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沂源县西里镇,万亩桃花粉白嫩红,随枝摇曳。张家泉村的乡亲们徜徉在桃林里,松土浇水,修枝授粉……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谁曾想,这世外桃源般的山村美景,是“特等伤残军人”朱彦夫带领村里一代又一代人干出来的?

  一首首不断改编的民谣“三慌慌”,唱出了60多年来张家泉村三代人生产、生活、生态的巨变。

一唱“三慌慌”:春天闹粮荒,夏天忙得慌,秋冬无衣愁得慌一唱“三慌慌”:春天闹粮荒,夏天忙得慌,秋冬无衣愁得慌

  一树繁英夺眼红,开时先合占东风。可怜地僻无人赏,抛掷深山乱木中。

  原先,张家泉村本没有如此繁茂的桃林,甚至连村名最初都不叫张家泉,而是叫张家庄。

  1933年,朱彦夫呱呱落地的时候,张家庄还是个“蜷缩”在群山之中、老百姓在土里“刨食”的山沟沟村。“张家庄,三慌慌,春天闹粮荒,夏天忙得慌,秋冬无衣愁得慌”,当年的民谣唱尽了当时的贫苦。

  10岁那年,父亲去世,孤儿寡母只能乞讨为生。朱彦夫从小就打着赤脚、衣不蔽体,天天以野菜糊糊果腹。

  14岁参军时,朱彦夫平生第一次吃了饱饭、穿上暖衣。那一刻他才晓得,原来天底下还有一支专为穷苦人撑腰的队伍。

  跟着这支举着红旗的队伍,朱彦夫打过了淮河、跨过了长江、登上了舟山。从东海之滨到白山黑水,他亲历了一个人民政权的新生,又转身投入到一场保家卫国的战斗中。

  在朝鲜战场上,年轻的朱彦夫和战友们前赴后继、誓死不屈。战友牺牲了,全连仅剩他一人。为了不当俘虏,朱彦夫翻身跳崖,冰天雪地中爬行了3000多米,才被意外救起。

朱彦夫曾经使用过的拐杖(摄于4月12日)。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朱彦夫曾经使用过的拐杖(摄于4月12日)。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

  昏迷93天、手术47次,在后方医院,朱彦夫终于苏醒过来。“失去了手脚和左眼、右眼视力仅剩0.3,我这样的‘肉轱辘’还要留在世上给他人平添负担吗?”好几次,朱彦夫想到了死。

  最终,朱彦夫选择勇敢地活下来。为了那些“让天下穷苦人都过上好日子”而牺牲的战友,他还要活着,去完成他们未竟的事业。

  1956年初春,朱彦夫回到家乡。学会生活自理成为他回乡后需要拿下的第一个“山头”。

  起初,失败是不可避免的。两臂夹起勺子,还没等靠近碗边,勺子就掉了;用嘴叼回两臂,夹紧再舀,又把碗碰翻了;好不容易舀上了“饭”,手臂缓缓收起,刚一低头张嘴,就勺翻“饭”撒。一次、二次、三次,一个动作要反复练上几十次、上百次。每“吃”完一顿饭,他都累得精疲力尽。

  学会了自己吃饭,朱彦夫又学会了捆绑绷带、装卸假肢、如厕自理。慢慢地,健全人能干的事,朱彦夫大多都能干。

  也不知从何时起,家门前被他种上了两丛翠竹。

  二唱“三慌慌”:春天有粮不慌慌,集体生产喜得慌,秋冬不再闹饥荒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在家乡这个“迈步脚蹬山,出门眼朝天”的四塞之固,虽然乡亲们翻身当了主人,但贫穷却从未远离。

  1958年,全村党员一致推选朱彦夫为村党支部书记。一位失去手脚和左眼的“特等残疾”,来当全村脱贫的带头人,能行吗?

  有人说,他是英雄,村里威信属他最高,不会错!

  有人说,他是功臣,不吃老本还立新功,有本事!

  有人说,他是残疾人,但好多健全人也比不过,让人服!

  “共产党员连死都不怕,还怕啥?”朱彦夫说。

4月12日,在山东省沂源县西里镇张家泉村,朱彦夫与看望他的村民交谈。新华社记者 徐速绘 摄4月12日,在山东省沂源县西里镇张家泉村,朱彦夫与看望他的村民交谈。新华社记者 徐速绘 摄

  “有女不嫁张家村,挑水跑到西山根。去时穿双绣花鞋,回来磨破脚后跟。”缺水,与村里的贫困如影相随。冬春农闲时,朱彦夫带着100多口人打井找水。数九寒天,井越打越深,温度越来越低。朱彦夫穿上假肢走下近10米的深井。他挥动着残臂,与壮劳力们一同奋战。

  回到地面,人们惊讶地发现,井底冒出的冷水、身上淌出的汗水、残肢渗出的血水混在一起,将假肢死死冻在了朱彦夫身上。村民急忙脱下棉袄捂在他的双腿上,一位老人抱着他呜呜大哭。朱彦夫却笑着安慰大家:“要是真冻在一起就好了,不用再费劲天天穿假肢了。”

朱彦夫曾经使用过的拐杖(摄于4月12日)。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朱彦夫曾经使用过的拐杖(摄于4月12日)。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

  一口井、两口井、三口井……汩汩涌出的山泉,让昔日的张家庄变成了今日的张家泉。

  三沟夹两岭,是张家泉村最初的地貌。村中山高沟长,耕地支离破碎;山上乱石密布,树木难以成活。朱彦夫带着村民,劈山修田,棚沟造地——用石块像架大棚一样拱架出一级级涵洞,水从洞中流过,洞上垒石、填土、造田。

  历经三载,张家泉村全凭人工之力,搬运几万吨土石方,填平了3条从山腰蜿蜒到山下的大沟,整饬出粮田110多亩,年增产粮食10余万斤。这里的老百姓,终于不再为缺地少粮发愁了。

  不改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的初心,朱彦夫一干就是25年。

4月11日,在朱彦夫的故乡——山东省沂源县西里镇张家泉村,放学的孩子从盛开的桃花下走过。新华社记者 徐速绘 摄4月11日,在朱彦夫的故乡——山东省沂源县西里镇张家泉村,放学的孩子从盛开的桃花下走过。新华社记者 徐速绘 摄

  那些年,张家泉村在周边71个村庄中创下多项第一:办夜校、整山造田、掘井取水、架线通电……旧时的“三慌慌”被村民唱出了“第二版”,传颂的是山村新面貌、百姓新生活。

  三唱“三慌慌”:春天花草美得慌,夏天瓜果甜得慌,秋冬腰包鼓得慌

  食桃种其核,一年核生芽。二年长枝叶,三年桃有花。

  改革开放的春风,同样吹进了张家泉村。

  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粮为纲”时,朱彦夫就看准了发展“林果经济”这条路。在当初制定的村庄“十年规划”时,他力排众议,着意引进花椒、柿子、核桃、蜜桃、苹果等经济作物。有些村民不理解,把果苗拔掉,他就再做思想工作,再把果苗补上。村民都说,今天红红火火的好日子,靠的还是老书记当年打下的好底子。

  如今,张家泉村原先光秃秃一片的山头,都已改造成“山顶松柏戴帽、山间果树环绕”的“花果山”,村民人均年纯收入超过1.3万元,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4月11日,在朱彦夫的故乡——山东省沂源县西里镇张家泉村,桃花盛开。新华社记者 徐速绘 摄4月11日,在朱彦夫的故乡——山东省沂源县西里镇张家泉村,桃花盛开。新华社记者 徐速绘 摄

  村南红山梯田的一角,朱彦夫与村民用时7年修成的70多亩梯田,至今仍是村里的“摇钱树”,每年产苹果70余万斤,年产值超过200万元。这种发展模式,至今仍被远近村庄效仿。

  人们都说,朱彦夫没有手,却把山村装点得花果飘香;他没有脚,却带领乡亲们走出了一条幸福路。

4月12日,在山东省沂源县西里镇张家泉村,朱彦夫眺望盛开的桃花。新华社记者 徐速绘 摄4月12日,在山东省沂源县西里镇张家泉村,朱彦夫眺望盛开的桃花。新华社记者 徐速绘 摄

  今年48岁的刘文合,2011年当选为张家泉村新一届党支部书记。他说,老书记带了个好头,每个“接班人”都比着他干,干不好乡亲们就要戳咱的脊梁骨。上一任村支书“接棒”朱彦夫后,广种苹果、蜜桃,引入冬暖式大棚,兴办村办企业,全村发展上了一个大台阶。自己上任后,引水上山头,开办桃花节,发展特色游,还准备与电商合作,让小山村通过互联网连通外面的大世界。

远眺山东省沂源县西里镇张家泉村(摄于4月14日)。新华社记者 徐速绘 摄远眺山东省沂源县西里镇张家泉村(摄于4月14日)。新华社记者 徐速绘 摄

  “张家庄,三慌慌,春天花草美得慌,夏天瓜果甜得慌,秋冬腰包鼓得慌”。如今,一首新民谣正在这个美丽乡村唱响。

  1982年,朱彦夫从村支书岗位上光荣卸任。从小朱到老朱、从老朱到朱老,岁月虽沧桑,山乡已巨变。而不变的是他对故土的期望、乡亲对他的爱戴,一如那灿烂的桃花必在春天满树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