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济南城中村改造样本观察:边庄村变形记
20年,这里从平房菜地变成高楼大厦;从城市边缘变成城市中央;这里的人们也在农民与市民之间实现艰难的转型——
驱车沿顺河高架路向北行驶,从北园立交附近下桥,在纵横交错的高架网络掩映下,有一片不怎么起眼的开放式小区——边庄。
边庄默默无闻,但坐落在顺河高架路下、以边庄名字命名的美食城却已名声在外。边庄,虽然并无“城市边缘的村庄”之意,但它的光阴的确曾在城市边缘徘徊。
近期,济南出台《中心城城中村改造近期建设计划》,为城中村改造列出时间表。2014年计划改造的92个城中村中,边庄位列天桥区首批改造计划。如今,土地已冻结、房屋已丈量,相关工作小组也已入驻。在不久的将来,承载着大明湖和小清河通航使命的中泺河要从这里穿过,北湖也将在其北侧开挖,决策者还计划引入6星级酒店和汇聚全国特色小吃的美食城……
边庄,一边享受着快速路下的慢生活,咀嚼着边庄特有的精神状态,一边在快速发展的城市大格局中再三蝶变。让消失的安然消失,让记忆的留下记忆。
边庄将迎来又一次大规模拆迁改造
人的发展是片区发展的因子,片区要想实现更华丽的蜕变,还得靠规划指引。天桥区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加快边庄等城中村改造项目建设,实现滨河新区开发建设的全面突破。作为滨河新区的一部分,边庄片区的规划已基本成型,只待建设的号角在此吹响。
待拆迁 老居民盼与蜂窝煤、煤气罐说再见
20日9:00,66岁的武金凤在家里洗着碗,她是边庄土生土长的“老人儿”,可谓见证了这里的变迁与成长。“上世纪80年代之前还都是平房,有不少菜地。后来村里建起了现在这些五六层高的楼房。”武金凤住的居民楼是1988年建起来的,是村里较早的一批楼房之一。近30年过去了,外墙颜色变暗,内部设施也跟不上现代人的生活节奏。
上午时光,室外阳光明媚,屋内却还是黑漆漆的。没事的时候,她喜欢搬个马扎坐在屋外的胡同里,摆弄一下自己种的花草,喂喂养在纸箱里的小鸡。“现在的房子没有双气,冬天烧蜂窝煤取暖,提上去多少还得提下来多少;平时做饭就用煤气罐或电磁炉,不太方便。”武金凤说,如果开始城中村改造,他们就需要暂时“背井离乡”外出租房,但她仍希望能快点拆迁。“起码回迁后的生活条件和小区环境应该比现在要好。”
上世纪80年代初,武金凤等一大批民办教师回到村里,被安排在纸箱厂工作,一直到退休。边庄村改居后,他们也就从“村民”变成了“居民”。“现在的生活还不错,3个儿子都住在边庄,还算省心。”每月拿着1000多元的退休金,有时还能参加一些社区活动,她的生活也算多姿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