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文/片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李静 荆新年 张锡坤 ▲尹啟行期待双十一期间,自家汉服销量冲高。 “。。。。。
文/片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李静 荆新年 张锡坤
▲尹啟行期待双十一期间,自家汉服销量冲高。
“汉服跟其他服装不一样,今年前三个季度销售不稳定,差的时候一天能卖一两千元,好的时候七八千,所以就盼着双十一能冲冲量。”菏泽曹县大集镇汉服生产厂老板尹啟行期待地说。
今年双十一从11月1日就开始预热。曹县作为中国最大的汉服生产基地,也早早开始备战。不同于全国最大淘宝村集群的义乌市,曹县的农村电商几乎一切都从零开始。如今,曹县各乡镇依托各自的资源优势,走上不同的产业振兴之路,发展成为“中国最大汉服生产基地”“全国第二大淘宝产业集群”。
还是家乡好
他在新疆工作17年后返乡创业
尹啟行是菏泽曹县大集镇人,2002年与妻子一同去新疆打工,最早从事的是影楼器材行业。尹啟行说,“那时候就是全国跑,等有了固定的客户群,才开始自己开店。”他也逐渐拓宽了涉猎领域,不仅卖影楼器材,还开始卖服装、数码相机等,生意逐渐做大,有了孩子后,又在新疆买了房子,不过,“虽然在新疆有了房子,却一直没有家的感觉”。
尹啟行告诉记者,2010年左右,大集镇就有了加工制作影楼服饰的村民,并尝试在淘宝上开网店。经过几年发展,在表演服领域,大集镇已形成原料、剪裁、绣花、缝合、包装等全环节覆盖的完整产业链。2019年,曹县全县电商销售额突破198亿元,淘宝村发展到124个,淘宝镇发展到13个,被阿里巴巴评为全国第二“超大型淘宝村集群”。
近年来兴起汉服热,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穿汉服上街。业内调查显示,2019年,中国汉服行业迎来井喷,市场销售规模达到45.2亿元,而曹县汉服电商销售额就高达19亿元,并且上升态势明显。
正是感知到这股热潮,尹啟行心动了。“一个是父母年纪大了,再就是同学、朋友都在做这一行,我就决定回来了。”
尹啟行说干就干,2019年5月回到老家,七八月就上了绣花机,开始陆续投资天猫店。以前尹啟行一直做的是实体店,对于电商是“门外汉”。
“我干实体店时,觉得电商很轻松,而且费用低,但真正从实体转到电商,才发现很难。”尹啟行刚踏进电商行业便遇到困难,“开实体店时,跟顾客是面对面沟通,价格可以谈,但是电商不一样”。
为保证店铺运营有序,他请过专门的运营团队,也做过直播带货,切身感受到电商行业的专业性和技术性。
在外打拼多年的他,最大的长处就是爱动脑筋,遇事先冷静思考。他就想着怎么把以前的经验更好地结合起来,慢慢去摸索线上营销门道。
如今,尹啟行已经有了1家淘宝店、2家天猫店、1家拼多多店,专卖汉服,都由专门的工作人员运营。
工人们正在加班赶制汉服。
六台绣花机
开启汉服生产与电商销售之路
尹啟行创业之初,进了6台绣花机,招聘了十几名工人,先尝试做绣花生意,见收益可观,他又开始投资做汉服,“一年多来,陆续投了200多万。”尹啟行说,返乡创业之初,除了对电商业务不熟悉,最大的困难就是资金问题,“光往里投钱,最开始设想得挺好,觉得有投入就有回报,但实际上很难,经常看不到回报。”
尹啟行告诉记者:“一款样衣从买稿、打样、做出来拍样片、准备上淘宝,这个环节就得一万块钱。”当时尹啟行的妻子在新疆,一边照顾孩子一边照料生意,尹啟行也是新疆、菏泽两头跑。投资看不到回报时,妻子开始反对,尹啟行的劲头也没那么足了。但开弓没有回头箭,他觉得大集镇有优势,有市场,他的生意也会慢慢变好。
在尹啟行的加工厂里,完成的工序有裁剪、绣花、熨烫、包装,唯独缝合用的是外包模式。尹啟行告诉记者:“现在汉服生产分工越来越细,之前全部包给别人干,但品控这块就会出问题,所以熨烫和包装就收回来自己做,对品质严格把关。”
热盼双十一
前半年销量不稳,现在想冲冲量
“汉服跟平日服装不一样,一般就是用来拍照、旅游等,前半年赶上疫情,销量不好,就盼着双十一赶紧来。”尹啟行告诉记者,双十一前销量不稳定,明显不如去年。
今年的双十一前三天提前购,他没敢抱太高预期,便准备了六款汉服,共3000件,在预热期上架。“其中有一款锦制汉服,前三天已经卖完,正在补货,当时都没想到,感觉挺惊喜。”
从11月1日到3日,他的店铺一天卖了一两百件汉服,成为今年以来的销售最高点。双十一的后三天,尹啟行还想再冲一冲,“希望再卖两千多件吧。”
尹啟行的汉服工厂就是曹县汉服发展的一个小小缩影。如今,曹县正全力打造国内最大汉服生产基地与中国汉服源产地品牌,曹县已拥有汉服种类2000多个,原创汉服加工企业600多家。正如尹啟行所说的,“曹县对汉服的推广有着很大贡献。后期,我想做更高品质的汉服,让更多的人认识汉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