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网3月19日讯 在临沂市兰陵县矿坑镇,连绵的薛山世代守护着山脚下的村民。山脚下,是成片的土地。薛南小学就在这片土地中“生长”。刘玉军是这所小学的老师,也是这里的村民,他在这里教书已有34年。1990年,刘玉军患上强直性脊柱炎。这种病被称为“不死的癌症”。但刘玉军坚持带病工作,至今已是第29个年头。

  患病后,刘玉军弓起了背,脖子和腰都不能转动,身高也“变矮”了,一举一动都显得“笨拙”。由于够不到黑板,他写板书时十分费力。最后他选择踩在板凳上写板书,这一踩就是十年。

刘玉军踩在板凳上写板书刘玉军踩在板凳上写板书
课堂上刘玉军指导学生做作业课堂上刘玉军指导学生做作业
学生写给刘玉军的信学生写给刘玉军的信

  桃李满天下

  刘玉军是矿坑镇薛南村人,今年55岁,在薛南小学教书已有34年,现在教五、六年级的科学和三年级的道德与法治课。

  3月16日上午10点左右,记者在学校见到了刘玉军。课间,学生们正在操场上做早操。绿色的操场上,风肆意吹着学生们的脸庞。刘玉军站在整齐的学生队伍中,显得很合群,并不容易被发现。

  他一身黑色的装扮,黑色上衣,黑色裤子,黑色皮鞋。脚踝处随着步伐的挪动在裤脚下时隐时现,他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弯不下腰,袜子也穿不上,干脆不穿了。”他告诉记者,每天系鞋带、穿袜子这些小动作对于他来说都是难题,因此他从不穿有鞋带的鞋子,也索性不穿袜子。

  走路时,刘玉军移动着缓慢的步伐,弓着拱起的后背,头朝下,仿佛在找寻地上的什么东西,显得有点“笨拙”。他说,平时走在路上他只能盯着脚下的路,根本抬不起头。遇到有人打招呼时,他会习惯性地取下鼻梁上的眼镜,眼睛用力往上看,然后再慢慢地转动身体,才能看到对方。

  1985年,20岁的刘玉军站上了自己梦想的教师讲台。时光飞逝,刘玉军说,他记不清自己教过多少学生,但是“至少有一千人吧,现在教的很多都是学生的孩子了。”回忆起当年的场景,刘玉军说那时候他也算是一表人才,有一米七五的个头。但是现在他的身高只有一米五左右。

  带病上课29年

  “我喜欢当老师。”刘玉军说,1985年高中毕业后,他当上了一名民办教师。1990年的春天,刘玉军在上课时经常感到腰背酸痛,他以为是小病,并没将此放在心上。直到当年冬天的某一天,刚上完课的刘玉军突然感到疼痛加重,脖子僵硬不能转动。他来到医院检查后,才得知自己患上了强直性脊柱炎,“这个病又叫不死的癌症。”刘玉军说,“那时我才刚刚对教学摸到一点门道,得知患上这种病,真的是晴天霹雳。”

  “医生跟我说这是慢性病,需要休息治疗。”那段时间,刘玉军难以接受患病的事实,20多岁的他没有想到命运的考验来得这么早。他害怕,自己若是不能上课了该如何是好。想起自己还带着一群即将毕业的孩子,刘玉军始终放心不下。他一边贴着膏药,一边忍受着疼痛,给学生上课。

  “每个关节都疼,感觉身体已经不是自己的了。”刘玉军说,虽然身体疼痛,但是他没有落下过一节课。遇到做检查或是手术的时候,他会利用其它时间或者是和其他老师换课,把课补上。患病之前,刘玉军教语文、数学科目。但是考虑到他的身体情况,后来学校给他换了“轻松一点”的课。

  有的时候上课不小心掉了笔,刘玉军会不好意思去捡。因为他要费很大的劲才能捡到笔,而且姿态还不太好看。他笑着说,“其实挺难看的,不过现在已经习惯了。”他停顿了片刻,抿了抿嘴,“29年了,都这样过来了。”

  学生眼里的“红人”

  刘玉军说,患病之后,最开始以疼痛为主,后来身体才渐渐有了变化。1993年,刘玉军弓起了后背,背上就像背着一个大罗锅。“大家觉得我和电视里演的刘罗锅很像,刚好我也姓刘,于是大家也就这么叫我。”走在村子里,他能听到别人叫他“刘罗锅”。走在学校里,他能听到学生叫他“罗锅”老师。他坦言道,“我其实并不喜欢这个称呼,也说不出为什么。”

  说起最难的事,刘玉军说,最难的是抬不起头,上课够不到黑板,“就像前面有了一堵墙,只能看到讲台下的部分学生。”他告诉记者,以前教数学,课上经常需要演示例题。但因为抬不起头,眼睛不能平视黑板,手只能够到黑板的下方一小部分。

  经常在黑板上写例题的时候,写一点之后就写不下了。有人建议刘玉军少写一点板书,但他常说,“光说不行,不写学生不好理解。”后来,刘玉军想到一个“好主意”,他搬来一个板凳放在讲台上,写板书的时候就站在板凳上。“踩在板凳上能写得高一些,不至于写到一半就写不下了。”

  他说,学生一开始也会起哄,但是他告诉学生,“老师这么努力,你们更应该认真学习。”就这样,学生开始叫他“板凳”老师,这个称呼从学生口中流传至今。十年来,“板凳”老师成了学生嘴里的“红人”。上课之前,学生会争着帮老师把板凳搬到相应的教室。

  有更多时间陪学生

  在刘玉军的办公桌上,有一个“神秘”的地方,这里珍藏着学生写给他的“悄悄话”。他拿出这些“宝贝”摊在桌上,一字一字仔细读着。他告诉记者,写这些小卡片的有各个年级的学生,有的已经毕业多年了。泛黄的纸片上有的写到“您就像我的爷爷一样”,有的写着“希望老师的身体好起来”,更多的写着“我爱你”。每当看到这些信时,刘玉军都觉得“心里暖暖的,很开心。”

  患病之后,刘玉军不能干重活。家里的家务活、农活干得少了,刘玉军便把更多的时间花在了学校。“大家都问我为什么和学生的关系那么好,那是因为我和他们相处的时间多了。”哪些同学家里条件不太好,哪些同学遇到了困难,他心里都清楚。他说,有一个五年级的学生,由于家庭遭遇变故而变得自卑,总是静不下心来学习。他便利用课余时间和她交流。“这孩子比较听我的话,现在比以前更安静了。”

  薛南小学的校长告诉记者,学校共有六个年级202名学生,都是附近3个村子里的孩子。近些年,学生减少了,刘玉军带的课也少了一些。

  在三年级一班的教室里,记者看到刘玉军正在三尺讲台上给学生们讲课,旁边放着一张黄色的单人木板凳。因使用时间较长,板凳上的油漆掉落了不少。几分钟后,刘玉军双手撑在讲台上,借助那股力站上板凳。尔后,他一手拿书,一手拿粉笔,在黑板上写下练习题的内容。(据山东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