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年,来自青海西宁农村的20岁年轻人鲁新来到蓝翔,报名入学。他有些与众不同——他当时还是江苏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一名在校生。
两年前,鲁新考入那所专科院校的机电一体化专业。大二这年,学校推荐他和几个同学去徐工集团实习。“安排的事情基本上都操作不了,”他回忆,“因为学校重视理论课,实操机会少。”
不久,鲁新因不合格被徐工集团淘汰。他跟家里一商量,就来蓝翔报了名。他一直在济南学习数控专业——徐州那边的学校不怎么管,只要考试及格就可以。相比于徐州那所学校每年的3000元的学费,蓝翔贵多了。
最终,从蓝翔毕业后,鲁新留校成为数控专业的理论老师。
2004年左右设立的数控专业是荣兰祥最看好的专业之一。他当时的判断是,劳动密集型“中国制造”产业已经占领了世界市场,而技术要求更高的专业还有发展空间。这年9月,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任王瑞祥在媒体上公开表示,虽然目前由国资委监管的186家央企业职工超过1千万人,但高技能人才严重缺乏。
当时,中国的数控技术正在起步阶段。“蓝翔刚办这个专业时,我们厂里的小型数控机器还不太普遍,” 济南市第二机床厂原技术副厂长李连生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他今年68岁,8年前退休后来到蓝翔数控实习车间担任主任。“现在的工厂全都数控化了,办这个专业适合国家的发展形势。”他说。
7月25日,20岁的张泽奇站在数控车间一台机器旁,用电脑编程做出一个精巧的机械压力机零件。
检测合格后,他的工件将被贴上件号和蓝翔技校的标志号,卖到济南市第二机床厂,学生能拿到售价的40%。张泽奇每个月能有五六百块的收入,相当于解决了生活费。
而目前,汽修和烹饪仍然是蓝翔最热门的两个专业。十年前,这两个专业开始异军突起,2006年,中国餐饮消费全年零售额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比起改革开放初期增长了188倍;而中国汽车销量超过720万辆,同比增长超过25%,第一次超越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汽车消费国。
由此,蓝翔烹饪专业和汽修专业的招生规模迅速扩大。谁才是蓝翔第一大系?现在,两个专业的学生私底下偶尔会争一争。
查看评论 0评论
发 表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