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deo Player is loading.
00:00/00:00
当前音量:100%
您观看的视频已删除,请查看其他精彩视频。
您观看的视频已删除,请查看其他精彩视频。
东营魏希英(带角标)
广告

  进入专题:》》》》》》》》

  每年的“八一”建军节前夕,利津县消防大队、武警支队和武装部的官兵们都会收到一份特殊的礼物——鞋垫。很难想象,这一摞摞整齐美观的鞋垫出自于一位70岁的老大娘之手。

  她叫魏希英,是利津县陈庄镇陈北村一名普普通通的妇女,三十多年来,她坚持每年为部队官兵做鞋垫,为烈军属、困难群众免费做衣被,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感人的拥军拥属之歌,她被战士们亲切地称为“魏妈妈”。

  魏希英的家里,四间瓦房里家具虽陈旧但却整洁,一台老式缝纫机在略显拥挤的房间里格外显眼。“这台缝纫机我已经用了四十多年了,原来是脚踏式的,后来我在旁边加了个小电机,改成电动的了。这些年来,我给战士们做鞋垫,给烈军属做棉鞋,都是用的它。”魏希英小心翼翼地揭开盖在缝纫机上的黄色盖布,显得格外珍惜。如今戴上老花镜的魏希英得了关节炎,十个手指骨节肿大,下雨阴天浑身疼痛, 2个女儿都早已出嫁,她也成了外婆,瘫痪在床的丈夫需要照顾,可她缝制鞋垫却从没间断过。30年来,魏希英免费为优抚对象裁剪衣被20000余件,加工衣服近万件,义务修理缝纫机、锁边机1000多台,为战士做鞋垫12000余双。有人粗略的算了一笔帐,这些年她至少少收入30万元。

  1985年春节前,在镇上开缝纫店的魏希英,跟随镇里的慰问队,顶风冒寒,一连几天跑遍了30多个村子,对全镇13户烈属、14户军属和部分伤残、复员军人进行了走访,为他们量体登记,裁制新衣,并赶在春节前让他们穿上了新衣服。全镇符合拥军条件的人很多,光敬老幸福园就有近100名老人,对她这一个人的缝纫店来说,可不是个小数目。当时魏希英跟随镇民政办的同志们,对全镇各村的军属、孤寡老人挨家、挨户逐人量尺寸,早起晚来,建立档案,随时为他们量体裁衣并免费加工。前些年既要保证缝纫店的正常经营,还要给这么多人免费加工,做衣的,量体的,裁衣的,一时应接不暇,顾了这顾不了那,怎么办呢?魏希英说到做到,她夜以继日,每天干到凌晨二、三点,早晨五、六点起床接着干,腰酸腿疼得厉害,硬是撑着拼命干活。对军属、孤寡老人送来的活,优先做好,保证不误及时穿上。魏希英还免费为烈军属、优抚对象的子女举办培训班,一期有2个月,包教包会,手把手传授技术,有300多人参加过培训,让他们学到了一技之长,找到致富的门路。

  到镇敬老院看望老人成了魏希英的习惯,她是敬老院里的常客,一时忙得去不了,敬老院里的老人都念叨,老魏咋不来了!她对老人有着深厚的感情。一年四季的衣服,啥时该更换了,魏希英总是跑在前头,帮助镇敬老院的管理人员操持,做到夏有单、冬有棉,定时拆洗被褥,让入院老人过得舒适、舒心。逢年过节,她到敬老院看望老人们,从不间断,那位老人的生日都记得,有那位老生病人都去探望和关照,把入院老人当成自己的亲人一般来对待。

  有人说她傻,个别人说都大把年纪了爱出风头,图个啥。每当听到这些,她总是说:“没有解放军战士在前线保家卫国,哪有咱的安乐窝,给烈军属、孤寡老人做点事情是应该的,人的有良心啊”。

  来源:大众网 齐鲁网 东营网

更多精彩内容,请搜索关注微信号sina_shandong,在这里,看见山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