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烯项目欲落子黄岛
从黄岛汽车站乘车向北,20余分钟后,达到胶州湾。青岛炼化等众多化工企业林立于此。
11月27日,青岛炼化北门一路之隔,有一片空地被圈起,伸向胶州湾。该公司有关工作人员向记者确认,此为乙烯项目公示的建设位置。
早在4月8日,青岛炼化发布“百万吨级乙烯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示信息及征求公众意见和建议”的公告。公告称,青岛炼化是中国石油化工股份公司控股子公司,拟在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石化工业园区内建设百万吨级乙烯项目,目前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已初步编制完成。青岛炼化一董姓工程师对此介绍,本项目在当月19日结束公示,其是利用炼油副产品液化石油气(LPG)、乙烷、液化天然气(LNG)副产品轻烃等为原料。
公开资料显示,青岛炼化于2008年6月建成投产,总投资126亿元,是我国批准建设的第一个单系列千万吨级炼油项目。该工程师进一步解释,百万吨乙烯项目则是在此基础上投资建设。公示内容表明,该项目总占地面积194.72公顷,总投资187.9亿元,其中环保投资20.28亿元,建设周期为3年。
11月底,记者在该石化工业园了解到,区域内除聚集着青岛炼化、丽东化工等化工企业外,青岛培育的海尔、海信、澳柯玛等知名品牌及上汽五菱、汉缆等企业均驻扎于此。青岛炼化内部人士江阳(化名)向记者介绍,青岛为争取这一项目,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便在积极努力,历程颇为艰难。
一组公开数据显示,预计到2015年,国内乙烯能力将达2556万吨/年,当量需求为3880万吨,自给率约为65%。2015年山东省乙烯当量消费量将超过400万吨,而目前山东省仅有乙烯生产能力85万吨/年。江阳介绍,这意味着乙烯项目产品的巨大市场空缺,按照石化行业定额测算,该项目可直接安排就业岗位上千个。而所生产的塑料产品,可解决区域内家电、汽车企业和塑料加工企业的原料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