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瑾瑾(左一)与家人合照。

  姐妹三人,从左到右为:二表姐、殷瑾瑾、三表姐。

  “我们一家三代13人,70年坚守着这三尺讲台,用这种接力棒似的传承,诠释着教育世家对教育教学的情怀。”提到自己的教育生涯,济南市高新区山大附中凤凰路学校的英语教师殷瑾瑾提笔写下这样一句话。不止殷瑾瑾,她的姥爷、爸爸、妈妈、舅舅、舅妈、四位表姐,两位表姐夫、一位弟媳妇,一家三代13人都是老师。从破屋到多功能教室,从泥巴桌子到智能课桌,他们一家人见证了70年教育的发展变迁。

  家庭聚会都叫“老师”

  记者联系到殷瑾瑾时,她刚刚下课。对于殷瑾瑾而言,在14年的教学生涯中,忙碌已经是家常便饭,但她仍然告诉记者,自己并不后悔当初报考了老师。“我看着父母每天加班就已经能预见到工作后的状态,所以从工作起就对‘教师’这份工作有心理准备。”殷瑾瑾坦言,自己从小受家庭环境的熏陶,耳濡目染都是和教育教学有关的零星碎片,“从记事起,我就常常看着爸爸妈妈周末、晚上加班,有时是批改学生作业,有时是备课,甚至能到凌晨,忙不过来的时候,妈妈还把学生领回家,排练元旦或六一的节目。”

  虽然看到父母的辛苦,在填报高考志愿时,殷瑾瑾还是毅然报考了师范专业。“我姥爷是我们家第一代老师,妈妈受了姥爷的影响,而我则受了妈妈的影响。”殷瑾瑾告诉记者,自己和几位表姐从小就树立了当老师的理想,大学填报志愿时,当其他同学还在想专业时,她直接填写的师范大学师范专业。

  除了自己和妈妈,殷瑾瑾的舅舅、舅妈也是小学教师,父亲是初中教师,大表姐、二表姐、二表姐夫、三表姐是高中老师,三表姐夫在教育局工作,四表姐是职业学院教师,弟媳是幼儿园老师。殷瑾瑾笑着告诉记者,每到家庭聚会,这个“全员老师”的配置让聚会直接变成了“教学研讨会”。

  “我们在家里都不叫名字,统一以老师相称,比如我爸是大殷老师,我妈是大张老师,我是小殷老师,弟媳是郜老师。”殷素素表示,虽然彼此间没有一起生活过,但是一见面就聊得很投机,特别有共鸣,一家人坐在一起就一些教育的新变化或者教学中遇到的新问题展开讨论,一聊就能聊很久。

  和妈妈当了8年同事

  虽然一家人都是老师,但殷瑾瑾和母亲最有共同话题,因为她们做过8年的同事。殷瑾瑾告诉记者,大学毕业后,她被分到了济南市平阴县龙山小学,巧合的是,自己的母亲也在这个学校任语文老师。“我妈妈在学校教语文,我教英语,一起当了8年的同事,一直到我妈妈退休。”殷瑾瑾告诉记者,她还是新人时,母亲已经是学校的资深教师,面对教学方面的问题,殷瑾瑾会时常找母亲探讨解决方法,让妈妈“一对一”指导一下。

  “我刚到学校时非常青涩,同学们看到来了一个镇不住场的新老师,上课就会故意捣乱。我那时候也年轻,没把握好对待学生的‘度’,压不住脾气就跟学生对吼,后来觉得这样做不好,就去找我妈妈请教正确的方法,我妈妈说不要硬碰硬,要讲道理。”殷瑾瑾笑言,除了向母亲学习在工作中处理学生问题的具体方法,母亲还担任了她的“教学监督员”,时刻监督她在教学中的行为。

  殷瑾瑾告诉记者,在教学之初,自己要带三个班的早读,常常顾此失彼,有时会简单地布置学生自己读,就急急忙忙赶到别的班。“我妈看到后,就批评我说‘你不制订晨读计划,学生根本不会在你走后自己读。’后来我特意趁着早读看了一下,在我走后学生就开始交头接耳了。”

  在请教了母亲后,殷瑾瑾为每一个班甚至每一位特殊的学生都制定了详细具体的学习任务,并让责任心强、学习优秀的学生做好记录,把学习情况及时向她汇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即使我调到了其他学校,母亲也退休了,但这些教学方法一直沿用到现在。”殷瑾瑾说道。

  见证70年教育发展变迁

  殷瑾瑾的姥爷是他们家第一代老师。殷瑾瑾告诉记者,在85岁的姥爷眼里,包括已经退休的父母,家里所有人在教学方面都很稚嫩。“姥爷特别不放心,每次回去看他时,他都会坐下给我们讲道理,回忆他当老师时有多艰难,让我们教育孩子不能因为生活条件好了就忘本。”殷素素坦言,在姥爷的教诲中,她了解了那时候连教室都没有,姥爷和他的学生借间破屋当教室,桌椅板凳都是泥巴垒起来的。冬天寒风吹进教室,姥爷和学生的脸冻得通红,全冻僵了。

  和70年前姥爷记忆里的学校相比,现在的校园已经发生了“巨变”,从破屋到多功能教室,从泥巴桌子到智能课桌,殷瑾瑾坦言,他们一家人可以说一路见证了70年来教育的发展变化。看着同学们下课后奔向自己参加的活动社团,殷瑾瑾特别感慨:“对于教育的变化,我觉得在我们家这种环境中体会得更深,每每看到,我都有想掉泪的冲动。”

  殷瑾瑾告诉记者,现在学校里面几乎都会开展各种各样的课外活动,围棋课、网球课甚至是机器人编程。不仅如此,在教学方式上,也由老师单方面教导变成学生自主探究,课堂更加开放和自由。“姥爷的耳朵不好,还没来得及告诉他现在的变化,不过我想他知道以后一定会很开心的。”这也一直是殷瑾瑾心中的遗憾,不过殷瑾瑾表示,有空她一定会带姥爷来学校看看。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个讲台,举起的是别人,奉献的是自己。”殷瑾瑾说,每当听到这首歌都特别有感触,“我们正在实践着诺言,并且会将这种奉献精神一直传承下去。”

  (生活日报记者 刘晓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