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暖闻|达州老兵去世留百万遗产,子女将钱全部捐献设为奖学金
父母上世纪80年代退休,2001年母亲重病去世,2018年4月父亲去世后,两老人省吃俭用留下100万遗产让三姐弟犯难,怎么处理,分了就用了,而且大家都不缺吃穿,如果不分又拿来做什么?
因父亲身前把教育看得很重,弟弟提议设立奖学金鼓励学子,三家人一致同意。姐弟三个家庭共有6人曾在开江中学读书,父母也在开江工作, 6人最后选择在开中启动奖学金。通过和开江中学对接,2018年9月11日,“祁氏奖学金”在达州市开江中学挂牌,祁氏三姐弟和开江中学签订协议,奖学金100万作为母本用于投资,每年约5万元收益奖励开江中学30名优秀学子。
昨日,接受成都商报记者采访的祁氏三姐弟表示,父亲身前没有受过正式的教育,但是一直要求子女不断学习,成为有用之才。现在将这笔遗产用于基础教育奖学金,既是鼓励更多家乡学子努力成才,也是对父母最好的怀念。
意外
老兵去世后,留下100万遗产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在开江县政府单位上班的蓝荣华和丈夫祁素昇先后退(离)休,家中三子女已经工作。随后几年中,大女儿在四川师范大学任教,二女在重庆工作,小儿子在海南工作,两老人一直达州市开江县居住。
1995年,蓝荣华生病,祁素昇和妻子移居成都大女儿祁晓玲家。祁晓玲介绍,租房和父母一起居住,方便照顾病重的母亲,“一家人过得比较紧张,压力也比较大”。祁晓玲介绍,2001年,母亲蓝荣华因病去世,在整理遗物时,发现母亲的银行卡上有10万元左右的存款。“加上母亲生病报销的费用,共有10余万元。”祁晓玲说。
2018年4月28日,89岁的父亲祁素昇在成都因病去世。祁氏三姐弟在整理父亲遗物时,发现银行卡里有100余万存款,三姐弟都感到意外。“除了父亲去世后的丧葬费用外,剩下有100万元(包括利息)的遗产。”祁晓玲说。
弟弟祁亚辉介绍,后来做过了解,是因为父亲祁素昇当年是老兵的缘故,他的工资加上各种津贴和补助,“每月近万元”。“退休刚开始工资并不高,后来老兵的津贴和补助有所增加,而这一百万元,几乎都是工资和津贴,一直没有动过。”
协议
还父亲的愿
成立奖学金鼓励学子
6月,在安葬好父亲祁素昇之后,妹妹和弟弟两家人到成都祁晓玲家中,商议父亲100万元遗产怎么处置。
“父母虽然读书少,但是很重视教育,弟弟祁亚辉提议用遗产成立教育方面的‘基金’,鼓励和帮助优秀学子成才。”祁晓玲说。祁亚辉的提议,两个姐姐和姐夫一致认为可行。
“开江中学是我们的人生的起点。”祁亚辉说。不只是他自己和老婆是开江中学学生,他的两个姐姐和姐夫也是开江中学学生。祁晓玲介绍,父母在开江工作,自己在开江生活长大,对开江有感情,“开江中学成了首选”。三家人都同意用父亲的留下的100万元遗产在开江中学设立“祁氏奖学金”。
9月11日,祁晓玲代表祁氏三姐弟和学校正式签订协议,在开江中学成立“祁氏奖学金”。祁晓玲介绍,这100万并不是直接给学校,而是他们三姐弟利用这100万进行投资,每年拿出收益的5万元来作为奖学金发给30名优秀学生,奖学金设立一二等奖,一等奖10名,每人3000元奖学金,二等奖20人,每人1000元奖学金。“用这100万成立奖学金,就是还父亲生前的一个愿望。”祁亚辉说。
回忆
父亲没上过学
却让子女读报背书
在祁氏三姐弟心中,父亲是军人,当兵打仗雷厉风行,要求他们做事要认真负责。
祁亚辉介绍,父亲只在部队上过识字班,没有到学校读过一天书,深感吃了文化方面的亏,所以,在家中对三姐弟要求严格,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读书。
二女儿祁亚玲介绍,那时候,姐弟三人每天早6点起床煮饭和读书背书,父亲就在旁边听。和其他家庭不一样的是,白天父母上班,晚上回来父亲还要检查作业,“做得好坏不管,先看做完没有。”
祁亚辉介绍,在不上学的时候,父亲就让三姐弟读报。“一篇文章读完后,还需要让我总结,总结结束后,妹妹和弟弟再来补充。”祁晓玲说。
祁晓玲介绍,当时物质匮乏,只要父亲能够找到的文章和书籍,都拿回家让我们读。“在不上学期间,他对我们的教育没有间断过。”祁晓玲说。
总结
打牢基础教育
为将来奠定好基石
1977年恢复高考时,祁晓玲考上大学,第二年弟弟祁亚辉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北京大学,二女儿祁亚玲也考上中师。
作为教育战线上的工作者,祁晓玲表示,后来才深知父亲对三姐弟基础教育的重要性,已经为他们在以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祁亚辉回忆,小时候家庭困难,上小学的时候参加剧团表演,因为表演比较好,剧团工作人员想让自己到剧团工作,意味着可以帮家里挣钱拿工资,结果被父亲一口拒绝。祁亚辉说,如果没有父亲的坚持、学好基础知识,后来就不会去深造,也不可能成就今天的自己。
祁晓玲介绍,不管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父亲祁素昇都给了三姐弟一个好的读书氛围,为子女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祁亚辉说:“我们希望父亲的这笔钱发挥功效,鼓励他们奋发图强,奠定好人生之路的基石,让开江中学更多的学生走出去,让开江中学成为他们的人生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