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青岛市委书记与企业家“头脑风暴”:工业互联网是疫情危中之“机”
新华社客户端青岛4月22日电(记者徐冰 张旭东)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王清宪,率领青岛市委、市政府、人大、政协四套班子负责人,与12位优秀企业家,通过在线视频会议的方式,围绕疫情影响下如何化危为机、乘势而上,展开了一场“顶格头脑风暴”,碰撞出来的最大火花就是“工业互联网”。
王清宪等与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庆峰,猪八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创始人朱明跃,正和岛创始人兼首席架构师刘东华等12位企业家进行了长达四个半小时的思想碰撞。
大家认为,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世界经济短期内受到冲击已是不争的事实。但重大的危困一定孕育着重大的机遇。因为重大的危困必然带来重大的改变,必然冲击既有秩序,既有秩序的改变就是后来者的机会。在此背景下,无论城市、企业或是个人,都面临着如何危中求机、化危为机的问题。关键就看谁能在困局中看到未来,谁肯率先改变自己适应未来,谁有能力、有准备引领未来。
疫情倒逼下,工业互联网的“入市”时间被大幅提前,在12位企业家看来,此次疫情深层次倒逼全球产业链、供应链调整,正是利用工业互联网改造提升青岛制造业的最好时机。这次疫情倒逼出来的工业互联网机遇,是青岛在新一轮城市竞争中必须抓住、也能够抓住的“决胜之机”。
企业家认为,疫情打击下,全球各大经济体难免受到冲击,但相较而言,市场对青岛这个经济体的信心却依旧坚挺,这无疑是青岛布局新基建、完善新经济,为工业互联网发展持续奠定基础、保持领跑优势的最大底气所在。
初步测算,青岛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7%,高于全国18.8个百分点,从长远走势看,支撑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变和基本因素没有变化,疫情的冲击是短暂的、可控的。
疫情让人感受到了平台的力量。海尔集团运用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平台,紧急搭建“新冠病毒战疫供需平台”,整合相关资源,48小时内完成了核心产线、设备、原材料等生产资源的调配,成功赋能山西省首条全自动医用口罩产线的落地。疫情发生以来,山东全省新注册登录海尔卡奥斯平台规上企业8700家,总数达到1.7万家,两个多月时间翻了一番多。
工业互联网是用互联网把各类企业汇集到一个平台上,让它们之间的人、资源、资金、技术、市场等实现互动耦合,用最低的成本组织企业的生产经营。它不仅局限于工业,而是整个青岛产业发展的平台,既是赋能新产业的平台,也是赋能传统产业的平台,又是整合资源发展新型高端产业的平台,还是聚集人才链、资金链、产业链、技术链“四链合一”的平台。
据测算,经过工业互联网赋能的企业,平均利润率提高20%以上,成本下降20%以上——就如同消费互联网重塑了商业形态,工业互联网将重塑工业形态。
工业互联网像是一辆“超跑”,而新基建就是能够让超跑尽情加速的“路”,青岛的“路”正在率先铺就:
--1月13日,青岛发布了首批144个、总投资3521亿元的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其中20个新型基础设施项目总投资达632亿元,现在青岛的5G基站占了全省的三分之二;
--青岛新能源汽车建成产能近50万辆,本土企业特锐德占据了全国新能源充电市场42%的份额,占有率全国第一,青岛正在此基础上打造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
--去年,15家人工智能头部企业在青岛共同发起成立了人工智能产业共同体,青岛将借助15家头部企业开展人工智能培训,这正是发展工业互联网的重要支撑。
正是着眼于这些优势,青岛才敢于提出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动员更多企业实施工业互联网技术改造,敞开应用场景,整合优质要素资源,努力创造一个全世界最好的发展生态,把5G、人工智能、区块链、创投风投等紧密结合起来,让产业发展、招商引资、结构调整等成为一个血脉相通的主体,打通市场、政府、产业,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
青岛要成为工业互联网领域的“热带雨林”,乔木、灌木、草木一应俱全——让全世界想做工业互联网的企业都到青岛来,在青岛需要什么就能找到什么,在青岛形成产业集群,应有尽有;各种类型的应用场景,来青岛一看就知道实际效果,能算出账来;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人才、资金等资源要素,在青岛就能实现“一站式”对接,形成深度关联、跨界融合、开放协同、利他共生的生态系统,让所有与工业互联网相关的企业与青岛实现共同成长。(完)
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