了充分肯定,极大的促进了此后当地的林业发展。

  【发展现状】林场变身国家级农业示范区

  在邓小平视察林场后多年,泡桐树一直在悄悄生长。直到1999年,为贯彻科技兴农的战略,济宁决定在林场及其周边,规划12平方公里兴建济宁市(兖州)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以下简称农高区)。

  农高区管委会研究室主任张延军向记者介绍说,当年在讨论选址时,的确考虑到了邓小平曾经前去视察过的因素。

  2004年,邓小平诞辰一百周年之际,已经落成的农高区管委会觉得应该兴建一座铜像纪念邓小平。“当时大家工资不高,但为铜像捐款的热情却非常高,几乎所有人都捐款了。”在大家努力下,2005年一座按1比1比例建造的铜像在园区内落成。张延军告诉记者,如今邓小平视察过的那片泡桐林,几乎都已经消失了,有的变作农田,还有的被划入园区。“唯一被保留的,就是邓小平铜像背后这棵泡桐树,这是当年小平同志视察林场时,亲手抚摸过的那棵树,到现在已经几十年了,一直长得郁郁葱葱。”

  【更多热点请上新浪新闻APP订阅山东新闻 齐鲁事尽在手中】

保存|打印|关闭

新浪首页|新浪山东|资讯|城市|汽车|美食|时尚|旅游|同城|微导航

新浪简介|新浪山东简介|广告服务|联系我们|客户服务|诚聘英才|网站律师|通行证注册|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

分享到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