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是农业大省,特色农产品极为丰富,更是涌现出了不少农业“大王”。他们是庄稼地里的“状元”,培养出来的农产品屡屡拔得头筹。“中国农民丰收节”来临之际,记者采访了多名山东的农业“大王”,看他们都有哪些绝招。

  他成立小枣合作社

  让撂荒枣树硕果累累

  57岁的乐陵市大常村党支部书记赵云海是远近闻名的“土专家”。祖祖辈辈都是枣农的他,打小便和枣树结下了不解之缘,深深扎根在这片土地上。他自家有200棵枣树,算是当地的种枣大户,拥有几十年的种枣经验。

  “大常村有154户、638口人。此前,一半以上的人外出打工,地里的枣树无人看管。”赵云海称,乐陵作为小枣主产区,现有30万亩枣林,年产金丝小枣1亿公斤,占全国产量的十分之一。自2010年以来,面对新疆枣的猛烈冲击,加上一些枣农仍沿袭传统的小枣管理模式,结果小枣品质下降,常有黑头裂口,致使小枣产业在低谷徘徊,枣农望“枣”兴叹。自去年开始,赵云海又有了新的职务——大常村小枣产业合作社社长,带领一班人员负责该村450余亩枣树的管理工作。“村子共有845亩枣树,其中450多亩已经纳入合作社管理范畴,合作社用市里发放每亩600元的补助款,把没有管理时间和经验农户家的枣树统一管理,这就彻底解决了枣树‘撂荒’的问题。”

  赵云海担任合作社指导员,通过召开党员、群众大会选出9人组建管理服务小队,具体担任监事员、计工员、技术员、管理员等,重点围绕合作社的生产经营、技术指导、采购等环节开展工作,实现统一管理、统一采购、统一销售“三统一”。“目前,合作社与当地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并将以高于市场10%至30%的价格收购红枣,平均每人每户增收2000元,年产值200余万元,既改善了枣树‘管不了’‘管不好’的局面,也缓解了红枣‘卖不出’‘卖不好’的问题。”

  “金丝小枣,是乐陵人的孩子和命根子,一定要抱好养好。”赵云海说。

  喝牛奶听音乐

  他让苹果论个卖

  有着栖霞苹果大王之称的烟台博士达集团董事长张朋义能让苹果论个卖。

  2009年,张朋义意识到栖霞没有一个成规模的苹果品牌,他将目光瞄向了“有机苹果示范园”。他从烟台市果树科研所购进了7000余棵最新品种的苹果树苗,在果树专家的指导下,按照最先进的种植模式栽下了树苗。张朋义组建了科研团队,研发出以各种动物、植物残体或代谢物作为配料或主料的有机苹果专用化肥。为了达到有机示范要求,他还特意从国外引进了一种叫做鼠茅草的牧草,这种草茂盛时可抑制其他杂草生长,枯萎后变成肥料营养果园,在防虫治虫上,全部应用频振式杀虫灯、粘虫板、无公害生物农药等病虫害防治技术,确保生产的每一道环节。最终,博士达有机苹果示范园获得了国家有机食品认证机构颁发的有机食品认证标志。

  “这个苹果长得大,得有90毫米。”在博士达有机苹果示范园里,一棵棵苹果树上挂满了苹果,张朋义随手摘下了几个苹果的袋子说,“这里的苹果都是听着音乐喝着牛奶长大的,这么好的苹果得论个卖,由于苹果品质好,不少苹果还没摘下来,已经被客户抢订一空。”

  “桃王”王铭聚

  桃树树形也得保持

  王铭聚,临沂市蒙阴县垛庄镇孙家峪子村党支部书记、聚利果品专业合作社社长。在他的带动下,果农运用“改变清耕、自然生草、多施有机肥、疏花疏果”等模式种桃,在2018中国蜜桃大会上,聚利果品专业合作社选送的桃子获得了4金、5银和3个优胜奖的好成绩。

  孙家峪子村共有361户、1192人,山岭总面积5000余亩,先后发展了春美、玉飞等优质蜜桃2000多亩,是远近闻名的蜜桃专业村。2016年,北京正大集团到蒙阴县寻找供货果园,要求蜜桃的糖分必须在12以上。普通蜜桃的糖分一般在10以内,考察一圈只有王铭聚的合作社能达到条件。

  王铭聚参赛蜜桃大会送选的一个“玉妃”品种,可溶性固形物(糖分指标)含量达到了17.7%,是毛桃品类中含糖量最高的。能产出高糖分的蜜桃,王铭聚的诀窍是桃园不打除草剂,让杂草自然生长人工除草,这样不仅能疏松土质,杂草在桃树下腐烂后还能提供养分;用养殖场的动物粪便和果木屑配制有机肥替代化肥;每棵树有选择性地保留一定量的果子,保证每颗桃子的养分足够、平均。“这样长出来的桃子个头大、光泽度好、足够甜。”除了这些诀窍,王铭聚还注意塑造树形,让桃树长成后树枝既能承受果实的重量,又能通风不互相遮蔽阳光保证果品质量。

  为求冬枣品质

  他主动减产6亩

  今年54岁的霍艳华是滨州市沾化区富国街道黑龙村的村民。种了16年的冬枣,霍艳华在冬枣种植方面可算得上专家了。自2002年霍艳华开始种植冬枣,当时冬枣看上去很大很好,但是口感却一般,所以也卖不上价格去,即便一亩地产量到4000—5000斤,但是收入并没有很多。

  经过不断摸索改进,霍艳华慢慢地意识到,冬枣不在产量在质量。霍艳华开始由原先12亩冬枣减到6亩,但是这6亩冬枣霍艳华会对它们进行精细化管理,从施肥到锄草,每一步都经过霍艳华的严格把关,事事亲力亲为。霍艳华把经验全都分享了出来。首先,地里千万不能打除草剂,要锄地,一年最起码要锄7—8遍,这样做对冬枣树的根系好,透气不易生病。其次,枣千万不能过于茂密,一亩地掌握在1000斤左右,千万不要贪图产量而疏忽了质量。再次,千万不能打药,一定要等到冬枣自然红,这样的冬枣不仅好吃又好看,而且还无公害。

  2013年,霍艳华参加了沾化冬枣赛枣大会获得了第一名,这使霍艳华更坚定了管理冬枣的信心。之后又连续参加了4届,每次不是特等奖就是一等奖。霍艳华表示,现在每亩地产量虽然也就1000斤左右,但是由于枣的质量好,口感好所以价格也比较高,收入远远超过了之前。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李榕 钟建军 杜晓丹 邱明 付玉成 王思雪 通讯员 王华之 王建彬 张圣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