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处水库库底,孙大园堌堆文化遗址未来如何保护成难题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时培磊 郭春雨 荆新年 袁文卿

  大片汉墓发掘出土,菏泽市孙大园堌堆文化遗址火了,冲上热搜。13日,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从考古现场了解到,该遗址发掘墓室已经达到198处,系发掘汉墓最多的堌堆文化遗址。此外,现场还发掘灰坑203处,新石器房址6个,水井6个。

  孙大园堌堆文化遗址位于菏泽市高新区吕凌镇。13日下午,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在考古现场看到,孙大园遗址位于正在建设的魏楼水库底部的位置,占地不多,面积仅1.3万平方米,但墓坑十分密集,几乎都是紧挨着,较大的墓室在三十多平米。

  工作人员正在大大小小的墓坑内作业。“我们现在看到的是水库挖过之后的地面,实际上这些墓坑埋在地下达7、8米深。”据孙大园堌堆遗址考古队执行领队孙启锐介绍,考古工作仍在进行,发掘工作已经接近尾声,目前墓室数量已经达到198处,有东周的,但大部分都是汉墓,随着发掘工作进行,墓室数量有可能进一步增加。“目前来讲,这应该是堌堆文化遗址里发现汉墓最多的地方。”

  孙大园堌堆出土了一批有价值的文物和遗迹。据孙启锐介绍,遗址内发现了一批北辛文化和龙山文化的遗物。尤其是发现了北辛文化时期的房址和灰坑,比较珍贵。“鲁西南地区北辛文化的发现比较少,遗迹、遗物也非常少,这次发现相对算是比较多的。这里可能是北辛文化一个相当重要的分布区。”

  目前来看,此处遗址属于平民埋葬墓区,发掘的汉代墓有土坑墓,也有砖室墓。其中土坑墓多为土坑砖椁,均设有脚箱,陶俑陪葬,在一些墓地,还发现了彩绘的陶器。砖室墓多为带墓道的“甲字形”夫妻合葬墓。“它的埋葬形式,包括一些随葬品,对我们研究汉代的埋葬风俗还是有比较有意义的。”

  此外,据孙启锐介绍,汉代人择高而葬,形成了比较集中的连片墓地。特殊之处在于,经勘测发现,孙大园堌堆遗址墓地周边一圈在以前是一片沼泽地。“我们现在想弄清楚,这片沼泽地跟这里的人的活动有没有关系,或者说这种环境跟埋葬的风俗有没有关系。”

  据孙启锐介绍,一般重大基建项目建设之前,都需要进行文物考古调查及勘探。2020年4月至7月,为配合魏楼水库基础建设,考古工作队对魏楼水库建设区域进行了考古勘探。吕陵镇堌堆遗址正是对魏楼水库进行勘探时发现的。这次勘探总面积48万平方米,共发现遗址点3处,分别为侯庄堌堆遗址、侯庄西遗址、孙大园堌堆遗址。2020年7月份勘探完毕以后,开始进行遗址挖掘。“以前这片地是种庄稼的,要不是建设水库,还发现不了。”

  挖掘工作已接近尾声,目前该遗址面临保护的问题。据了解,目前水库工程已基本完工,工程建设和文物保护之间如何协调,成了一个值得探讨的地方。“这种遗址一般都是原址保护,但是它又在水库中间。这个需要出具一个保护方案,现在还没有确定。原址保护的成本会很高。”

  相关链接:

  山东有大量此类墓葬群曾一次发现过2000多座古墓

  山东博物馆党委书记、馆长郑同修告诉记者,近年来通过一些主动考古,陆陆续续发现了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以及很多汉代墓葬群。对于山东来说,依据中国文献记载和历史传说,菏泽区域属于“中国之中”,属于文化腹地,在历史上非常重要,尤其是到了两汉时期,菏泽地区的经济地位和政治地位等更为重要,因此此次山东菏泽发现吕陵镇古墓并不意外。

  “在2000多年前,这里是经济特别发达的地区,所以会出现大量的汉代墓葬群。” 郑同修介绍,目前吕陵镇正在发掘的墓葬群可能只是一些平民墓葬,秦统一天下后社会趋于稳定,因此大规模的墓葬群经常被发现。“这个规模的平民墓葬,不仅是在全国很常见,在我们山东都很常见,甚至更大的墓葬群都有很多,这并不稀奇。”郑同修告诉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他曾参与发掘多有2000多个平民墓的墓葬群,也曾在滕州一带也曾发掘出几百上千座古墓的大量墓葬。

  “这次墓葬的发掘可以说是山东历史上很普通的一次墓葬发掘,之所以会引起这么大的轰动,可能跟现在全国上下的考古热有关。”郑同修建议,对于考古爱好者,可以重点关注一下目前仍在进行的定陶汉墓,定陶王墓确确实实是菏泽地区乃至山东重要的墓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