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农业大学食品学院的大四男生于凯铭火了!他凭借优秀的学业成绩、丰硕的科研竞赛成果和全校前1%的英语成绩,通过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八所高校的预推免考核,入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项目,成为食科学院首个升学至清华大学的本科生。

  本科四年拿78个证书

  一度每天只睡四小时

  初见于凯铭,中等身材的他戴一副黑框眼镜,身穿大红色卫衣和藏蓝色外套,另搭一条灰色运动裤。表面来看,这个大男孩与其他大学生并无不同。但当他话一出口,你会发现,他的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都超乎你的想象。

  于凯铭的专业核心课程平均分在90分以上,综合测评成绩专业排名第一,四六级成绩位列全校前1%、托福拿到了105分。不仅如此,他还包揽了国家级荣誉16项、省级荣誉25项、校级荣誉37项。作为“每益味业”—营养型酱类食品行业的开创者,项目现已确定了200万元的投资意向。

  高绩点、高学分、高科研、直博清华,很多人都对于凯铭的“成功秘笈”感到好奇,对此,他坦诚地说,要想在创新创业或科研赛事中取得成绩,就需要做扎实基础研究,“从大二起,我就给师哥师姐帮忙做些简单实验,当时在实验设计的思路、科研素养等方面做了很长时间的积累。”

  回忆起大二大三的紧绷状态,于凯铭说,由于宿舍有门禁,他每天学到10点半准时回去。一般会提前把文献下载到电脑上,晚上学到凌晨两点左右。第二天6点起床,把前一天未完成的工作确定好。如此循环往复。

  你觉得自己与其他同学最大的不同是什么?面对记者提问,于凯铭说,他比较敢去做一些事情。“我遇到怎样的问题、有什么想法,会咨询老师该读一些什么样的材料,随后再去较正思路,时间久了慢慢会形成自己的思考。如果一碰壁就弹回来了,可能就什么都获得不了。”

  大一报了各种社团

  没必要上来就“苦哈哈”

  如果认为于凯铭是一位只会闷头学习的人,那你可就错了。作为中共预备党员,于凯铭还身兼校学生会团总支书记、校大学生党员读书会会长、食科学院学生会副主席等多项职务,并获得了省优秀学生干部等多项荣誉称号。

  刚进大学的时候,于凯铭像绝大多数大学生一样,对校园里的很多事情都充满好奇,其中就包括加入学生会和各类兴趣社团。“在当时来说,虽然自己能吃苦,但也不是硬去找苦吃那种人。当时也没考虑太多,就想没必要一上来就是种苦哈哈的状态,先让自己享受当下生活环境。”

  身兼数职,各类国家级、省级、校级赛事的奖项又拿到手软,这个22岁的小伙子是怎样协调时间呢?

  “我从初中就开始做学生会工作,从初中到高中积累了很多经验,到了大学还会及时总结。比方说,当师哥师姐交给我一项工作之后,为确保万无一失,我通常会先想一套思路,把逻辑理顺。”于凯铭认为,战略上的勤奋要比战术上的勤奋更重要,有时仅靠投入时间是不够的。

  有学生可能会抱怨“学生工作太浪费时间”,但于凯铭不以为然,“当你还有时间去学习成长的时候,我觉得这不算是浪费时间,真正有了能力再做这些事情,会影响到你的方方面面。”

  发一篇高质量毕业论文

  为大学生活画个圆满句号

  今年10月份,在清华大学公示完录取结果之后,于凯铭坦言之前参加了太多竞赛,对于赛事的想法和理解没有更深层次的东西了,所以觉得自己是时候停一停了。

  “我在北京呆了十天左右,让自己完全放松了下来。一方面联系导师,另一方面还去到国庆阅兵现场拍了一些小视频,参观了各类展览馆。”于凯铭说,等回来后,他发现自己状态又回来了。“所以每当状态不好的时候,我会让自己停一停,不着急逼着自己产出。”

  眼下,虽然没有了备研的压力,但于凯铭仍像个大忙人。每天上午下午,他都会到学院团委,主动帮老师分担一些学生工作。此外,他还会到实验室帮师哥师姐做实验,帮师弟师妹准备新的赛事……

  “以后还有很多到欧美交流的机会,老师希望他们在明年入校前,能考出更高的雅思或托福成绩。所以我也在准备语言考试。”于凯铭说,大学四年里,学校和学院老师都给了他很大帮助,他一方面要把学生工作做好,另一方面希望在本科毕业的时候,能够发一篇高质量的毕业论文,为自己的大学生活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记者手记

  当代学生不止“一心只读圣贤书”

  在沟通的过程中,记者发现于凯铭身上有两大特点,一是不轻言放弃,且善于总结;二是对自己的状态有明确认知,并会及时调整。每当状态不好的时候,他会让自己停一停,不着急逼着自己产出。

  于凯铭能直博清华,恐怕与他的学习方式有很大关系。据他分享,能把一件事情做好,不仅要付出很多努力,还需要有自己的思考,这样才能达到从量变到质变放大收益的转化。

  “两眼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似乎更符合传统意义上我们对于学霸的理解。但真正优秀的人才,恐怕还是要综合素质全方面发展,而重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其实也正是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