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下午4点左右,济南黑虎泉最西侧一只虎头断流停喷。当日,黑虎泉地下水位跌至27.43米,达到今年以来的最低点。大众网记者 王长坤 摄  6月12日下午4点左右,济南黑虎泉最西侧一只虎头断流停喷。当日,黑虎泉地下水位跌至27.43米,达到今年以来的最低点。大众网记者 王长坤 摄

  12年前趵突泉曾停喷548天,天灾是主因人为难逃责任

  趵突泉2003年9月6日复涌后,喷涌至今。几十年来,断续喷涌的趵突泉牵动着泉城市民的心,很多人都知道趵突泉的停喷水位是26.8米。所以,每当趵突泉地下水位逼近临界点时,都让市民揪心不已。

  而实际上,历史上趵突泉出现过多次停喷。民国时期的一次停喷发生在1938年,北方大旱,黄河断流,趵突干涸。解放后,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地下水开采量的大幅增加,断流停喷愈演愈烈。1972~1974年,趵突泉断续停喷;1975~2003年,连续停喷。停喷时间最短两个月,最长两年半。有专家分析,停喷有两个原因,一是干旱少雨,二是地下水开采过量,而后者占比重更大一些。

  山东师范大学地理研究所教授黄春海研究保泉问题已经有数十年的历史。他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分析,“趵突泉停喷,天灾是主因,人为有责任。”所谓“天灾”,无疑就是降水量偏少,而“人为”更应值得关注。黄春海认为,近年来地下水的开采过量,最终导致地下水位低于趵突泉喷涌的临界点——“26.8米” 。近几年来,由于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加快以及市区人口的急剧膨胀,济南市生产生活用水也不断攀上新高。此外,近年来随着济南城市的发展,建成区范围不断向南拓展,有些渗漏区已被完全占压和硬化,有的甚至变成了垃圾堆放地和排污场所,而这些地段恰恰是济南泉域地下水直接补给区和强渗漏区,是泉水补给的源头。

  上世纪80年代,黄春海教授通过调查,提出济南市泉域补给区范围内存在24个强渗漏区,引起了市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为此,济南市水利局于2013年8月委托山东省水利科学研究院开展了24个强渗漏区的调查与保护修复规划工作。据媒体报道,看着强渗漏区内正在开发的建筑群,曾参与济南泉域重点强渗漏区调查与保护修复规划的陈学群发出了感叹:探索城市发展建设与泉域保护相协调的道路确实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