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岁外出打工,挣钱为父亲治病

  能每月给家里寄回去1500元钱,能在青岛找到稳定的工作,还买了房,十多年前的郭凯万万想不到。

  郭凯的老家在乐陵市王官刘村,父亲当了六年兵后回村干起了农活,母亲是个地道的农村人,一个姐姐比他大1岁。

  2000年,一场灾难突然降临。郭凯的父亲突然心肌梗塞,为了治病花光了家里的积蓄,找亲戚朋友借遍了,还是不够医药费。最穷的时候,家里连50块钱学费也凑不出。“我娘领着我和姐姐,借遍了全村,才借了200元钱。”郭凯说。

  16岁的郭凯下了决心,打工养家。2000年,郭凯跟着表哥找到建筑队到天津打工。没想到,第一个月先从搬砖开始。“搬砖、搅水泥,一起来打工的都嫌累,没坚持几天都走了。我不敢走,我走了,谁挣钱为父亲治病啊。”郭凯说,干了一个月,老板看他不怕苦,才让他去学车。

  老板同意了,工地上的师傅不肯教,郭凯就偷着学。老师傅们可以回住处住,他就半夜爬起来练车。他不光练自卸车,挖掘机、装载机啥车也练。这一干,就是三年多,郭凯渐渐成了主力,老板把他的工资涨到每月600块钱,但还是扣着他5000块钱,怕他翅膀硬了就飞了。

  后来家里急用钱,郭凯就找到老板想把扣的5000块钱先领出来。当面找了四五回,电话打了十来次,老板反而向他哭穷,再后来就直接说“没有”。一怒之下,郭凯辞职来到青岛港。

  踏入青岛港大门,郭凯发现候工室里、走廊上到处是“工人伟大,劳动光荣”的标语,这让他有一种归属感,也开启了事业的新篇章。(综合:德州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