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月13日,琳琳长牙了……   2010年9月2日,琳琳会搭积木了,还学会唱《好朋友》的歌……   2015年10月23日,澎澎会走路啦……   2017年3月9日,琳琳第一次参加学校运动会单人项目,获得年级50米决赛第三名,同时第一次炒菜(西红柿炒鸡蛋)……   9年记录、4万余字,涵盖两个孩子九年来成长的点点滴滴……   这是今年38岁的齐海涛给一双儿女9岁的齐瑞琳和2岁的齐瑞程制作的成长日记,是一个普通家庭9年的温馨记录,散发出浓浓家庭温情。每篇记录文字虽然不多,但字里行间都透露着这位70后父亲对儿女那份深沉的爱。

  日记记录孩子生活点滴   翻开齐海涛给两个孩子制作的成长记录,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组照片,10余幅照片真实记录了琳琳和澎澎从出生至今的成长历程。其中有澎澎刚出生不久的婴儿照,牙牙学语、蹒跚学步的萌照,也有琳琳已戴上红领巾认真读书的照片。“我制作的成长日记在时间方面比较随意,并没有说必须一天一记录或者一周一记录的要求,也许间隔几天也可能间隔一个星期。”齐海涛告诉记者,日记主要记录孩子每一步的成长,并记录下孩子充满灵动的话语,用客观的方式为他们留下成长的足迹。“每当孩子们做了一项有意义的事情或者学会一项技能,我都会记录下来,有时候几十字,有时候几百字。日记并不像小说那样有跌宕起伏的情节,只是记录简单平凡幸福的生活。”齐海涛说。   除了文字,齐海涛还给孩子拍摄录制保存了大量照片和视频。“每次给孩子们拍完就选出几张最好的洗出来,剩下的照片做成电子版,每隔一段时间就把这些照片和视频刻录到光盘上,图文并茂嘛。”齐海涛笑着说。   

  给孩子留住宝贵的瞬间   

  齐海涛告诉记者,之所以给两个孩子制作成长日记,目的是记录孩子成长过程中点点滴滴的故事,“等孩子们长大以后可以慢慢品味和回味的童年时光,这也是一种幸福。”   

  齐海涛回忆自己的孩童时期,记忆非常模糊和残缺,记不起什么有意义的事情,他也问过父母许多关于自己童年的故事,但通过父母的语言描述,得到的答案大都模糊不清,印象不深。“因为那个年代物质匮乏,技术落后,留下几张泛黄的旧照片就已经是奢侈品了,更加详实的记录肯定是没有的,所以难免有些遗憾。”齐海涛说。   所以,齐海涛坚持在现有的条件下,为孩子们留下一份属于他们的成长日记,同时也是作为父母见证孩子们成长的记录,是父母内心真实感情的表达和表露。“每个孩子的成长过程都是不可复制的,每个家长陪伴孩子的过程体验也是不可能重来的,坚持为孩子写成长日记,就是为让孩子以后找回那些‘曾经忘却的记忆’。”齐海涛说。

  日记也是一种教育反思   “这次琳琳的数学成绩不太理想,我觉得琳琳有些浮躁,不是不会,怎样让琳琳更仔细一些呢?”   “今天的亲子运动会琳琳没有报名,我问她原因,她说爸爸妈妈都太忙了,不能让他们请假,我觉得琳琳太懂事,爸爸妈妈有时间一定多陪你。”   “澎澎认人了,体重16公斤。”   

  齐海涛觉得,虽然日记的内容并不复杂,有的时候甚至非常简单,可日记中却散发着浓浓的家庭温情,“日记中不仅记录了孩子的点点滴滴,还记录了家庭的喜怒哀乐。虽然文字简单,但文字中却隐含着深深的爱意。”   齐海涛介绍说,通过对孩子的日常生活进行记录,也是对自己的教育方法以及日常做法的一种反思,“通过日记,我可以了解到最近对女儿的陪伴少了,我的这种教育方法可能不被孩子接受等等,家长也有很多缺点和不足,也需要不断改进。”   

  让孩子有一笔精神财富   4万余字的日记都被齐海涛珍藏在一个盒子里,就像一本承载着回忆的宝盒。“这件事只有我跟妻子知道,其实我们并不想告诉别人,别人说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非常庆幸在儿女的成长过程中没有缺席。”齐海涛说,他希望能坚持记录日记到儿女长大成人,也许在将来某个特殊时刻,会把这份珍贵的礼物送给他们。   齐海涛说,等孩子们翻看这本成长日记,会知道自己是怎样从“小不点”长到这么大的,“这是我和妻子携手完成的一份亲情作业,希望儿子能体验到父母的不易,认识到生命的价值,心怀感恩、懂得回报、知道承担。”   齐海涛觉得,日记里所记录的内容本身就是一笔不小的精神财富,而且是别人永远也抢不走的爱。“当孩子们长大了,遇到苦难或者不开心的时候,能在房间的某个角落找到它,翻开它的时候,它也许像一缕温暖阳光带给他们光明和快乐,看到它时他们也许会开怀大笑,也许会流出幸福的泪珠。不管时光怎么转变,它定会把孩子们带回那个童趣的时代,我想这就是它的意义所在。”齐海涛说。(德州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