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下午,在济南市济阳县东关黄河浮桥上,一位过桥的老人倒在桥上,直至20日上午才被发现已经去世。在近20个小时的时间里,尽管有不少行人向浮桥收费站反映这一情况,但没有人帮老人报警或叫救护车,收费站管理员也迟迟没有上桥查看,最终导致悲剧发生。晨报特派记者 孙小烜 发自济南
[事件]
黄河浮桥上老人去世
7月24日,记者来到济阳东关浮桥,由于黄河水势大涨,浮桥中段已经拆除,车辆禁止通行。
但在5天前,这座桥梁是附近几个村庄的村民跨越黄河的主要通道,每天都有上百辆车来往于两岸。
19日下午,一名70岁左右的老人步履蹒跚地走上了浮桥,阴雨的天气,让桥面格外湿滑。在浮桥西侧的济阳收费站旁,一名目击者告诉记者,“我看到那个老人的时候,他是从济阳往章丘那边走,走得不快,看起来身体也不是很好,穿着白色的短袖衫,还拿着个瓶子。这个人很眼生,应该不是附近的村民。”
记者了解到,济阳东关浮桥东接章丘,西连济阳,管理权从桥中间一分为二,但桥所处的位置仍为章丘地界。济阳收费站的几位管理员告诉记者,东关浮桥建设的初衷是为了方便两岸的村民来往农作,“两岸有八九个村子,平时来往的人也不多,那天下雨,过桥的人就更少了。”
一名济阳收费站管理员介绍,从当天的收费单据看,过浮桥的车只有七八十辆,老人上桥的那个时间段,通行的车辆很少,“天黑以后没有车通行,就算是有人看见他上桥了,也不知道他会倒在那。”记者在现场看到,两侧的收费站都建在距离浮桥二三十米的地方,从收费站看不到桥上的情况。在浮桥旁,有一座巡视房,显然早已废弃不用。“最早的时候还有管理员去巡视一下,但后来那个巡视房因为地软下陷了,也就没人去了。”
在老人出事后,曾有路人通知浮桥两侧收费站的管理员,可惜始终没能引起重视。“那天不是我值班,但听说是有人来反映过,说有个老人躺在桥东边,也不知道到底是什么情况。”十几个小时后,越来越多的人向两座收费站的管理员反映这个情况。20日10:00许,章丘收费站的管理员意识到事情严重,去桥上查看,随后报警,但此时老人已经离世。
[原因]
怕遭诬陷“好人难当”
接到报警后,章丘市吕家寨镇派出所民警赶来确认老人已经死亡后运走了尸体,并试图寻找其家人。然而5天过去了,老人的身份依然是未知数,“我们发出了寻人启事,但一直没有人联系我们,也没有人来认领尸体,附近的村民家中也没有报失踪的。”民警告诉记者,老人的死因目前还不确定,但判断有可能是突发疾病所致。
在采访时,济阳收费站的几名管理员对老人的去世唏嘘不已。在问到当时为何没有报警时,一名管理员给出了这样的说法,“当时并不知道这个人有生命危险,如果有人打个电话或许就能救过来,不过就算是知道了,也未必有人敢去帮忙,万一被赖上了怎么办,现在好人难当。”记者了解到,东关浮桥距离济阳县的医院只有十分钟车程。
这名管理员说,此前附近村里曾经出过一次车祸,一名老人在浮桥附近的路上被车撞了,司机把老人送到医院后,却被赖上。“这种事不少见了,也不是不想管,实在是怕了。要不然过路的车辆行人为什么不直接报警,还非要通知我们。”
收费站管理员都是附近农村的老人,出事后也曾向村里人打听过消息,但没有人认得这名老人,“到现在也没有人来问过我们,要是家里走失了老人,按说子女应该很着急啊,怎么会到现在都没有人来问。”
对于这件事,不少市民追问:“拨打110或120,动动手指头的事情,或许就能救老人一命,举手之劳为什么没人做呢?如果倒地的是自己的亲人,我们该作何感想?”
我们不想把这一个体事件上升到道德审判的高度,但毫无疑问,整个社会都需要唤回自己的良心。
【记者有话】
见死不救何人救我
老人倒在浮桥上一夜,竟然没有路人伸出援手,收费站管理员接到许多人的反映后才报警。老人的离世再次刺痛了我们的神经——已经习惯了麻木和冷漠的神经。
记者在采访时,最心痛的除了老人的遗憾离世,还有收费站管理员对于“好人难当”的感叹。在面对需要帮助的人时,选择明哲保身,还是甘冒风险见义勇为,已经不仅仅是个人素质问题,而是冲击着社会道德底线的大问题。
一段时间以来,讨论“见死不救罪”入法的声音十分强烈。当停留在口头上的谴责和倡议拯救不了道德时,人们就自然而然地想起法律,进而想起了最具强制力的刑法。然而,且不说见死不救入罪难以量刑,仅这种以法律强制的形式促使人们见义勇为的想法,本身就是对社会道德的嘲笑。
采访时记者了解到,发现老人倒地的行人不止十余人,但很多人抱着“可能是醉汉”、“别人会报警”、“不管闲事”的想法,袖手旁观。正是这种见“义”望他人勇为的心态,导致悲剧的发生。但谁也不知道,明天需要被救助的会不会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