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6日从山东省青岛市教育局获悉,市教育局与扶贫办、人社局、财政局联合出台《关于以深化教育扶贫为突破口加快推动乡村教育发展的实施方案(2018-2022年)》,聚焦解决全市乡村教育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着力破解乡村教育发展的痛点、难点和关键点,明确提出六大举措、20条细则,力争五年内乡村教师待遇明显改善,乡村教育质量明显提升,城乡学校布局更加合理,基本实现城乡义务教育高位优质均衡发展。

  政策、资金、师资、硬件优先支持

  六大举措是指,未来五年内,青岛市将从加大乡村教育投入力度、加强乡村校长教师队伍建设、提升乡村教育发展质量和办学水平、推动乡村学校内涵式发展、加大乡村学生帮扶保障力度、推进教育服务乡村振兴计划等六个方面精准发力,加快推动乡村教育发展。

  方案提出了“四个优先”,即在政策安排上优先考虑,在资金投入上优先保障,在教师配备上优先安排,在硬件配置上优先满足。

  方案还提到“两转变一重视”,即从关注教育获得的数量向关注教育获得的质量转变,从关注学校硬环境向关注学校软环境转变,重视城乡学生家庭背景分化和教育观念方式差异带来的深远影响。

  免费培养初中起点小学全科教师

  关于20条细化举措,在经费方面,今后五年,全市教育财政投入将更大力度向乡村教育发展倾斜,重点支持平度、莱西等财力困难市、欠发达镇和薄弱学校教育发展,市本级每年统筹安排乡村教育资金不低于3000万元;逐步提高乡村学校经费保障水平,确保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确保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

  在校长和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实施乡村校长全员培训、骨干校长赴名校挂职、名校长工作室结对帮扶三项行动;免费培养初中起点小学全科教师,逐步提高乡村义务教育学校专任教师本科以上学历比例,到2022年达到72%;加大乡村教师培训力度,分学科按照每人不少于5天40学时的培训标准,到2020年对全市乡村教师轮训一遍;全面落实乡村教师享受交通补助、免费午餐、免费体检、特困资助等政策,创造条件解决乡村教师周转宿舍问题。

  2020年“同步课堂”全覆盖

  在办学水平方面,加快新建改扩建乡村幼儿园,提高办园条件和保教质量,到2020年,全市乡村学前三年儿童毛入园率达到99%;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寄宿制学校建设,完善乡村小规模学校办学机制和管理方法,将乡村小学和教学点纳入对乡村中心学校考核,实行“捆绑式”评价和发展。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组织局属初中学校及市南区、市北区、李沧区、崂山区、城阳区不低于20%的义务教育学校与平度市、莱西市的镇以下乡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跨区域合作办学,西海岸新区、即墨区、胶州市、平度市、莱西市教体局组织城区学校与所有乡村薄弱学校进行合作办学,确保城区优质学校与乡村薄弱学校结对率达到100%;支持乡村学校建设“同步课堂”教室,到2020年实现所有乡村学校“同步课堂”全覆盖,建立城区优质学校与乡村学校“同步课堂”一对一结对合作机制,依托互联网技术开展在线培训、集体备课、同课异构、同步教学等活动。

  2020年基本实现校校有食堂

  在帮扶保障方面,探索进一步扩大资助范围和覆盖面,逐步免除乡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住宿费、午餐费、校服费等相关费用;精准做好留守儿童关爱工作,实施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战略,推行“校村联动”模式,健全完善乡村留守儿童关爱体系,乡村学校留守儿童关爱室配备率达到100%。

  深入推进中小学标准化食堂建设,到2020年基本实现全市乡村中小学校校有食堂的目标,坚持公益性和成本合理分担原则,乡村学校食堂人工、水、电、燃气等费用由所在区市负担,列入所在区市财政保障范围;深入实施乡村寄宿制学校浴室建设,根据实际需要配备必要的淋浴设施,实现乡村寄宿制学校浴室建设全覆盖。

  支持城市职业院校扩大农村招生

  在教育服务方面,支持和培育职业院校涉农专业建设,支持城市职业院校扩大面向农村招生规模,深入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为乡村振兴培养专业化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

  推动在青高校建立乡村振兴研究院(研究中心),从产业规划、人才培养、教育培训、智囊决策等方面服务乡村振兴;定期组织在青高校师生到乡村开展志愿服务,引导高校毕业生到乡村就业创业。(王沐源)(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