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6月17日凌晨1时讯(记者 王亚男) 16日16时30分左右,张店北京路与王舍路路口附近福源汇小区11号楼前一挖掘现场发生塌方,正在施工的三名工人被埋。两人被救出,其中一人不幸身亡,相关责任人已被控制。截至17日零时40分,针对第三名工人的救援工作仍在紧张进行中。
据了解,此处工程是华电淄博热电有限公司(原南定热电厂)的工程,当时,被埋的工人正在用挖掘机挖土准备铺设暖气管道。事故发生后,现场工人迅速展开救援,到坑底救人。土坑再次发生塌方,工人赶紧跑了出来。随后,安监、公安、消防等部门工作人员赶到现场。消防官兵下到坑底,用手、铁锹将位于挖掘机侧的第一名被埋工人救出。随后,第二名工作人员也被挖出,但已没有生命体征。截至17日零时40分,最后一名工人仍未被救出。
在现场,记者了解到,发生塌方的大坑深六七米,坑壁陡峭,土质松软,被埋的施工人员在作业时并没有采取太多防护措施。
□直击现场
塌方不断增加救援难度 多部门现场救援,全力挽救被困人员 本报记者 王亚男
16日17时30分,记者赶到了事发现场。记者看到,工地上摆放了很多暖气管子,从坑里挖出的土高出地面两米多,不少人正站在土堆上向大坑内张望。安监、公安、消防等部门人员已经赶到现场,救援工作正在紧张进行。
首位获救者思维清晰
记者看到,发生塌方的大坑深约六七米,坑壁几乎是垂直的,坑底露出一辆挖掘机的半截身子。这时,有一名工人埋在挖掘机挖斗下面,他的腿被挖斗压住了。“快!担架!”救援人员用手、铁锹进行挖掘,不一会儿,第一名被埋人员获救,并被迅速送往医院。
“这个人被埋得并不是很深,所以救援工作很顺利。救出时,工人思维还比较清醒,没有什么大问题。”一名参与救援的工作人员介绍。
塌方让救援陷僵局
18时左右,在挖掘机北面,消防官兵找到了一名被埋工人。这名工人已经没有了意识,消防官兵先将工人的头部挖出,又挖掘其他部位。
“小心!塌方!”突然,大坑南面突然塌方,成片的土坠了下来,落在消防官兵脚边,救援人员赶紧躲闪。“担架!快!”18时30分左右,第二个人被救出,在场的医护人员赶紧对他进行抢救。
此时,救援陷入困境。从上方坠落的土落在消防官兵的脚边,120的担架也被土埋住了。大坑不时塌方,坑内的救援人员也面临着极大的危险,救援被迫中断。
垂直坡被挖成斜坡
考虑到救援人员的人身安全,现场救援人员决定将大坑的垂直坡用挖掘机挖成斜坡,这样就避免了再次发生塌方的危险。在大坑的北侧有十来根暖气管道,暖气管道紧靠着大坑。现场指挥人员担心,一旦大坑北侧发生塌方,暖气管道将迅速滑入大坑中,不仅延误救援,也会对救援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伤害。指挥人员设想将管道挪开。19时30分左右,现场指挥人员紧急调派的两辆挖掘机陆续赶到。挖掘机将大坑的垂直壁挖成斜坡,防止再次塌方。
随后,一辆大型吊车来到现场。救援人员试图将管道拴在吊绳上。但是,困难再一次出现:管道两侧根本没有落脚的地方,管道无法固定。无奈之下,吊车只好离开。
17日零时40分,救援工作还在进行。救援人员准备拆掉大坑北面属于泽一真空设备有限公司的房子,将北侧的垂直坡挖成斜坡。
□事故背后
工程多次转包,施工防护不到位 施工人员穿着日常服,也未佩戴安全帽 本报记者 王亚男
华电淄博热电有限公司(原南定热电厂)管道铺设工程事故已经发生,人们不禁追问:这次事故为什么发生?据知情人士透露,这个工程层层转包,防护措施不到位,是此次事故发生的原因。
在现场,记者并没有找到事故的具体负责人,被问到的人都称自己只是打工的。现场一围观群众说,这个工程是属于南定热电厂的,包给了一个泰安的老板,后来又包给了一个济南的老板,济南的老板找的这个施工方。
记者联系到了济南的宋先生,他就是市民所说的济南老板。宋先生说,自己对这个工程也不是十分清楚,他16日才来到淄博,泰安的左先生是他的老板,让记者有什么事情联系左先生。可左先生已经去了刑警队,他也没有电话号码。
“在这么深的坑里作业怎么没有一点防护措施”、“坑壁是垂直的怎么能不塌方”、“怎么没有一点常识”……现场群众质疑不断。
大坑的南北东侧几乎呈90度垂直于地面,也没有安装任何的挡板等防护设备。记者在现场看到,被救出的工人身着日常服装,并没有看到他们佩戴安全帽等防护设备。
记者了解到,针对土方开挖等建筑工程,国家都有详细的规定。在《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中,记者了解到,土方开挖施工过程中应检查平面位置、水平标高、边坡坡度、压实度、排水、降低地下水位系统,并随时观测周围的环境变化。临时性挖土方的边坡值应符合一定的规定。“就算是一个普通人也应该了解,垂直的土极其容易发生滑坡、塌方等事故,挖土的时候一定要有一定的坡度,他们这种专门从事挖掘工作的人怎么不懂呢?”现场一名女士说道。
□头条链接
痛定思痛 才能避免悲剧
将坑坡挖成垂直的,从而引起塌方,固然有施工工人自身的责任,但不是全部。谁还需要为工人的伤亡负责?
据小区住户介绍,这个工程施工已经月余。在这段时间内,如果项目的承包方有责任心或者是有专业的知识,或许悲剧可以避免。
工程被多次转包,谁该为此负责?事故已经发生,伤亡也已经发生,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救援,并且加强管理、防止这样的事情再次发生。
□记者手记:
拿什么保障 建筑工人安全
16日的施工事故再次敲响了警钟,建筑工人的安全怎么才能得到更好的保障?
建筑工人大多来自农村,他们没有什么学历,只能到工地卖力气。或者他们有一门手艺,在工地干一点技术性稍强的活儿。但这种手艺也多来自于手手相传。职业技能的培训处于一个严重缺失的状态。开挖掘机在建筑工人中算是一个比较厉害的技术活儿,施工人员应该也接受了一定的技能培训,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还是没能做到万无一失。
在施工竞标中,中标者凭借自己的实力中标,可谁又能想到,转眼之间,项目已经易主。普通人尚以为是实力雄厚的甲,一眨眼,就变成了乙。建筑业资质挂靠和层层分包的流行,给工地安全带来很大隐患。
而与此同时,工人出现工伤后保险与理赔却也同样处于极度缺失的状态。他们想要维权,却找不到方法。据了解,建筑工人这一种高危行业,投保的比例却非常低。相关施工单位主动提高安全保障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严厉监管建筑行业的工程管理问题才是重中之重。狠抓安全落实、处理监管不到位的情况,多管齐下,才能还建筑工人一个安全的施工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