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齐鲁晚报记者蒋龙龙 片/齐鲁晚报记者王媛
需进行全域保泉老城保护待加强
14日下午,在趵突泉公园内,游客并不少。和历年同期相比,趵突泉的喷涌形势并不算好。当天趵突泉水位为28.27米,距离28.15米的黄色警戒线只有12厘米,为趵突泉自2003年复涌以来历年同期最低水位。趵突泉水位和2015年同期大致相当,而在2016年春夏之交,济南市的多个泉水停喷。据相关的保泉专家介绍,根据目前的泉水情况,明年春夏两季保泉形势将非常严峻。虽然趵突泉已经持续喷涌了14周年,但是在这14年内,趵突泉多次遭遇了停喷的威胁。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所所长王建华表示,济南的保泉是一项长期性的任务,所以目前还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仍要采取综合、科学的保泉措施全域保泉。
不仅泉水的持续喷涌遭遇威胁,济南古城的一些古建筑、古街道也需要紧急保护。如在《济南泉城文化景观保护管理规划》中,梳理出了泉水、泉水街巷、泉水宅院等十大类89个遗产要素点,构成了完整的遗产核心价值体系,其中还有一些遗产要素急需抢救和保护。
济南市考古研究所所长李铭告诉记者,“目前济南的老城区保护已经规划了不少,但是在动作上还要进一步加强。”李铭表示,老城区的一些遗产要素目前保护不力,非常不利于申遗工作进行,“济南在老街区风貌打造、文物的保护方面都需要加大投入。”李铭还建议设立专门的机构对涉及申遗的遗产要素进行抢救和保护。
泉水如何成城市灵魂需要阐释清楚
李铭告诉记者,对济南申遗方向策略调整是一种正确的决策,“济南百姓、济南古城、济南泉水之间这种相依相生的关系和文化更值得去申请遗产。”不过李铭也坦言,目前济南市关于泉水宣传得多,“但‘城’的研究和宣传却不够。”
李铭认为,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济南人杰地灵,济南古城是中国防御工程最成功的典范。而且古城的选址、城墙的建设,都体现了济南城和泉的相依相生的关系。“如将趵突泉、黑虎泉等出水量较大的水放置在城门外,泉水流向护城河,形成城市城防。”另外,一些小泉水又位于城市内,解决了城市用水问题。城内水源、水渠分布众多,分布又广,火灾自然而然就避免了。”
而在防洪方面,古人也巧妙地做了两手准备。李铭说,在济南古城的北部,古人预留了很大范围的散水池,大量水被引导到城外的水田里而不会淹没城市本身,而大明湖是城内的预留散水池。而且济南还有北水门,方便开闭,防止城外洪水入城。
济南老商埠区和近代工商业的兴起也和济南的泉水密切相关。如济南的很多近代工业发展都要依靠济南丰富的泉水资源。济南城市布局和泉水之间相依相生的关系和相关的文化遗产,目前在研究和宣传方面还存在一定的欠缺。
北京大学国际遗产研究中心专家陈耀华也表示,泉城申遗重点要理清泉与城的相互关系,重中之重还是在于“城”,现在都讲济南城是因泉而生,泉因城而名。在申遗中,要把重点问题阐述清楚,一个是泉水形成的地质学、气象学、水文学等背景以及展示。
另一个是城市形成发展与泉水的相互关系,尤其是如何阐释“泉水如何成为城市的灵魂”这一问题。
申报文本正在完善将向国家文物局汇报
据济南市城乡水务局泉水保护技术处处长田晓东介绍,目前国内的遗产申报程序规范严谨。国家文物局首先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核,并对新申报列入预备名单的遗产项目进行现场考察评估。根据专家推荐意见,综合考虑申报项目的遗产价值、保护管理状况和当前世界遗产申报的趋势、要求,将符合申报条件、具备近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潜力的申报项目列入新的预备名单予以公布。
目前济南还没有列入国家预备名录。据田晓东介绍,目前济南市正在加大工作力度,完善申报文本,积极向国家文物局汇报,争取早日将济南泉水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目前中国世界遗产总数已达52处,中国的世界遗产数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二位,各地申遗热情高涨。在2016年举行的第40届世界遗产大会会议决定:从2018年起,凡是已经有世界遗产的国家,今后每年只能申报一个项目。即我国每年只能申报1项自然遗产或1项文化遗产。
据相关报道,目前在中国预备名单里包含26项文化遗产,15项自然遗产,16项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在这些遗产中,如江南水乡古镇、扬州瘦西湖及盐商园林文化景观、中国明清城墙等都大名鼎鼎,这也就意味着即使济南的泉城进入了国家预备名录,也要同这些遗产竞争。
遗产被列入国家级遗产《预备名录》后,国家级《预备名录》中筛选一部分有可能推荐进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项目,正式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预备名录》。最后一步是国家年度申报提名,推荐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在推荐给联合国的过程中,仅材料提交的流程就至少有一年多。精心准备的丝绸之路项目和京杭大运河项目用了8年时间成为世界遗产,已经算比较快的了。杭州西湖申遗花了10年,日本富士山申遗用了20多年,因此泉城的申遗也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