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后初衷

  一次援助引发路人纷纷行善的触动:

  “不缺善心,缺领头做善事的人”

  作为高密志愿者协会会长,现年47岁的单政达表示,从发放手机、自行车的当日和后续反响来看,效果非常不错。对这次创新之举,他觉得比较满意,至少能打90分。

  单政达表示,实物奖励志愿者,旨在全社会树立“善有善报”的价值导向,增强志愿者服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更多社会爱心人士参与志愿服务活动。

  对于自掏腰包一事,单政达多次表示低调。据他自述,与志愿服务结缘以来,自己花销已不下百万。

  单政达告诉记者,早些年自己曾经营一家海鲜酒店,随后转行做贸易,积攒下第一桶金。2008年一次偶然事件,改变了他此后的人生轨迹。

  那会开着辆奥迪,闲着没事就给人迎亲接媳妇,一趟200块钱红包。”单政达介绍说,有次早晨迎亲经过一家医院门口时看到有人在跪地求助。临近中午时,他和一起迎亲的车友们聊起来,大家最后决定返程途中留意一下,如果还在那跪着,我们就把每人刚挣的200元红包给他,如果走了,那就拉倒。”

  再次经过医院门口时,大老远,单政达就觉得人应该还在。“还围着不少人呢。”下车后发现,那人是因为家属无钱治病,才跪地求助。

  “那是第一次援手助人,给钱的时候自己都害羞,觉得大家都在围观,不好意思。”单政达回忆道,出乎意料的是,见单政达和车友们伸出援手,原来只是围观的众人,也开始陆续有人掏钱相助。

  这件事后,单政达感慨,其实每个人都不缺善心,而是缺少带头去做善事的那个人。此后,单政达还和车友、朋友们约定,以后再遇到有人受困,大家相互通告,约着一起开车去看看,“不管是钱,或是柴米油盐,总之就是帮一把。”单政达也承认,最初的这种伸手相助,并没有上升到道德或是精神高度,甚至某种程度上,还有一种发自心底的“显摆”。

  一段时间后,单政达发现加入到援手助人圈子里的朋友越来越多,2008年5月,他主导的高密市志愿者协会创建成立。眼下,经过七年发展,高密市志愿者协会已经从原来的十几人,发展到成员五万多人,设立包括教育、环保、交警、企业、社团等领域的40家资源型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