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环泽

  12月3日上午10点多,枣庄市山亭区徐庄镇米山顶村米寿河等6位村民乘坐35路公交车到镇上赶集。58岁的米寿河说,自打去年开通了公交车,他几乎每星期都要去镇上或者区里转转,公交车半小时一趟,2块钱一张票坐到底,别提多方便了。

  米山顶村海拔230米,老人们说,解放前人们为了躲避战乱才被迫迁到这里的山顶上。村民下山办事只能走羊肠山路,来回要四五个小时。后来,当地实施“村村通”工程,米山顶村修通了水泥路,村民下山骑自行车、摩托车,时间缩短了一半多。

  到了前年,枣庄实施村居道路“户户通”,村子里铺上了宽阔平坦的柏油路。尽管全村只有40户、不足百人,但去年夏天,米山顶村也开通了公交车。米寿河说:“出门硬化路,抬腿上公交,大客车开到家门口,俺们这辈子算是赶上了!”

  枣庄市政协副主席、市交通运输局局长张永刚介绍,截至目前,枣庄全市2254个行政村全部开通了城乡公交,全市已基本形成BRT(快速公交)为骨干、城区公交为主体、城乡公交为拓展、镇村公交微循环,覆盖全域的市、区、镇、村四级公共交通网络体系。目前,枣庄共开通公交线路200条,公交站点3249个,公交车2753辆,其中新能源客车占八成。

  “放到40年前根本不可想像!”枣庄市运输管理处副主任路新平说,改革开放初期,全市农村交通条件普遍较差,绝大部分乡镇和村庄不通公路。1978年,全市公路通车里程仅960公里,晴雨通车里程仅557公里,其它路段晴通雨阻。全市公交线路只有6条,公交车40辆。

  村村通公交要以农村道路作支撑。在农村公路实现“村村通”后,从2016年开始,枣庄投资16亿元实施“户户通”工程,打通农村公路“最后一米”,让全市3471个自然村全部实现道路硬化。目前,91.3%的自然村居实现“户户通”。

  在此基础上,枣庄推进城乡交通公共服务均等化,实施公交“村村通”工程,市民充分体验到了城乡公交一体化的便捷和实惠。市民评价说,枣庄城乡道路越修越宽,越修越长,越修越美,越修越畅。

  “村村通”“户户通”需要真金白银的巨额投入,经济欠发达的枣庄市财政并不宽裕。市委书记李峰认为,民生大如天,老百姓的事情不能缓,压缩其他费用,节省财力优先解决群众的出行难、就医难、上学难。放在以前更想不到的是,新运营的电动公交车,车内免费WIFI全覆盖,乘客可以投币,可以刷公交卡,也可以用微信、支付宝等支付,还预留了摄像头,未来可以刷脸支付。下载公交APP,可实时查询车辆何时到站以及如何换乘。

  更重要的是,村村通公交让城乡人流、车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活跃通畅起来,全域旅游全面开花,农村电商日新月异,加快了全市乡村振兴步伐。

  大山深处的徐庄镇葫芦套村乡村旅游火了,今年以来共接待游客26.8万人次,旅游收入200余万元,比去年同期翻了一番还多。村党支部书记尚明程说:“这多亏了公交‘村村通’,现在有两条公交线路停靠俺村,把全市的游客都拉来了!”

  来源:大众日报•海报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