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大众日报记者 张依盟

  □ 本报记者 张依盟

  清晨的微光尚未穿透寒冷的浓雾,制饽饽的老手艺人已经准备开始一天的工作,每个基础面团要揉上千次,再通过捏、戳、揉、拉、盘等多种手法,制作出犹如艺术品一般的传统香饽饽。古拙的技艺穿越时空,在今年“就地过年”的春节里,它是山东人眼中的年味儿和乡愁。

  每逢春节,蒸上几大笼屉饽饽,是山东尤其是胶东半岛的传统。面粉要备上好几斤,鸡蛋只取蛋清,牛奶放在碗里待用。温水倒入面盆,水汽与面粉相遇,热腾腾、忙碌碌,一代人记忆里的年味儿,就从这里开始了。

  食物紧缺的年代,过年走亲串门带上两个白面饽饽,就是最好的礼物了。后来生活富裕了,饽饽的创意也丰富起来。裂开三瓣的枣饽饽,象征笑口常开、早生贵子;老人过寿要蒸寿桃,象征着添寿、增福;小孩儿满周岁,要抓周儿,象征着考取功名、前程远大……

  花饽饽在山东各种节日都有广泛应用。如过年用的“枣饽饽”、正月十五的“圣虫”、定亲的“鸳鸯”、老年人过生日的“寿桃”等等。针对节日的不同,花饽饽的造型也千变万化。心灵手巧的山东人能够让不起眼的面团在自己的手中变成龙、凤、老虎、牡丹花、哪吒等等各种造型,甚至依时而变,创作出更加符合年轻人喜好的动漫卡通、花朵绿植和场景化造型。有人说,给山东人一个面团,能捏出一个“平行宇宙”!

  如今,山东的大馒头,成了香饽饽。网红“山东花饽饽”早已脱离“土味”年货的身份,也不仅是“温饱”和“吉祥语”的功能,而是升华成为一种山东的文化创意代表,向全世界彰示山东人民的辛勤智慧。有饽饽的地方就是家。这个别样的中国年,流动的山东花饽饽承载起人们对家乡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