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全国两会 声音]把发展硬道理更多体现在增进人民福祉上

  民生是为政之要,必须时刻放在心头、扛在肩上。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送出不少民生“大礼包”,提出要优先保障和改善民生,该办能办的实事要竭力办好,基本民生的底线要坚决兜牢。出席两会的人大代表们高度评价民生政策,代表们认为,发展硬道理,最终还是要体现在增进人民福祉上。

  在山东,要找家政服务,“阳光大姐”和“宝丽洁”您一定听说过。把琐碎的家政服务做成大事业,这两个品牌让不少城镇低收入者实现了就业。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大就业援助力度,扶持城镇困难人员、残疾人就业。这也让两个品牌的创立者、全国人大代表卓长立、焦文玉最为振奋。

  全国人大代表焦文玉:“我看总理报告当中提到很多这样的,我专门用紫色的笔划出来,感觉很振奋,我真的希望政府工作报告中一点点落实,都能落实到位。”

  全国人大代表卓长立:“家庭服务业随着社会发展是新兴的一种行业,社会需求也出现了一种暴增,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消除零就业家庭,对我们家政行业又是一个很好的契机。”

  就业是民生之本,除了要确保零就业家庭至少有一人稳定就业,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还提出,要加大就业培训,支持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对高校毕业生,实施就业促进、创业引领、基层成长等计划。得益于一系列就业创业政策,山东去年城镇新增就业12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46%。

  全国人大代表陈颖:“我们的大学生怎么创造新业态,怎么结合着我们的互联互通、大数据时代,年轻人怎么就业,结合我们的复转军人,他怎么样增加一个新的技能,结合他们优秀的素质和品质,怎么去进一步在社会上做出更多的贡献。”

  全国人大代表尚瑞芬:“就业前的培训和就业后的培训它是两个培训,就业前的培训就是对人的这种思想,如何让他为社会做贡献,让他有一个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以教育现代化支撑国家现代化,使更多孩子成就梦想、更多家庭实现希望,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办好公平优质教育,持续改善薄弱学校办学条件,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办好特殊教育、继续教育、学前教育和老年教育,发展人民满意的教育。

  全国人大代表赵爱华:“对职业教育体系的设置要有一个更精准的标准,对西部是什么样、对中部是什么样,对沿海发达地区是什么样。”

  全国人大代表刘新国:“在制定中国教育现代化2030这个规划的时候,也应该有所体现老年教育,因为这个人口群体真的越来越大,我们的老年教育和儿童教育不一样的地方,是要努力延缓老年人精神衰老,其实精神层面是越来越大。”

  全国人大代表麦康森:“政府就是如何的把资源分配的更加合理,更加平均。让我们每个老百姓都同样受到有益投入增加得来的好处,而不是仍然是三十年前那种教育的办法,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教育去考虑,我们的这个问题还不能解决。”

  全国人大代表宋文新:“我们现在因为传统文化这方面师资的力量是很薄弱的,基本上都是外行在做,反正能促进一点,我们就承担过来,在优秀传统文化的师资力量的培训这一块,国家也应该加大力度。”

  医疗是百姓关注的焦点,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在全国推进医保信息联网,启动多种形式的医疗联合体建设试点,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全国人大代表张艳丽:“健康档案都建起来了,有几个能用上的,没有用,咱这个经费别浪费了,国家听不容易,每年增加五块钱,一个人人均增加五块钱,如何把它用好,发挥好作用,这也是深化医改、分级诊疗它也是一个很好的支撑。”

  全国人大代表李香玲:“今年提高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扩大用药保障范围,完善大病保险制度等等,我感到我们今年的民生红包会越来越大,我们每个人的幸福指数会越来越高。”

  从完善养老、社会救助机制到关爱留守儿童、孤寡老人,这些年,民生投入持续增加,民生保障网进一步织密扎牢,共享理念让人们不断分享发展成果,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山东台 陈琛 徐慧 刘洋 陈洋 左宪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