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8月19日讯 诸城因其境内出土了大量的恐龙化石而被誉为“中国龙城”。近日,中国古生物专家基于在诸城臧家庄化石点上采集的甲龙类右侧肠骨化石,判断其代表了一个甲龙类新种,将其命名为“诸城中国甲龙”。这一发现增加了诸城恐龙动物群中恐龙的多样性。
诸城是我国最重要的晚白垩世恐龙化石产地,此前发现了鸭嘴龙类、角龙科、纤角龙科、蜥脚类、暴龙科、窃蛋龙类的化石材料,化石埋藏面积达1600平方公里。1964年8月,原中国地质部研究人员在诸莱盆地考察时首次发现了恐龙化石,诸城恐龙化石群的面纱被逐渐揭开。
诸城市恐龙文化研究中心恐龙专家陈树清介绍说,诸城中国甲龙是一种全新的恐龙,这种恐龙头小体重,尾巴长,带有尾锤,全身布满锥刺,四足行走,是一种植食性恐龙,主要吃低矮的植物和根茎类为主,它的体长非常长,现在命名的诸城中国甲龙体长超过十米,高大约在两米左右,两米多一点,距今约八千万年左右,这是诸城大部分恐龙骨骼种类的年代,主要活跃在河滩周围,丘陵地带多一点。
据介绍,诸城中国甲龙属恐龙族群中最后灭绝的一支,它的发现增加了诸城恐龙动物群中恐龙的多样性,与北美地区晚白垩世大型恐龙组合可对比,对研究晚白垩世恐龙动物群之间的相互关系具有重要价值,对于进一步复原恐龙生活的场景提供了更多依据。
陈树清表示,这种恐龙是在山东境内首次发现,是诸城命名的第11个恐龙骨骼新属种,它的发现填补了山东乃至亚洲研究领域的空白,主要发现了两块肠骨化石,这两块肠骨化石区别于山东以外地区以及北美以前发现的一些甲龙化石,有明显的不同,因为这些不同点建立了一个新属新种-诸城中国甲龙,它的发现对研究恐龙的迁徙分布、古地理、古气候、古地貌,具有非常重要的科研价值。
闪电新闻记者 李涛 诸城市融媒体中心 孙鹏 吴敏 潍坊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