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全国各地跑了不少地方,主题大都围绕产业、招商,但“主业”之外,我也留心和见证了一些多少有些意外的“收获”。

  比如,借着参加活动的机会,我考察过海南的陵水互联网种业小镇,为河南光山县精准扶贫献了些力气,当然,在微博上,我创办的#我为果农代言# 标签,也有幸能帮助一批果农解决“燃眉之急”。

  这些活动其实都有一个主线:新农村。这里面,既有农村产业转型的新模式,也有扶贫攻坚的新任务,更有问题解决的新方法。

  但新农村的内涵,远不止如此,除了物质、产业等层面之外,还包括不少精神层面的内涵,比如:美丽乡村建设。

  中国有句古话,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在我看来,美丽乡村建设,既是对过去这些年来,我国发展,尤其是农村发展成果的肯定,也是未来农村发展要实现的一项新的核心主题。

  去年至今,我多次来到山东,体验了山东转型的大势和脉络,也领略了山东文化的魅力和吸引力,当然,也发现了新农村建设,或者说,美丽乡村建设的典型样本:淄博。

  当然,谈淄博美丽乡村建设之前,还是得先说说宏观背景。

  经过多年不懈努力,我国农业农村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已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农业的主要矛盾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突出表现为阶段性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顺应新形势新要求,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成为了当下三农工作的核心之一。

  我想,这个农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仅仅包括产业机构方面的调整,而以美丽乡村建设为代表,一系列精细、个性化的精神、形象方面的革新和进步,是对农村供给侧改革这条主线的极大丰富和补充。更有甚者,美丽乡村建设和农村供给侧改革,是互动互融,相互促进的。

  这也就是,为什么淄博在美丽乡村建设方面的探索,对于当下的新农村建设和改革,特别重要的关键所在。

  接下来,我想谈谈淄博在美丽乡村建设方面,几个很值得拿出来总结和分享的关键理念。

  首先,要“风景”,不做“盆景”。

  在接受媒体采访,谈精准扶贫的时候,我讲过一个理念,过往扶贫工作中,呈现出的“盆景”式、“慢灌”式、“灌水”式、“输血”式等传统模式,从目标到制度再到配套,针对性都不强。“精准扶贫”的提出,也意味着扶贫工作步入了向更加精细、系统、科学的方向转型的关键阶段。

  这里的“盆景”,和淄博提出不做的“盆景”,在本质核心上,其实是一致的。那就是,要实事求是,从农村、农民的实际需求出发,把“风景”和农村的生产、生活更好的结合起来,精准的匹配起来,这可能才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初衷,也应该是美丽乡村建设的最终成果。

  这方面,淄博结合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通过具体化、项目化进行整体推动,以环卫一体化、移风易俗、公益性公墓、旱厕改造等5项工作为突破口,来推动美丽乡村建设的进行。

  上面提到的五项工作,只要有过农村生活经验,就会有不少切身感受,这大概是农村最迫切需要的一些大事、要事,也是改变会带来更直接的生活感受的区域,从这些方面出发点,真正把美丽乡村建设,落实到了为民办实事这个落脚点上。

  其次,靠努力,更靠机制。

  在招商引资上,有两个听起来很热血的词:“白加黑”“5+2”。

  这两个词总的意思都是,在招商引资上要努力,不把招商人员当干部,呼唤狼性,以成绩论英雄。

  然而现实中,招商人员不可谓不努力,加班、出差、峰会搞了个遍,新年团拜会,茶话会也搞了不少,但招商效果却不太明显。之所以会这样,就在于,招商领导把努力当成了不思考的理由。

  其实,“努力一定成功”的心灵鸡汤,在目前的招商引资上,也越来越不管用了。我经常说,对于当下的招商引资,有一个好的平台,要远比努力更加重要。

  这个理论,同样适用于美丽乡村建设上来。

  有了方向,有了具体化的项目,有了想要干出一番成绩的干部和村民,看起来万事俱备,但还缺少一股东风,那就是:一整套机制。

  这方面,淄博做的很好。从顶层设计开始,统一标准和规范,到舆论先行,从观念上,为之后的行动做铺垫,再到典型引路,发挥试点的引领和示范效应,最后配合考核激励等机制。

  我常说,努力有时候是盲目的,而建立在有效机制基础上的努力,才能真正发挥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三,政府主导,也不能少了社会参与和多元化投入。

  不论是谈招商引资,还是谈产业培育,亦或者谈精准扶贫等等,我一直在呼唤市场的力量。很多时候,政府主导下,市场活力,能够为很多工作的展开,提供长久的动力和支撑。

  在美丽乡村建设方面,淄博提出的理念叫:“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社会参与、多元投入”。

  其中,最后两项,社会参与和多元投入两项,就是在借助市场的动力和能量。

  总体来说,美丽乡村建设,其实本质上,需要的是对农村发展,尤其是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科学、系统、精细的操作和实践。而淄博,无疑为全国,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样本和典型。(作者为中国产业集聚研究专家 杨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