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齐鲁网3月30日讯 (记者 费燕妮) 记者从山东省政府网站获悉,《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全省农业科技园区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于近日出台。《意见》指出,在“十三五”期间,建成一批功能清晰、要素齐备、模式创新、上下联动、线上线下互动的农业科技园区,构建具有我省特色、结构完善的农业科技园区体系,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服务实现全省覆盖、无缝衔接,促进农业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实现农业科技创新走在前列的目标。

  《意见》要求,争取在我省有特色、有竞争优势的设施蔬菜、特色果品、海水农业、海洋养殖等方面布局新建1-2个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建10个左右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深入实施《山东省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管理办法》,新建20个左右省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规范提升省级农业科技园发展水平;发挥“互联网+”农业科技服务的作用,在所有涉农县(市、区)建设完善云农场县域综合服务中心和全覆盖的村级服务站点,形成线下实体农业科技园区与线上云农业科技服务实时互动、有机衔接的良好格局。全省活跃在农村一线的科技特派员总数达到1万人以上,带出一批“乡土农技能人”。

  《意见》指出,打造全省优势产业集群。通过建立农业科技园区联盟、产业联盟、质量联盟等,精心打造优势产业集群。加强相同相近产业类别农业科技园区的力量集成、优势互补,形成规模效应;推进不同产业类别、产业链条不同环节农业科技园区的跨界联合,探索产业链条整合、重构,培育新的产业增长点。

  重点发展以寿光市、兰陵县、聊城市等为代表的设施蔬菜,青岛、烟台、威海等为代表的海洋生物,鲁南、胶东半岛等为代表的林果业,以及畜禽、农机、化肥农药等千亿级农业产业集群,着力壮大花卉苗木、中草药、食用菌、高油花生等百亿级产业集群规模,提升菏泽牡丹、东阿阿胶等一批知名农业品牌影响力。

  《通知》明确提出,打造优势特色产业和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基地。依靠农业科技园区辐射带动农业产业提质增效、区域经济跨越发展。

  壮大区域优势特色产业。按照“一县一园一特色”思路,通过提升园区产业创新能力、拉长产业链条,健全与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相配套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辐射带动全省每个农业县(市、区)打造1-2个产业规模超10亿元的优势产业。重点推动国家和省级农高区立足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和资源禀赋,发展差异化、个性化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形成规模集聚和品牌效应。

  扶持农业科技骨干企业发展。鼓励农业科技企业进入农业科技园区,实现集群化发展、链条式布局,促进创新链条不同环节企业间的分工合作,减少无序竞争、推进互补共赢。加快推动具有核心竞争能力和市场占有率的农业科技龙头企业成长为农业高新技术企业。激励农业创新型小微企业向“专、特、精、新”方向发展。构建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家庭农场等多元发展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促进先进农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发挥农业科技园区科技资源集聚、产业化程度较高等有利因素,推动园区联合高校科研单位建设一批特色“农业科技成果转移服务中心”,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组织化、规范化,优化配置技术、资本、管理等现代市场要素,提高县域、农村承接农业高科技成果转移、加速产业转化的能力,促进成果转移服务规范化、成果效益最大化。围绕良种培育、新型肥药、加工贮存、疫病防控、设施农业、农业物联网和装备智能化、土壤改良、旱作节水、节粮减损、食品安全以及农村民生等重点领域,强化先进农业技术的集成、组装与配套,现代“种养加”模式的集中展示与孵化,加快现代农业高科技成果的转化推广和产业化进程。

  开展农业农村创新创业服务。加强各类农业科技研发机构、实验基地、专家工作站、测试检测、技木交易、信息服务、创新创业孵化器等创新和服务平台建设,推进资源集成、共享共用。加快农业农村众创空间“星创天地”建设,建设一批集农科研发、农技推广、科技精准扶贫、农村乡土人才培养及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等功能于一体的“农科驿站”,构建扎根基层的新型科技服务站点,利用线下孵化载体和线上网络平台,为科技特派员、农村中小微企业、返乡农民工、大学生等提供创意创业空间、创业实训基地,构建科技咨询、质量检测、科技金融、创业培训和辅导、管理、法律、财务等一站式开放性全方位新型综合服务体系,营造专业化、社会化、便捷化的创业服务环境以及创新创业文化氛围。

  一二三产业融合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依托农业科技园区率先示范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现代服务业引领现代农业发展。推广农业大数据,加强智慧园区建设。完善农资电商、农产品定制与交易、农村物流、农技服务及农村普惠金融等全方位定制化服务,助力农业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融合。加强农业名优品种、制作工艺、乡土文化等原产地保护,充分挖掘区域农业文化、传承农业文明,培育发展农业科技园区文化与品牌创意产业,打造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新业态。组建园区质量联盟,形成农业科技园区背书的有公信力的农产品安全检测体系、质量追溯体系,培育知名农业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

  抢占自主知识产权制高点。强化园区发明专利、技术标准、动植物新品种(系)等知识产权的创造、引入、利用、保护工作,提高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比重,支持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知识产权(群),为培育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壮大优势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奠定基础,为提升农业产业核心竞争力、促进转型升级提供科技支撑,努力形成我省农业科技的话语权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的领导地位。

  示范引领美丽乡村建设。坚持农业高科技产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和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按照产城一体化、产园一体化思路,充分整合各类资源,因地制宜规划建设一批农业优质产业、农业观光旅游、乡土风味文化等“特色小镇”,建设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的生态小镇,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示范。引入人才、技术、资本等高端要素,引导组织农民开发农业生态旅游、观光休闲等项目,推进园区优势产业集聚、产业创新和产业升级,打造创新发展新亮点。

  壮大农村科技人才队伍。在高效生态农业领域实施“泰山产业领军人才”计划,培养形成一支农业技术骨干队伍。切实发挥科技副县长对区域科技创新的指导作用,以园区为纽带实现农业科技创新资源与有效科技需求的实质对接。有效激发科技特派员服务农村基层、服务创新创业的热情,以园区为基地,支持科技特派员公益性科技服务与创办领办新型农业经营服务主体并举,健全农业社会化科技服务体系。支持西部经济隆起带基层人才扎根基层一线开展科技服务、创业和创新,鼓励农民工、大学生等回乡创业,带动贫困村依靠科技脱贫致富。强化乡土人才、职业农民、致富带头人的培训指导,加快培养引领带动当地农业产业发展的科技人才队伍。

  扎实推进科技精准扶贫。依托农业科技园区龙头企业、科技特派员、云农业科技园、“农科驿站”等,实施科技精准扶贫,因地、因业、因户、因人确定扶贫脱贫对策,开展对重点贫困村、贫困农户的定制化农业技术咨询指导、产业帮扶带动,提升扶贫开发的整体效益,形成提高贫困农户造血功能、自我发展能力的长效扶贫机制。

来源:齐鲁网-闪电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