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医学院医学影像学专业创办于1985年,1994年开始招生医学影像学专业5年制本科,1998年成为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硕士学位授权点,2006年被评为山东省特色专业、2007年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是山东省教学改革试点专业。
医学影像学专业学制五年,毕业授予医学学士学位。专业研究领域涵盖医学影像诊断、医学成像原理、医学辐射防护、电子技术医学应用、医学超声信号检测、医学影像设备、医学影像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计算机与信息科学技术、医学物理学等。主干课程有:《系统解剖学》、《人体影像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生物化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神经病学》、《医学影像设备学》、《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医学影像诊断学》、《超声诊断学》、《核医学》和《介入放射学》等。
医学影像学专业主要培养学生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接受常规放射学、CT、MRI、超声学、介入放射学和核医学等操作技能的基本训练,具有常见病、多发病的影像诊治的基本能力。
专业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业教师78人,其中教授16人,副教授36人;博士15人、硕士39人、硕士生导师18人,其中,医学影像学专业教学团队是省级教学团队。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山东省教学名师1人,山东省优秀教师和优秀科技工作者6人,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4人,省级或校级学术骨干和学科带头人10余人。近年来,专业骨干教师主持和参与编写全国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教育部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和“十二五”国家规划教材36部。目前又承担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和医学影像学专业“十三五”规划教材主编5部,副主编3部。
本专业在武书连、全国校友会大学专业排名逐年上升,2016年位列第14位。本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社会广泛认可,本科毕业生在北京、上海、天津、广州等三级医院大量就业。
1974年建校伊始,泰山医学院设立5年制临床医学本科专业。该专业在长期办学实践中,经过不断地建设和发展,形成了自身的优势和特色。临床医学专业2006被评为山东省特色专业,2008年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012年认定为教育部、卫生部第一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2013年入选教育部“本科教学工程”地方高校第一批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教育部卫计委第一批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高校。
临床医学专业主要培养学生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处理常见病、多发病和常见的危重病症,具有一定的预防医学知识和中医学的基本知识,能够独立学习,独立思考,具有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获得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本科生毕业时,如符合学校《学位授予条例》,将授予医学学士学位。
临床医学专业的主要课程有《系统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局部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医学微生物学》、《医学免疫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诊断学》、《预防医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中医学》等。
临床医学专业现有8个省级重点学科(实验室),其中药理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病原生物学是山东省"十二五"省级重点学科;影像医学、老年病科、癫痫诊疗中心是山东省医药卫生重点学科;脑微循环实验室、动脉粥样硬化实验室是山东省"十二五"高校重点实验室。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为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免疫学、外科学、内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神经生物学、全科医学、临床病理学等20多个目录内硕士学位授权学科点和医学生理学、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2个目录外硕士学位授权学科点。实验教学中心总面积25950平方米,实验设备总值6526万元。有直属附属医院1家、非直属附属医院24家及协议性实习医院100余家。
临床医学专业现有专任教师246人,其中教授45人,副教授83人;具有博士学位81人,硕士学位137人;有泰山学者特聘专家3人,泰山学者海外特聘专家3人,泰山学者青年专家2人,山东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4人,山东省高等学校重点学科(实验室)首席专家2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山东省教学名师3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4人。
近五年,教师主持5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课题子课题、1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大新药创制子课题,81项省部级科研课题;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12 篇,SCI、EI、ISTP收录73篇,其中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e》(IF:42.35)、《Lancet》(IF:38.28)、《Nature Communications》《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lgy》《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J Biol Chem》等国际著名期刊;授权发明专利10项,获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
近五年,学生第一志愿上线考生报考率平均为157.69%;四、六级外语统考通过率,四级平均为98.30%,六级平均为78.21%;考研录取率为57.51%;总体就业率95.86%,大学生科技创新省级奖励69项;2014年,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第五届总决赛一等奖。通过对用人单位调查,本科毕业生满意度达90%以上,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
泰山医学院1985年开始成人护理专科教育,1995年开始全日制护理专科教育,1999年开始全日制护理学本科教育,2006年改为四年制本科教育,开设护理学·麻醉护理方向的五年制护理本科教育,2015年开设护理学·助产方向。护理学是研究生硕士学位授权点(2006)、校级重点建设学科(2012)、山东省特色专业(2008)、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009)以及山东省教育厅重点发展支持专业(2014)。
护理学专业学制四年,毕业授予理学学士学位。主干课程有:《人体形态学》《生理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生物化学》《药理学》《健康评估》《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预防医学》《护理学基础》《精神病护理学》《护理心理学》《护理伦理学》《护理研究》和《社区护理学》等。
护理学专业要求学生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现代护理学、麻醉学、妇幼保健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接受护理学、麻醉护理和助产护理等操作技能的基本训练,能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处理常见病、多发病;掌握急诊、疑难、危重病人护理的基本原则和操作技术,掌握手术病人的麻醉监护及其麻醉前后的护理(麻醉护理方向),掌握助产技能(助产方向),能够从事临床护理、社区护理、护理管理和护理教学等工作。
护理学专业有核心教师89人,其中教授15人(16.8%),副教授25人(28.1%);硕士生导师10人;博士6人(7%),硕士39人(44%);双师型76人(85%)。33位教师具有境外学习经历;41位教师在市级、省级和国家级专业学术团体中担任理事、主任委员或委员。在学院教师中,“山东最美志愿者”1人,“2009感动泰安人物”1人,校级教学名师2人,校级教学标兵1人,校级师德标兵2人,校级教学能手4人。近三年聘任8位国内外护理及相关学科专家为兼职教授,构建了一支结构合理、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
近年来,学院建有省级精品课程护理专业核心课程5门(包括护理学基础、外科护理学、内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急危重症护理学),省级成人资源共享和特色课程2门(急救护理学、社区护理学);校级精品课程12门,校级网络示范课程2门(外科护理学、社区护理学);10门课程被评为优秀网络课程。建有校级教学团队1个。教师在全国医学类微课教学比赛三等奖1项、省级高校微课教学比赛中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山东省高校教学比赛中获三等奖1项。 主编参编教材34部。
护理学专业在全国校友会大学专业排名逐年上升,2016年位列第9位。本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社会广泛认可,本科毕业生在北京、天津、广州、深圳、武汉等三级医院大量就业。
泰山医学院药学专业创办于2001年,2003年开始招生药学专业本科。2003年获得药理学硕士学位授权点,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2010年获得药学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形成了涵盖研究生、本科和专科教育层次的优势专业群。
药学专业学制四年,毕业授予理学学士学位。专业研究领域涵盖药物制备、药物质量控制、药物安全性评价、药物制剂的设计、药物分析方法、指导临床合理用药等。主干课程有:《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人体解剖生理学》、《生物化学》、《药物化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药理学》、《药物分析》、《药剂学》、《药用植物学》、《生药学》、《药事管理学》和《临床医学概论》等。
药学专业主要培养学生掌握药学各主要分支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药学实验方法和技能,掌握主要药物制备、质量控制、药物安全性评价等基本方法和技术;具备药物制剂的初步设计能力,选择药物分析方法的能力,指导临床合理用药的能力;掌握药政管理和药事法规的基本知识。
专业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业教师55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16人;博士24人、硕士54人、硕士生导师27人,其中,药理学专业教学团队是省级教学团队。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山东省教学名师、山东省知名技术专家等6人, 省级或校级学术骨干和学科带头人10余人。近年来,专业骨干教师主持和参与编写全国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教育部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和“十二五”国家规划教材20余部。目前又承担药学专业“十三五”规划教材10余部。
本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社会广泛认可,用人单位对本专业毕业生的综合评价良好,毕业生在社会上赢得了良好声誉,深受社会用人单位欢迎。本科毕业生考取中国药科大学、沈阳药科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研究生的人数逐年增加。
泰山医学院医学影像学专业创办于1985年,1994年开始招生医学影像学专业5年制本科,1998年成为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硕士学位授权点,2006年被评为山东省特色专业、2007年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是山东省教学改革试点专业。
医学影像学专业学制五年,毕业授予医学学士学位。专业研究领域涵盖医学影像诊断、医学成像原理、医学辐射防护、电子技术医学应用、医学超声信号检测、医学影像设备、医学影像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计算机与信息科学技术、医学物理学等。主干课程有:《系统解剖学》、《人体影像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生物化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神经病学》、《医学影像设备学》、《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医学影像诊断学》、《超声诊断学》、《核医学》和《介入放射学》等
医学影像学专业主要培养学生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接受常规放射学、CT、MRI、超声学、介入放射学和核医学等操作技能的基本训练,具有常见病、多发病的影像诊治的基本能力。
专业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业教师78人,其中教授16人,副教授36人;博士15人、硕士39人、硕士生导师18人,其中,医学影像学专业教学团队是省级教学团队。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山东省教学名师1人,山东省优秀教师和优秀科技工作者6人,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4人,省级或校级学术骨干和学科带头人10余人。近年来,专业骨干教师主持和参与编写全国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教育部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和“十二五”国家规划教材36部。目前又承担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和医学影像学专业“十三五”规划教材主编5部,副主编3部。
本专业在武书连、全国校友会大学专业排名逐年上升,2016年位列第14位。本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社会广泛认可,本科毕业生在北京、上海、天津、广州等三级医院大量就业。
1974年建校伊始,泰山医学院设立5年制临床医学本科专业。该专业在长期办学实践中,经过不断地建设和发展,形成了自身的优势和特色。临床医学专业2006被评为山东省特色专业,2008年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012年认定为教育部、卫生部第一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2013年入选教育部“本科教学工程”地方高校第一批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教育部卫计委第一批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高校。
临床医学专业主要培养学生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处理常见病、多发病和常见的危重病症,具有一定的预防医学知识和中医学的基本知识,能够独立学习,独立思考,具有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获得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本科生毕业时,如符合学校《学位授予条例》,将授予医学学士学位。
临床医学专业的主要课程有《系统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局部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医学微生物学》、《医学免疫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诊断学》、《预防医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中医学》等。
临床医学专业现有8个省级重点学科(实验室),其中药理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病原生物学是山东省"十二五"省级重点学科;影像医学、老年病科、癫痫诊疗中心是山东省医药卫生重点学科;脑微循环实验室、动脉粥样硬化实验室是山东省"十二五"高校重点实验室。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为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免疫学、外科学、内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神经生物学、全科医学、临床病理学等20多个目录内硕士学位授权学科点和医学生理学、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2个目录外硕士学位授权学科点。实验教学中心总面积25950平方米,实验设备总值6526万元。有直属附属医院1家、非直属附属医院24家及协议性实习医院100余家。
临床医学专业现有专任教师246人,其中教授45人,副教授83人;具有博士学位81人,硕士学位137人;有泰山学者特聘专家3人,泰山学者海外特聘专家3人,泰山学者青年专家2人,山东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4人,山东省高等学校重点学科(实验室)首席专家2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山东省教学名师3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4人。
近五年,教师主持5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课题子课题、1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大新药创制子课题,81项省部级科研课题;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12 篇,SCI、EI、ISTP收录73篇,其中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e》(IF:42.35)、《Lancet》(IF:38.28)、《Nature Communications》《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lgy》《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J Biol Chem》等国际著名期刊;授权发明专利10项,获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
近五年,学生第一志愿上线考生报考率平均为157.69%;四、六级外语统考通过率,四级平均为98.30%,六级平均为78.21%;考研录取率为57.51%;总体就业率95.86%,大学生科技创新省级奖励69项;2014年,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第五届总决赛一等奖。通过对用人单位调查,本科毕业生满意度达90%以上,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
泰山医学院1985年开始成人护理专科教育,1995年开始全日制护理专科教育,1999年开始全日制护理学本科教育,2006年改为四年制本科教育,开设护理学·麻醉护理方向的五年制护理本科教育,2015年开设护理学·助产方向。护理学是研究生硕士学位授权点(2006)、校级重点建设学科(2012)、山东省特色专业(2008)、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009)以及山东省教育厅重点发展支持专业(2014)。
护理学专业学制四年,毕业授予理学学士学位。主干课程有:《人体形态学》《生理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生物化学》《药理学》《健康评估》《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预防医学》《护理学基础》《精神病护理学》《护理心理学》《护理伦理学》《护理研究》和《社区护理学》等。
护理学专业要求学生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现代护理学、麻醉学、妇幼保健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接受护理学、麻醉护理和助产护理等操作技能的基本训练,能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处理常见病、多发病;掌握急诊、疑难、危重病人护理的基本原则和操作技术,掌握手术病人的麻醉监护及其麻醉前后的护理(麻醉护理方向),掌握助产技能(助产方向),能够从事临床护理、社区护理、护理管理和护理教学等工作。
护理学专业有核心教师89人,其中教授15人(16.8%),副教授25人(28.1%);硕士生导师10人;博士6人(7%),硕士39人(44%);双师型76人(85%)。33位教师具有境外学习经历;41位教师在市级、省级和国家级专业学术团体中担任理事、主任委员或委员。在学院教师中,“山东最美志愿者”1人,“2009感动泰安人物”1人,校级教学名师2人,校级教学标兵1人,校级师德标兵2人,校级教学能手4人。近三年聘任8位国内外护理及相关学科专家为兼职教授,构建了一支结构合理、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
近年来,学院建有省级精品课程护理专业核心课程5门(包括护理学基础、外科护理学、内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急危重症护理学),省级成人资源共享和特色课程2门(急救护理学、社区护理学);校级精品课程12门,校级网络示范课程2门(外科护理学、社区护理学);10门课程被评为优秀网络课程。建有校级教学团队1个。教师在全国医学类微课教学比赛三等奖1项、省级高校微课教学比赛中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山东省高校教学比赛中获三等奖1项。 主编参编教材34部。
护理学专业在全国校友会大学专业排名逐年上升,2016年位列第9位。本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社会广泛认可,本科毕业生在北京、天津、广州、深圳、武汉等三级医院大量就业。
泰山医学院药学专业创办于2001年,2003年开始招生药学专业本科。2003年获得药理学硕士学位授权点,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2010年获得药学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形成了涵盖研究生、本科和专科教育层次的优势专业群。
药学专业学制四年,毕业授予理学学士学位。专业研究领域涵盖药物制备、药物质量控制、药物安全性评价、药物制剂的设计、药物分析方法、指导临床合理用药等。主干课程有:《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人体解剖生理学》、《生物化学》、《药物化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药理学》、《药物分析》、《药剂学》、《药用植物学》、《生药学》、《药事管理学》和《临床医学概论》等。
药学专业主要培养学生掌握药学各主要分支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药学实验方法和技能,掌握主要药物制备、质量控制、药物安全性评价等基本方法和技术;具备药物制剂的初步设计能力,选择药物分析方法的能力,指导临床合理用药的能力;掌握药政管理和药事法规的基本知识。
专业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业教师55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16人;博士24人、硕士54人、硕士生导师27人,其中,药理学专业教学团队是省级教学团队。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山东省教学名师、山东省知名技术专家等6人, 省级或校级学术骨干和学科带头人10余人。近年来,专业骨干教师主持和参与编写全国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教育部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和“十二五”国家规划教材20余部。目前又承担药学专业“十三五”规划教材10余部。
本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社会广泛认可,用人单位对本专业毕业生的综合评价良好,毕业生在社会上赢得了良好声誉,深受社会用人单位欢迎。本科毕业生考取中国药科大学、沈阳药科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研究生的人数逐年增加。
泰山医学院放射学院1989年在全国率先开办医用电子仪器维护3年制专科教育,2001年开始招生生物医学工程学本科专业,2010年批准为山东省高等学校品牌专业特色专业,是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训计划项目。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专业是理、工、医结合的交叉学科,是利用工程技术手段把物理、化学及技术科学中新的原理、方法应用于医疗装置的研制与功能开发,来满足临床诊疗的需要。主要培养具备扎实的生命科学、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及信息科学等基本理论知识及医学与工程技术相结合的科学研究能力的、能在医疗机构及其它电子技术、信息产业等领域从事医疗器械研究、开发、管理、营销、使用及安装与维护的实用型专业人才。
生物医学工程学专业学制四年,毕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目前已经形成生物医学图像处理、生物医学信号检测与处理、生物医学超声及智能化仪器三个稳定的发展方向,并形成了一套科学完整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主干课程有:《人体解剖学》、《生理学》、《临床医学概论》、《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生物医学传感器》、《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微机原理与接口》、《DSP原理与应用》、《医学图像处理》、《医用电子仪器》、《X线机设备学》、《CT、MRI设备学》和《B超机原理与维修》等。
近年来,学院坚持“知识传授与实践能力”培养并重的理念,人才质量得到不断提高。同时,随着医疗设备的快速发展,各级医院的大型医疗设备更新换代加快,对医疗设备安装、维修等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量增加,多数毕业生在医疗设备生产与营销公司或医院设备管理部门就业,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保持100%。
泰山医学院制药工程专业于2002年开始招生,2011年获批成为制药工程学硕士学位授权点,2014年获批成为工程硕士(制药工程领域)专业学位授权点,2011年被评为山东省省级特色专业,2012年被评为山东省卓越工程师教育重点建设专业。
制药工程专业学制四年,毕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专业研究领域涵盖化学、药学、生物学、化学工程与技术等专业。主要课程有:《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生物化学》、《药物合成反应》、《化工原理》、《药物化学》、《药理学》、《药物分析》、《药剂学》、《制药工程自动控制》、《药事管理学》、《制药工艺学》、《制药装备与工艺设计》、《制药分离工程》、《制药安全工程》等。
制药工程专业要求学生掌握化学制药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化学药物和中药生产工艺与工程设计的方法,具有药物新产品与新工艺研究、开发和设计的初步能力,具有常用分析仪器的使用和维修技能;学习一定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知识,熟悉药物管理与营销知识。
制药工程专业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业教师36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18人,具有博士学位19人、硕士学位16人,本专业现有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4人。本专业教师近三年承担各类纵向和横向科研课题20余项,近三年共获得各级科研奖励13项,发表论文(SCI收录)18篇,获得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
本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良好,主要在制药企业从事药品(西药、中药、生物制品)生产、新药研制、质量控制及生产管理等工作;在药品流通领域、检验和管理部门从事药品营销、检验、管理等工作;在药物研究院所从事新药设计、筛选、新剂型开发等科学研究工作;在药学教育领域从事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毕业生质量调查总体反映好,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综合评价好,毕业生在社会上的声誉好,深受社会的欢迎。历届学生的考研率约为30%~40%,考取中国药科大学、沈阳药科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研究生的人数逐年增加。
泰山医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技术专业于2002年开始招生,学制4年,毕业授予理学学士学位。2009年建设成校级特色专业,2012年获批为省级特色专业。
本专业研究领域广泛,涵盖从探索生命大分子结构与功能的分子水平研究,到遗传基因学和宏观人体生理学等。学生除需要进行专业化学习外,同时开展跨学科领域的课程教育,如:药理学、生物统计学等,从而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兴趣并拓宽就业渠道。主干课程有:《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遗传学》、《免疫学》、《药理学》、《基因工程》、《发酵工程》及《细胞工程》等。
生物技术专业主要培养具备生命科学基础理论知识和生物技术相关实验技能的应用型人才。要求学生掌握现代生命科学核心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洞悉现代生命科学发展趋势与方向,使学生具备较高的创新思维与科研素养。同时,学生还要接受部分基础医学与药学专业理论知识和实验技术方面的训练,从而达到高质量人才培养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现代化人才培养模式紧跟生命科学前沿。
专业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业教师61人,其中教授22人,副教授31人;博士36人。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山东省教学名师1人,省级有突出贡献专家2人,省级或校级学术骨干和学科带头人数人。
本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社会广泛认可,五年平均就业率达98%以上。毕业生除直接就业外,部分学生还考取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南开大学、山东大学等国内一流高校的生命科学相关专业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录取率平均达40%左右。
泰山医学院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招生开始于1999年,2003年设立了医学检验本科(5年制),2011年临床检验诊断学成为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经过近20年的建设,经过全体师生的不懈努力,本专业在师资队伍、教学条件、教学科研及人才培养等方面成果突出,目前,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已建成为山东省省级特色专业。
一、师资队伍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师资队伍合理而且素质优良,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和学缘结构不断得到改善和优化。目前,本专业共有专任教师11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4人,讲师6人,助教1人,全部具备硕士以上学位。另外还聘任了资深专家2人,担任我专业的兼职教授。
本专业不断完善骨干教师的学历结构,鼓励年轻教师在安排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不断提升专业学历层次,专业教师逐渐博士化。目前有三名骨干教师在职攻读临床检验诊断学博士学位。
专业负责人江新泉教授具有丰富的教学能力、良好的社会服务能力和较强的社会影响力。现任泰山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山东省微量元素科学研究会分析测量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抗癌协会细胞学分会常务委员、山东省医院健康管理协会精准医学健康大数据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山东省医学会检验分会委员。
二、教学条件
(一)实验室:目前,公共卫生学院实验室为校级实验示范中心,面积2400平方米,分为机能实验室、理化实验室、微生物实验室、软件实验室4个实验教学平台。学生实验室设施齐全,实验设备精良,除常规使用的教学设备外,还有可供教学使用的大型实验设备,如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全自动血凝仪、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等先进仪器,能够充分满足学生实验教学的需求。为了实现工作场景与临床一线岗位的实景及要求的紧密对接,实验室建立学生实训室;安装了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S),通过计算机将实验仪器组成网络,学生在实验室就可以实现样品登录、实验数据存取、报告审核、打印分发、实验数据统计分析等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提高了实验室的整体管理水平和检验质量,实现了实验室现代化的新飞跃。
(二)实习基地:学院现有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泰安市中心医院、聊城市人民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八十八医院等20余所三级甲等医院作为实践教学基地;有济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泰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10多家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实习基地实力雄厚,能够保证学生毕业实习的需要。
三、教研与科研
以教学为中心,全面加强内涵建设,狠抓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一直是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坚持并贯彻的方针。积极申报省级、学校教研课题、质量工程建设。近五年来,《医学检验专业》已建成为校级精品课程群、新增8门校级精品课程;《临床检验仪器学》为优秀网络示范课程。积极承担各级教改项目:山东省级教改项目7项,校级教改课题多项,获教育教学成果奖6项。积极参编/主编国家级专业课程教材:教师编写出版各类教材15部,现在承担10部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的编写任务,副主编3部,参编7部 。发表在国家、省级刊物上教学论文15篇。
连续十年举办的检验技能大赛,重视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已筹备举办山东省医学检验本科院校检验技能大赛。
加强与各附属医院合作,充分利用医院资源,增加临床预见习、见习课时,成功举办四届暑期医学检验专业学生预见习活动,增加了感性认识,明确了学习目标,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针对性。 并将预见习活动情况在全国第十九届医学检验校际会上作经验介绍,收到全国兄弟院校的好评。
在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本专业一直把科研放在重要地位,坚持以科研教学工作带动整个专业建设的成长与发展。近五年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省级科研立项3项,各类科研基金总额近100万元。发表SCI文章2篇,核心期刊文章30篇,获得学校及省厅级科技成果8项,教育教学成果6项。近5年来,学生共有已有6项国家级,13项泰安市大学生科技创新计划成功立项。
坚持本科生导师制,以科研带动教学改革的发展,既有利于教师的科研能力的提升,也提高了学生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定期召开毕业生、用人单位座谈会,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加强教学模式、教学方式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与实践,改革实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临床技能和人才培养质量。
加强对外交流,学习兄弟院校先进教学经验,与全国50余所开设医学检验技术专业院校保持良好往来。
四、人才培养
本专业主要培养具备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检验医学相关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能从事临床医学检验工作的基础扎实、素质良好、实践能力强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学生可面向各级各类医院、血液中心、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医学科研以及法医检验机构等单位,从事临床检验技术及其相关领域的工作。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制四年,毕业授予理学学士学位。专业研究领域涵盖分子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临床检验仪器、临床检验基础、临床生物化学检验 、食品理化检验、临床输血检验、临床微生物学检验、临床寄生虫学检验、临床血液学与检验、临床实验室管理学、临床免疫检验。
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和职业素质培养课程体系建设结合学科特色,开设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选修课和必修课,加强主干课程,突出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与特色,加强医学检验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突出专业课程的实用性、强调针对性、兼顾适应性、体现先进性。在专业课程功能上强调“以胜任职业岗位要求为目标,以专业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为主线,实行课程设置综合化、教学内容实施化”,突出实用、实际、实践、实效,使学校人才培养与医院用人之间实现“提前培养,同步使用”。
五、学生就业
在学生培养方面,我们深入研究人才市场需求,坚持“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工作理念,高度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及综合素质的培养。我院检验专业本科毕业生素以“基本理论扎实、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在全国拥有较高声誉,毕业生分布于全国各地,工作在省、市、县级卫生医疗单位及高等医学院校等的教学、科研和医疗一线,深受众多毕业生就业单位的好评,就业单位满意率100 %,就业专业对口率99%。
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学风踏实严谨,四、六级外语通考通过率 93 %,学生的考研录取率 33.4 %,在校期间参加全国性大学生竞赛并获奖2项,山东省大学生竞赛获奖3项;学生每年公开发表文章(论文、作品)数 10余 篇。
我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目前基础扎实,发展前景良好,在本专业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今后必将不断发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