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大考了551分、老二考了534分、老三考了552分……”伴随着2019年山东夏季高考成绩的揭榜,济阳区崔寨镇刘家村沸腾了。刘延哲家的三胞胎女儿刘哲、刘涵、刘蔚高考成绩均超443分的理科本科线,三姐妹的平均分甚至超过了本科线100分。

  三姐妹的年纪平均只差2分钟,此次高考成绩也是不分伯仲。三姐妹没上过补习班,没去过大城市研学游,但是她们从小到大都十分优秀,成绩好、性格好,在学校里担任班干部,更难得的是,懂事的她们已经开始谋划着给父母减轻负担。

三胞胎和爸爸妈妈在一起,她们说这是个和谐幸福的大家庭。三胞胎和爸爸妈妈在一起,她们说这是个和谐幸福的大家庭。

  没上过补习班,经验就是仨人互相比

  坐在记者面前的三姐妹都是18岁青葱一样的年纪,堪称“三朵金花”。

  这三胞胎姐妹中,老二刘涵和老三刘蔚是同卵姐妹,模样难分彼此,老大刘哲是异卵而生,模样稍有不同,但一眼看上去就是姐妹。

  “在学校里我们经常会被认错。”老二刘涵和老三刘蔚从幼儿园到高中就在一起读书,形影不离的两姐妹经常在学校里被认错。俩人小时候还曾经互相换衣服来“捉弄”爸爸妈妈,看他们能不能分清楚。

  “我爸我妈一眼就能分清,从小到大一次都没有混淆过。”老三刘蔚性格最活泼,在采访中充当“新闻发言人”的角色;老二刘涵的性格比较中和,妹妹说得不准确的地方她做补充和更正;老大刘哲性格宽厚沉稳,看着两个妹妹叽叽喳喳地说话,不定时做出修正。虽然三姐妹长相相似,但是性格却截然不同。

  “我们三个没有上过任何补习班,主要是互相比,互相学。”老三刘蔚说,三姐妹平时学习水平相差不大,老二的学习成绩最好。从小到大每一次考试,三姐妹都在一分一题上暗暗较劲。不仅如此,她们的成绩也经常被同学和老师拿来做对比,因此学习上的压力也就格外大。老大刘哲告诉记者,高考成绩出来后,很多人都问她们姐妹三个的学习经验,她觉得无非“好好听课,认真刷题,多努力”。如果非要说经验,那就是身边一定要有“对手”。

  爸爸是“猫爸”,妈妈也不是“虎妈”

  三姐妹从小到大不仅是学习上的队友,更是彼此之间最好的朋友。

  老大刘哲不会梳辫子,两个妹妹就帮她扎小辫;老二刘涵胜负心强性子倔,高考的时候压力大,其他两姐妹就一起帮她开解;老三刘蔚大大咧咧爱丢东西,她的钱和饭卡都是二姐刘涵帮她管。

  “我是姐姐,我在外头要罩着她们,但是她们俩的生活能力比我强,在家她们俩照顾我。”老大刘哲说,她们之间的关系就是“一天不见就想,见了一天就打”。尤其是自己在另外一所高中上学,一个月回家一次的见面机会对于姐妹仨来说格外珍贵,因此上了高中之后基本上就没再吵过架。现在高考志愿填报在即,等上了大学,三个姐妹很有可能天各一方,因此更加舍不得再浪费时间吵架。

  老二刘涵告诉记者,家里还有一个大10岁的姐姐。姐姐已经结婚成家,对于三姐妹来说是充满敬仰的“神一样的存在”。

  “别看我们仨在家里称王称霸,我大姐一回来,我们仨都蔫儿了。”老三刘蔚说,成熟的大姐是家里绝对的权威,“我们谁都不敢跟大姐吵架。”

  不过,大姐虽然严厉,但是对三个妹妹的关心却一点都不比父母少。大姐结婚的时候正值三姐妹高考前的第二次模拟考试,为了让她们能够安心上学,大姐的婚礼基本上是瞒着妹妹们举行的,甚至还抽出空来带着妹妹们去大明湖玩了一天,给她们解压。

  “我们家的关系非常和谐,在家觉得特别开心和快乐。”老大刘哲说,爸爸是“猫爸”,对她们只有无限的关爱,每次离家返校姐妹仨都要抱抱爸爸;妈妈也不是“虎妈”,除了学习上抓得紧,对她们三个的要求都尽可能满足。

  想快点挣钱,报志愿先看就业再考虑兴趣

  老大刘哲说,自己的志愿基本确定在建筑学,因为毕业好找工作,挣钱也相对较高;老三刘蔚的志愿是当一名医生,因为自己的爸爸做过肾脏手术,她想用医术为家人健康保驾护航。最为纠结的是老二刘涵,她想学新闻和传播,但是又觉得文科就业不如理科有优势,因此摇摆不定。

  三姐妹的专业选择,无一不是围绕着就业和行业工资而定,而兴趣则被她们排在了第二位。

  “我们就想快点挣钱,快点给爸爸妈妈减轻压力。”老三刘蔚说,上初中的时候她们就开始住校,有一次回家时才发现爸爸因为肾病住院,并且需要动手术。

  “当时花了很多钱,而且感觉看病太难了。从那时候起我就想要当一名医生。”老三刘蔚说,如何更快地回馈家庭、孝敬爸妈,是她们姐妹三个经常一起探讨的问题。

  父母都没什么文化,他们说不想让孩子走自己的老路

  记者了解到,姐妹仨家庭以务农为生,全家唯一的经济来源是承包的一亩大棚和包产到户的四亩地。大棚种植西红柿,光景好的时候一年收入能有3万;光景不好的时候也就1万出头;种地主要是玉米和小麦,只能维持一家人的温饱。尤其是父亲刘延哲生病手术之后,家里的经济情况更是捉襟见肘。

  即便如此,和天下所有的父母一样,刘延哲夫妻宁愿自己节省,对孩子的教育却是倾其所有。为了让孩子得到最好的教育,从初中开始夫妻俩就把三个女儿送到了私立初中上学。学校学费一年3500元左右,三个女儿的学费加起来就是一万多,基本上占了家庭总收入的三分之一。

  “我们俩都没什么学历,孩子妈也不识字。现在就只能在地里刨食,让孩子好好读书,就是不想让她们走我们的老路。”刘延哲说,因为都是女孩,加上家里经济条件确实差,也曾有不少乡亲好心劝说让孩子早点去打工挣钱,但是自己从来没有动摇过让孩子上学的念头。

  “村里很多跟我们一样大的同学都辍学了。要么出去打工,要么在家里当网红,天天刷手机。”老三刘蔚接过爸爸的话,“还有的已经开始准备结婚了。不能说他们的选择不好,但是我不想过这样的生活。”

  别的孩子回校大包小包她们从来不要东西

  即便已经倾其所有,刘延哲夫妇还觉得自己欠孩子太多。

  “她仨5岁的时候,我们在地里忙活,她们就在家做好饭,然后给我们送饭。”三姐妹的妈妈回忆,仨孩子自己洗菜、点火,做饭,再步行2里地去大棚里给他们送饭。农忙的时候挑水、拔草、割麦子、掰玉米,仨闺女一样都没落下。

  最让她心疼的是孩子在高中的生活,一人一个月的生活费才200块,还经常有结余。

  “跟她们说了别心疼钱,该买就得买,该吃就得吃。但是一个花钱的都没有。别的孩子从家里去学校都要带大包小包一大堆,但是她们三个从来不要东西,就想着怎么给家里省钱。”说起孩子的懂事,这位妈妈不由得红了眼眶。

  听着妈妈声音不对,三姐妹立刻开始宽慰母亲,“我们住校,没有地方花钱;我们是觉得带东西太沉了,才什么都不带;钱够花,我都吃胖了我要减肥……”

  老大刘哲给记者算了一笔经济账:学校的饭很便宜,一天的伙食费也就花五六块钱;笔记本等学校会发;平时花钱的地方,也就买支笔芯,“笔壳能连续用,不用换”。

  如今,面对着即将展开的大学生活,三个姐妹唯一担心的就是学费。并不昂贵的普通大学的学费,是笼罩在这个家庭上空唯一的乌云。

  “我希望社会上的爱心人士能伸出援手帮帮我们,但是无论如何,我一定会让三个闺女都完成学业。”刘延哲说。

  (生活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