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烟台1月16日讯 曾获得“感动中国”2013年度人物的拾荒助学老人刘盛兰,因高龄多脏器功能衰竭,于2016年1月16日5时30分在招远市人民医院去世,享年93岁。
刘盛兰侄子刘建喜称,刘盛兰一直肾不好,最近肾功能出现些问题,出现了尿血的情况。刘建喜告诉大众网记者,老人走时非常安详,并未留下什么遗言。“生病期间为了不影响孩子们学习,都没让孩子们知道。”刘建喜表示,老人走后,他们已经联系了老人曾经资助过的孩子,孩子们都表示会尽量赶来参加老人的送别仪式。据悉,目前老人已运送殡仪馆,送别仪式拟定于18日早上9点举行。
刘盛兰出生于1922年,是山东省烟台招远市蚕庄镇柳杭村一位普通的孤寡老人。年轻时在天津的贸易公司当学徒,后来在招远一家黄金机械公司当保管。老人一直都没有子嗣。1996年,已经74岁的刘盛兰在报纸上看到了一则救助报道,于是就想到了助学。
为了完成资助,刘盛兰每天清早起来弄点简单的饭菜,喝上一碗白糖水,就骑着自行车走村串巷,直到捡回一大堆破烂。只要知道有孩子上不起学,他就会把手头的钱寄过去。少则三五十,多则好几千元,只要见到贫困的学生,刘盛兰都给予帮助。最多的时候,他同时资助着50多名学生。因为每月就那么点收入,没办法同时分给50多个人,刘盛兰就这个月给这个寄,下个月给那个寄,一个一个轮流资助。他捐助的学生,从周边几个地市很快扩展到全国各地。
刘盛兰把所有积蓄都捐了出去,多年来节衣缩食,穿的衣服、鞋子都是捡来的,吃的菜也是从菜市场里捡来的。虽然别人都认为他“干的是积德行善的事,过的是乞丐一样的生活”,但刘盛兰自己却感觉非常心安。10多年来,他没尝过肉味,没添过新衣,连馒头都舍不得买,可却资助了100多个学生。在老人的房间里有一个他珍藏的蓝色布袋,里面装的是汇款单和孩子们写的成摞的信件,有的甚至不知道刘盛兰性别,称呼他“刘奶奶”、“刘阿姨”。
2013年8月,刘盛兰因慢性肾衰竭住院不能继续拾荒,搬到了烟台市福盛养老院。在此期间,老人将别人资助的钱和政府的补贴都拿了出来,继续捐资助学。
2014年元旦前,刘盛兰老人因为特别想家,在侄子和社会热心市民的陪护下,回到了招远。考虑到冬季天气寒冷,招远轮胎西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最终说服老人,将老人接到养老院居住,免费为老人提供食宿,照顾老人生活。从烟台转至养老院后,老人曾资助过的学生,都专程从烟台、济南、莱州等地来到招远探望老人。老人曾经对大众网记者说过,18年拾荒助学,如今这么多孩子看望自己,心里感到非常的欣慰。
2014年2月10日,中国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2013年度人物评选颁奖中,刘盛兰光荣入选“感动中国2013 年度人物”。
得知老人去世的消息后,网友们纷纷留言表达了自己的哀思。网友“不弃”说道:“残年风烛,发出微弱的光,苍老的手,在人间写下大爱。每听到老人的颁奖词,都会热泪盈眶,愿老人走好,愿大爱永存人间。”网友“萍水相逢”说道:“看到老人去世的消息,眼泪夺眶而出,您一路走好,感谢您为孩子们所做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