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济南8月1日讯
编者按:富国才能强军,强军才能卫国。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于实现强军梦、中国梦,鲜明地提出了军民深度融合的时代命题,并将之上升为国家战略,开创了军民融合式发展新局面。军民融合发展核心在于一个“融”字,这就意味着不是简单化的叠加和捆绑,而是要在经济建设中贯彻国防需求,使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拉动经济发展。在第91个建军节来临之际,闪电新闻为您盘点山东在2018年为进一步做好军民融合式发展这篇大文章出台了哪些真招、实招,以飨军迷网友。
对军工技术转移转化后市场效益显著的项目 择优进行资金扶持
山东省国防科工办研究确定,山东省将围绕新材料、航空航天、船舶海工装备、特种车辆、核电、军工电子等领域,推动实施航天513所海洋装备产业发展平台项目、维纳卫星设计研制及应用产业化项目、国产客机雷达罩及复合材料项目、山东省新材料产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示范基地建设项目、中电科高端智能仪器产业园项目、淄能新区电池产业总体规划建设项目、机场起降智能保障系统军民融合项目、舰船舱室环境工程项目、水面无人智能测量平台项目、先进陶瓷精密制造工程化转化基地项目、大型船舶修理改装设施升级改造项目、青岛轻型动力研究所(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青岛分所)项目、山东遥感卫星应用技术融合创新中心项目等近30个重点项目,总投资约125亿元。这些重点项目的实施,将有力带动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
“军转民”是军民融合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但目前很多军工技术转为民用还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再研发。为鼓励军工技术向民用领域转移转化,省国防科工办确定,将对军工技术转移转化后市场效益显著的项目,择优进行资金扶持。
军民融合离不开具体产业的发展,而产业发展离则不开金融的支撑。为激活金融要素,实现资源高效配置,构建多元化投融资体系,今年年初,青岛军民融合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与青岛西海岸新区民营企业联合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发起了山东军民融合产业基金,以进一步推进军民融合的深度发展。
该基金下设基础设施基金、军民两用技术发展基金、医疗产业基金等三个子基金。其中,基础设施基金将继续引导和支持涉及军民融合的土地征收、土地并购及开发;技术发展基金主要面向军工、通信、新材料、新能源、生态环保等领域,进行军民两用、军民融合产业导入和企业孵化;医疗产业基金则主要支持医疗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相关人士认为,基金的设立将使军民融合产业项目的落地转化提速。
今年5月,山东省委、省政府印发《山东海洋强省建设行动方案》,山东将通过深入实施“十大行动”,推进海洋强省建设。其中包括军民深度融合行动,相关要求如下:
建设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全面推进建设青岛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加快建设技术装备保障、军工产业发展、军地人才培养、综合保障协作、军地设施统筹规划建设等“五大中心”,实现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综合效益最大化,打造军民融合的“青岛样板”。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实施、高质量建设、高效率推进,将国防动员、双拥共建、军事设施保护纳入经济社会发展体系,科学规划产业发展、科教文化聚集、国防教育基地、军地社会化服务等功能分区,建设国际知名海军城。坚持以制度创新为重点任务,以破解影响和制约军民融合发展的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政策性问题为主攻方向,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
完善军民融合产业体系:结合国防布局和全省海洋生产力布局,把船舶、海工装备、核装备等产业作为“民参军”、军转民的着力点,加快构建平战结合的产业发展格局。培育壮大一批军民融合创新企业,探索组建涉海大型军民融合企业集团,提高服务国防需求的能力。加快烟台、威海、临沂等省级军民融合示范区建设,探索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新路径。支持烟台建设军民通用深远海保障基地。创建一批专业化、集聚化的军民融合产业特色小镇,支持威海南海新区加强与航天十二院合作,打造航天飞天体验小镇。
深化军民融合创新协同:加快完善军地协同创新、双向转化体制机制,打造军民协同科技创新高地。发挥我省海洋科技优势,支持建设海洋物探及勘探设备国家工程实验室、中船重工(青岛)海洋装备研究院、烟台海军航空大学、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威海军民融合协同创新中心、清华工业开发研究院—滨州军民融合产业园等军民融合创新载体。鼓励省内涉海科研单位及骨干企业与军工集团共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验室,推动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等军工资源向社会开放,促进军民通用技术合作开发和成果共享。实施军民标准通用化工程,开展海洋领域军民通用标准制定,推进海洋创新项目、创新成果有效对接。
推进基础领域共建共享:综合考虑军地需求,依托海上运输通道、高速公路、高速铁路、高等级航道和航空网络,统筹海洋交通战略体系建设。鼓励有实力的企业赴境外开展能源资源、港口等基础设施投资建设运营,发挥好大中型船队运输作用,建立军地一体的资源储备供应和投送体系。加强执法船舶更新改造,优化提升海洋执法装备水平。深化军地联合维权执法合作,健全海上应急救助体系。
强化军民融合政策保障:建立健全军地统筹衔接的体制机制,促进各类要素双向流动、集成融合。依托山东省军民融合服务平台,建立统一的“民参军”采购平台和民企推介发布平台,推动“民参军”、军转民技术产品信息发布。支持符合条件的民口企业加强与军工企业对接,承担军工科研和协作配套任务。对于具有军品科研生产资质并承担重点攻关项目的企业,省军民融合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给予重点支持。推动船舶军工企事业单位承接上一级公司军品科研生产资质,加快由配套服务向系统集成总承包、总设计、总建造转变。
(资料来源:新华网、齐鲁网、经济参考报、齐鲁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