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济南12月29日电(记者杨守勇、袁军宝、陈国峰)年终岁末,作为国家战略的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传出佳音:当前山东经济虽然面临一定下行压力,但新旧动能加速转换,经济结构趋优。
工业机器人、服务器产量分别增长100%、76.2%,生铁、水泥产量分别增长1.8%、下降4.5%……山东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一系列最新指标对比显示,新旧动能呈现明显“一快一慢”态势,折射出经济结构的新变化。
11月1日,在威海市环翠区行政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为市民办理业务。新华社记者郭绪雷摄 “十强”产业加速快跑 4万亿投资再蓄能量 在淄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总投资11亿元的山东新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医学影像产品产业化项目和生物制药装备项目”正在加紧建设。 “这两个项目都是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项目库的第一批优选项目,建成后每年将带动产值15亿元,大大推动山东在高端医疗器械等领域的发展。”新华医疗放射诊疗产品事业部副总经理闫永芬说。 “无中生有”“有中出新”。记者近日在济南、淄博、烟台等地采访了解到,一大批新旧动能转换重点项目纷纷在齐鲁大地落地开花。 2018年1月,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获国务院批复,成为我国第一个以新旧动能转换为主题的国家战略。为此,山东确立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等5大新兴产业及高端化工、现代高效农业等5大优势产业。 据山东省发改委介绍,围绕“十强”产业,山东先期储备项目900个,总投资近4万亿元;首批优选项目450个,集聚创新土地、融资、审批等各类支持政策,形成“全省一张图、一个项目一张表”坐标管理模式。 “作为省年度重点建设项目的110个项目,1-10月累计完成投资910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89.2%。”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推进办公室副主任孙来斌说,这些项目将为未来几年山东高质量发展积蓄巨大能量。
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烟台基地深水码头停放的半潜式钻井平台(11月14日)。新华社记者郭绪雷摄 “政府负责阳光雨露,企业负责茁壮成长” “企业需要时,无处不在;企业不需要时,无故不扰。”今年以来,山东各级政府部门在提升营商环境方面有了更多这样的新理念。 今年6月,山东出台《关于深化“一次办好”改革深入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实施方案》,提出政府要提供“店小二”“保姆式”服务,实行“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线上线下”都要实现“一次办好”。 为给新旧动能转换提供更多资金支持,山东金融部门采取强化银企对接等多种措施。据人民银行济南分行数据,至10月末,金融机构已成功对接省级新旧动能转换重大项目260个,累计发放贷款1040亿元。 同时,山东设立新旧动能转换基金,省、市政府出资400亿元发起设立引导基金,最终形成不少于6000亿元的基金规模。 在财政支持方面,山东今年出台《支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的若干财政政策》及加强财政体制引导、发展现代优势产业集群、实施税收政策激励、支持科技创新、财政金融政策协同等5个具体实施意见。山东省财政厅厅长刘兴云表示,这套“组合拳”涵盖了财政体制、资金投入、税费减免、财政金融配合等众多政策手段。 思路决定出路,眼界决定境界。今年山东举办“央企助力山东新旧动能转换座谈会”“青年企业家创新发展国际峰会2018”“儒商大会2018”等一系列活动,在向外界推介山东、开展“双招双引”、推进新旧动能转换的同时,也使山东不少干部和企业“解放了思想,开阔了眼界”。
上图:10月30日拍摄的全面停产后的山东济南钢铁公司厂区。(新华社记者郭绪雷摄) 下图:2015年11月27日拍摄的停产前厂区的资料照片(新华社发)。为调整产业结构、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山东济钢成为全国首家整体退出的千万吨级城市钢厂。 新强旧弱“势”显 结构优化“形”现 山东省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11个月,山东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7.1%,高于规模以上工业1.8个百分点,而同期水泥产量下降4.5%,生铁和粗钢产量仅增长1.8%、4.4%。同时,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工业技改投资分别增长19.3%、7.6%,均明显高于全部投资增速;高耗能行业、产能过剩行业投资则分别下降8.8%和10.9%。 山东省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刘冰说,无论是从反映现状的实际增加值来看,还是从预示未来的投资来看,经济结构优化的“形”和新旧动能此消彼长的“势”,都在得到进一步巩固。 “增速上新快旧慢,意味着结构上的不断优化,反映出山东强化政策支持、以产业为抓手推进新旧动能转换的诸多措施效果初显。”山东大学经济研究院院长黄少安说。孙来斌认为,山东新旧动能力量的“博弈”已经由以往的旧强新弱,转变为目前的新旧趋于平衡,并逐步向新强旧弱加速发展。
但总体来看,山东仍处于经济结构的深入调整期、新旧动能转换的胶着期。正如逆水行舟、滚石上山,不进则退。山东省发改委主任张新文表示,山东将继续以做优做强做大“十强”产业为抓手,强化创新、改革、开放“三大动力”,夯实“放管服”、高层次人才、重大基础设施“三大支撑”,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推动实现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