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银行联署求助追债,金融办协调拯救 山东两大农资公司40亿梦魇
本报记者 陈锋 见习记者 李大勇 济南、北京报道
日前,因资金链断裂,山东省物资系统最重要的两大企业无法偿付40多亿元贷款,被部分银行采取司法举措索债,危机随后迅速蔓延,引发20多家债权银行跟进,多家互保、联保企业受到拖累而身陷“猝死”危情。
《华夏时报》记者掌握的多份材料显示,至少有11家债权银行联署向山东省政府发出紧急求助信,要求协调银行索债行动,化解可能爆发的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在山东省金融办的协调下,一项包括企业瘦身、银行借旧还新、为企业资产和账户解除司法查封、增加债权银行流动性和适当提高对不良贷款的风险容忍等“非常规”举措在内的拯救方案出炉。
不过,在民进中央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周德文看来,相比于浙江民企互保危机多以悲剧收场而言,山东被救企业是幸运的,但这种救助方式的弊端也值得关注。他认为,政府干预不利于企业风险意识、法律意识、市场意识的养成,也偏离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的正常轨道。
贷款违约 银行求救
《华夏时报》记者获悉,陷入互保危机的是山东省供销系统的两家大型企业山东省农业生产资料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山东农资)和山东省棉麻有限公司(下称山东棉麻)。前者为山东省最大的农资流通企业,后者为山东省最大的棉花流通企业,共有职工5000人。
记者掌握的资料显示,上述两家企业无法及时偿付的银行违约贷款共计405174万元,牵涉包括山东省农发行、齐鲁银行等28家金融机构,其中山东省农发行的贷款风险敞口高达9亿多元。而多家企业参与了上述贷款的互保、联保。
知情人士表示,因到期无法偿付贷款,有银行率先启动司法程序索债。闻知风声的其他债权银行迅速跟进,债务危机随后蔓延,引发债权银行“还款争夺战”。
记者采访获悉,由11家债权银行联合向山东省政府提交《关于山东省供销社下属企业资金风险问题的紧急报告》(下称《紧急报告》),要求省有关金融管理部门化解金融风险,协调处理债务偿还问题。但参与联署的银行中,并不包括最大的债权银行山东省农发行。
《紧急报告》指出,上述企业在各家银行的授信出现重大风险预警,严重影响了山东省金融环境的安全与稳定。据了解,山东省政府对此高度重视,要求省金融办积极协调企业、主管单位、银行等单位各司其职,化解风险。
本报记者掌握的会议记录显示,以保障两家企业正常经营为核心的救助方案包括众多举措。除协调有关方面积极为企业筹措过桥资金外,山东省政府要求,要积极与农资公司第一大股东中国农业生产资料集团公司沟通,由其行使和履行股东的权利和义务,同时要求企业制订瘦身方案,优化股权结构并适时引进战略投资者,降低管理和财务成本等。
而在银行方面,山东省金融办要求各银行做好企业到期贷款的续贷工作,不抽贷、压贷、缓贷,维持现有信贷规模,用足用好循环贷款、借新还旧等政策,保障企业正常的资金需求。另外,还要求银行对企业主动让利,尽量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在贷款利率上给予优待,不收取财务顾问费等。同时,将银行承兑等表外业务转为流动资产贷款、适当增加授信等。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会议纪要要求各债权银行在与总行和司法部门协调沟通后,对已查封的企业资产及账户给予解封。
记者注意到,山东省金融办还建议人行济南分行研究运用再贷款、再贴现等政策工具,对有关债权银行给予一定的流动性支持。建议山东省银监局提高监管政策的灵活性,适当提高对不良贷款的风险容忍度。
周德文对此表示,在国家央行、银监部门严控金融风险的情况下,山东官方的上述举措可谓“有相当魄力”,而利弊尚待观察。他认为,企业出现风险应遵循市场化方法解决,企业要慢慢适应市场竞争带来的风险,只有经过阵痛、洗礼方可成熟。政府出于维稳而祭出的非常规举措,确能帮助企业走出危机,但其负面风险同样应该重视,主要表现在不利于企业风险意识、法律意识、市场意识的养成,不利于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