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下午,央视《百家讲坛》主讲嘉宾、中国教育电视台副总编辑张志君教授做客第169期齐鲁大讲坛,带观众穿越时空,从古人身上获得家教启示。本期大讲坛由山东师范大学教授孙书文主持。

张志君揭秘家教智慧。张志君揭秘家教智慧。

  树大自直

  是对家教的放任

  “有人经常会提树大自直,其实这是对家教的一种放任。”讲座一开始,主持人孙书文以八年前刺痛社会神经的“我爸是李刚”事件,引出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存在的诸多误区。

  紧接着,张志君带观众共赴穿越之旅,回到遥远的三国时代,他指出,如果搞一个三国时代名人之后代的美誉度排行榜,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当数第一。这位央视《百家讲坛》的主讲人向现场的听众提出了一个问题:论权势、论财富,诸葛瞻与刘备的儿子刘禅、曹操的儿子曹丕、孙权的儿子孙亮、司马懿的儿子司马昭等人相比,没有任何优势,为何他能千古流芳呢?张志君教授给出的答案是:因为诸葛瞻受过“科学正确的家庭教育”。

  “刘备其实也不是不重视教育子女,他的家庭教育失败之处在于没有提到如何养德。也就是只告诉孩子方向,但没告知如何前往的路径。”张志君分析,曹操、司马懿、孙权自己就没有以身立德,追根溯源,孩子出现问题,家长难辞其咎。

  “最近几年出现的所谓‘大老虎’,背后一般都有个‘坑爹’的儿子。这些儿子之所以‘坑爹’,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那些‘爹’在家庭教育方面是有严重欠缺的。”张志君说,家庭教育表面上看似乎只关系到一家一户,实际上往大里说关系到一个社会、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能否兴旺发达,可持续发展。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平天下的基础是治国,治国的基础是齐家。

  自己每天打麻将

  却要求孩子好好学

  那么诸葛亮是如何教育出优秀的后代的呢?

  张志君将其中的奥秘概括为重视身教、讲究言教及注重二者的有机结合。“其中,身教恰恰是现下很多家长忽视的。”

  “诸葛亮对儿子进行身教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诸葛亮所行的都是彰显忠心、正义、尚德、公正之事,有时候不教而教反倒是最好的家庭教育。前提是自身行得正、立得直。”张志君举例,家长要求孩子好好学习,自己却每天打麻将,这种教育就没有一点说服力。

  张志君强调,孩子十八岁成人之前的这段时间,家长一举一动都要注意,可能父母一个小小的动作,几年、十几年、二十几年以后,会成为孩子改不掉的习惯,久而久之会成为一种性格,进而决定命运。

  在言教方面,张志君说,诸葛亮在前线军中生命即将走到尽头之时,在给兄长的书信中提到担心八岁的儿子少年早成,将来难以成为国家重器。他的考虑在于,古代早成者往往早夭,或者遭人嫉恨,还有可能迷失自我,或被拔苗助长。

  张志君说,这可能和现在很多家长的观点是有冲突的。现在很多家长希望孩子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甚至成为童星,暴露在聚光灯下。家长往往想在“春天”就把“夏天”的活干了,这样的家长会特别焦虑特别累。人生也有四季,“春天”就相当于幼儿园、小学阶段。这时一定要培养孩子养成好的习惯,这比教给孩子更多的知识还重要。

  重复唠叨

  不如说一遍效果好

  张志君指出,诸葛亮特别重视抓住关键词,在家庭教育里面,他对儿子提出的核心要求是“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他建议家长在进行家庭教育时,贵精不贵多,切忌唠叨、重复。“现在的孩子获取信息的来源非常多,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家长就一个问题反复说,说一遍时孩子能有30%的印象,说两遍降低到20%,说三遍降到10%,说四遍就是负数了。家长应该告诉孩子方向,给孩子一定的想象空间,让他自己去得出结论。”

  张志君说,我们既不可能完全脱离这个时代,也不能随波逐流,忘记了教育孩子的那颗初心,或者说让孩子为什么而学习的那颗初心。

  “在外界课业压力较大的情况下怎样教育孩子保有这颗初心呢?我认为这还是一个心态的问题。”张志君教授引用陶渊明的诗句“心远地自偏”,他说,家长应教育孩子怎样闹中取静,这不仅仅局限于学习,其实做人也是如此,就是所谓“外圆内方”,外边可以随和,但是里边要守住底线,这个底线不仅限于静,也包括俭、德等等。

  文/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范佳 图/记者 戴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