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政府钱花哪儿?2月14日,省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上,代表们拿到了政府“账本”——《关于山东省2018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9年预算草案的报告》。许多代表在仔细翻看报告后表示,2019年预算编制倾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真金白银的投入将使老百姓有更多获得感。

  报告显示,2019年省级全口径预算总收入安排5480.72亿元(含上年结转),按照收支平衡的原则,省级全口径预算总支出安排5480.72亿元。其中:部门正常运转支出安排220.71亿元,对市县体制性返还和上解中央支出等542.35亿元,转贷市县专项债券925.24亿元,社会保险基金支出727.36亿元,重点项目支出3065.06亿元。

  不难看出,重点项目支出,在2019年省级预算总支出中占到最大比例。梳理这一支出,记者发现,这些重点项目都与百姓工作生活息息相关,且较上年都有一定增加。

  为支持社会事业发展,兜牢民生保障底线,安排697.04亿元,比上年增加23.16亿元,主要用于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医疗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支持促进就业创业、支持文化旅游体育事业发展。包括:落实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政府补助政策,统筹建立60周岁以上困难老年人补贴制度,为100岁以上老年人发放长寿补贴;将困难重度残疾人生活补贴和一级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标准分别由每人每月80元提高到100元,将困境儿童、机构和散居孤儿基本生活费标准分别提高200元,达到每人每月不低于500元、1400元和920元;全面落实各项优抚安置政策,保障退役军人合法权益;积极开展医疗救助,对贫困人口参加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个人缴费部分给予补助;为就业困难群体发放就业和培训等补贴;为特困家庭高校毕业生发放求职补贴;实施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对县级国家综合档案馆建设进行奖补;落实全省大型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政策等等。

  在促进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支持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方面,安排598.94亿元,比上年增加53.24亿元。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坚持“以整合为原则,以不整合为例外”,将具备条件的中央涉农资金和所有省级涉农资金全部归并整合,设立乡村振兴重大专项资金,今年预算安排400亿元。除省级必要支出外,全部根据规划任务、农业人口、农作物面积、村庄数量等因素切块分配市县,由市县结合当地投入,自主用于实施乡村振兴。

  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备受百姓关注。报告提出,安排383.27亿元,比上年增加30亿元,支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提升教育质量水平。这包括,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保障水平,推动省属高校和中央驻鲁高校开展“双一流”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深入实施教育服务新旧动能转换专业对接产业项目。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落实各类奖助学金和免学杂费政策。加大学前教育奖补力度,促进学前教育发展。支持解决城镇普通中小学大班额问题,改善义务教育办学条件。

  蓝天白云、绿水青山,离不开财政的大力投入。在支持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环境持续改善上,安排127.71亿元,比上年增加18.86亿元。从2019年起,省级根据四类主要污染物年排放总量,向各市征收调节资金,统筹用于建立大气、水、节能减排奖惩机制和重点生态功能区、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制度,集中力量解决环保突出问题。启动实施南四湖流域生态保护与恢复,支持泰山区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

  报告还提出,安排463.32亿元,比上年增加34.6亿元,支持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项目支出包括,进一步完善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切实加大对财政困难地区倾斜力度,增强县乡财政综合保障能力,帮助基层落实各项工资和津贴补贴政策,保障乡镇机构和村级组织正常运转,推动革命老区、边境县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积极落实援疆、援藏、援青和扶贫协作重庆等政策。安排493.87亿元,加强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为经济发展提供坚实保障。项目支出包括,强化交通基础支撑,对各地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进行补助;落实保障性住房建设奖补政策,推动完成21万套棚户区改造任务;加快推进城镇和困难工矿区老旧住宅小区综合整治,继续开展多层建筑加装电梯试点等。

  报告显示,从2019年省级预算总支出安排投向看,省级支出最大的一块是用于支持民生改善,这方面资金是3820.25亿元,比上年增长14.5%。(记者 赵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