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他自己介绍,很难相信这个稚气未脱的小伙子已经从事蔬菜生意六年了。六年来,他从七里堡附近来到了老东门,8月初又来到了市中区郎茂山农产品市场。每天早上5点从家里出发,中午卖完菜后回山里收菜。如今他主推南山品牌,生意也一天天步入正轨,他对未来也有了更多的期待。

焦峰出售的产自南部山区的蔬菜很受顾客欢迎。焦峰出售的产自南部山区的蔬菜很受顾客欢迎。

  早上5点就往市区赶

  忙得没空吃早饭

  9月5日清晨5点半,天色尚黑,焦峰开着家里的东风小卡车,载着满车的货物来到了市中区郎茂山农产品市场。焦峰家住仲宫营而庄,沿着103省道半小时可直达市场。这辆小卡车年头不少了,平时焦峰就开着它在南山里面收菜、收山货。

  焦峰来得并不是很早,为了给蔬菜保持好品相,不到5点市场上的商户就已开摊。因为开着小卡车,他不能直接进入菜市场,只能把车停在大门外,用小推车把一箱箱蔬菜和山货推到自己的摊位上。

  焦峰今年24岁,是个标准的90后,虽然脸上稚气未脱,但是他从事蔬菜生意已经六年了。不到20分钟,焦峰就把昨天收来的蔬菜和山货推到自己的摊位上,记者想帮忙也被他婉言拒绝。“平时都是我自己来,都习惯了,不用别人帮忙。”清晨气温不到10℃,但他的额头上挂着汗珠。

  5时50分,第一位顾客过来了,焦峰熟练地介绍着菜价,丝瓜、小油菜两块五一斤,玉米棒五元三个,佛手枣8元一斤,花椒13元一斤……做生意一般都讲究“开头彩”,第一单生意如果顺利,意味着当天就会比较顺心,焦峰也熟谙其中的门道,所以也没有多讲价,顾客买完后还要多赠送点。

  因为一个人看着摊子,焦峰没空去买早餐,只能托付邻摊摊主帮忙带早餐。早餐是一袋牛奶和一个烧饼,可是从6点开摊焦峰就一直忙得没空吃早餐,一直到7点40分才忙里偷闲啃了一口烧饼。

  “我一般凌晨4点40分准时起床,洗个脸刷个牙,5点左右就出发了,5点半到市区,下午一两点回家吃饭。”焦峰说,很多时候他忙得没空吃饭,一站就是一个上午。

  在老东门摆地摊四年

  拆违后送了四个月菜

  8月12日,面积达3000平方米的郎茂山农产品市场开门纳客,拆违拆临后的80余家商户搬进了新市场,焦峰也成了搬迁大军中的一员。

  在此之前,焦峰已经干了六年的蔬菜生意,刚开始是在七里堡菜市场外面卖菜,后来又转到了老东门,在老东门呆了四年时间。“之前在老东门就是摆地摊,露天的,下雨天还要撑个伞。”焦峰说。

  从去年开始,济南拆违拆临工作持续进行,不少原来的路边摊、菜市场都被列入了违建名单而陆续被拆除。老东门附近人流量很大,交通也很便捷,所以这几年生意一直不错,如果不是遇到菜市场拆迁,焦峰也许会一直在那里干下去。后来老东门菜市场被取缔后,原来的老商户开始寻找新的出路。

  虽然拆违打破了街头原有的商圈格局,但是也给一些商圈注入了新的活力。以郎茂山市场为代表的新型农产品市场的开业,在容纳、接收因为拆违而停业的商户的同时,也带动了城市商业的升级转型。“来这里之前,我给超市送了四个多月的菜,后来到了固定的菜市场。”焦峰说,在郎茂山市场内,不少业户都是南部山区、长清等本地的种植大户,自种自销,有些还与他是同村。

  原来卖花椒核桃

  现在卖的品种更多了

  焦峰的家在营而庄,村民绝大多数以种植、销售蔬菜为生,已经有将近40年历史。

  9月4日下午3时,卖完当天的蔬菜和山货后,焦峰和父亲来到了自家菜地。目前,菜地里种的是茄子、秋葵以及芸豆,茄子和秋葵可以采摘,芸豆则需要再等将近一个月时间。

  “我之前在老东门卖得更多的是核桃、冬枣以及花椒等山货,卖蔬菜的时候少一些。”因为家里出产的蔬菜有限,焦峰每天收摊以后,还要开着小卡车在村里的菜地里转悠,收购油菜、生菜等蔬菜。

  下午4点半多,焦峰和父亲把自家的长茄和秋葵摘完了。因为天气逐渐转凉,长茄一般都是下午摘完,然后洒上清水就能够保鲜一晚上。“夏天的时候,我都是凌晨三四点起床摘黄瓜、茄子,这样才能卖个好价钱。”

  因为这里的地块并不集中连片,大的蔬菜经销商很少光顾此地,所以附近村民种植的蔬菜种类繁多。“我们都是往济南市区卖,种类多也有好处,这个便宜了,那个可能就贵了,这样也能降低风险。”焦峰说。

  下午5点半,焦峰又开车来到了柳埠镇西坡村,他要来这里收些佛手枣。因为这段时间大枣销量不错,他决定每天来买一些。在与种枣大户讨价还价后,他买了70多斤。

  下午6点半,焦峰开车从山上返回村里,他收购的油菜、玉米棒、核桃等这时也陆续被村民送到他家。焦峰说:“晚上8点多的时候基本上就收全了,夏天的时候要等到晚上9、10点才能收工。”

  和顾客混熟了

  每天毛收入近千元

  从早上开摊,焦峰就一直忙碌着,碰到一些老主顾,他总是热情地推荐新品种。他经常与顾客开玩笑,一来二去也逐渐和顾客熟络了起来。

  因为在这个市场中年龄很小,再加上能说会道,焦峰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就与周围摊主和居民混熟了,蔬菜生意也一天天好了起来。现在焦峰每天的毛收入将近1000元,除去成本每天能纯挣两三百元。

  郎茂山农产品市场周边有阳光100、泉景天沅等多个大型成熟社区以及省市机关单位的宿舍,共有6万多人在半径为一公里的范围内生活居住。为吃得放心,不少居民专门为南山品牌而来。“不少人很认南山品牌,这些蔬菜和山货都是自家产的,都是绿色无公害,很受附近老百姓喜欢,我也经常这么给顾客介绍,慢慢地他们也认这个牌子了。”焦峰说。

  慢慢地融入新的圈子,保证自家销售的蔬菜和山货都是绿色食品,在新环境中焦峰抓住了果蔬销售的窍门,他对未来也有了新的期待。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刘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