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简介贾凫西是明末清初著名鼓词作家,以性格怪异著称,晚年不容于乡里,移家兖州,人们只知道他是山东曲阜人,却不知道他的具体里籍。经过多年来的实地考察,考以贾凫西本人诗文再证以其同时代的诗文记载,我们对其故里有了新的认识,认为贾凫西故里正是曲阜姚村兴隆桥村。

  明末清初著名鼓词作家贾凫西故里今何在?

  颜 健

  济宁学院学报编辑部,山东 曲阜 273155)

  贾凫西(1589—约1672)山东曲阜人 明末清初著名鼓词作家原名应宠,字思退,又字晋蕃,号澹圃,别号凫西,自署名木皮散客、木皮散人、木皮子等明末曾任河北固安县令、户部主事等,后告病归休。他晚年迁居兖州,闭门著书,后以病卒,初葬兖州城南马家桥,后迁葬兖州西牛王村著有《木皮鼓词》《澹圃恒言》《澹圃诗草》《诗纲》等。

  一、奇人奇士贾凫西

  贾凫西是奇人奇士,清顺治八年(1651),补官刑部郎中。次年,以说鼓词、废政务向上司自劾免职,重回故里因佯狂不羁,不容于乡党,遂移家滋阳(今山东济宁市兖州区)。与有抗清活动的文人丁耀亢、阎尔梅过从甚密。《曲阜县志》评价他“瑰畸多计”。贾凫西有“三奇”:

  一是行奇”。贾凫西举止怪异,不入流俗。孔尚任《木皮散客传》记载贾凫西: “喜说稗官鼓词……木皮随身,逢场作戏,身有穷达,木皮一致。凡与臣言忠,与子言孝,皆以稗词证,不屑引经史。经史中帝王之师,别有评驳,与诸儒不同。闻者咋舌,以为怪物,终无能出一语折之。”可见,在他人眼中,贾凫西行为怪异,言辞犀利,而自成一家。

  贾凫西有识人之明。孔尚任幼年时随父亲孔贞璠造访贾凫西,贾一眼就看出他“慧异凡儿”,总会把他让到宾客座位,并热情款待。孔尚任后来的成就,印证了贾凫西的预言。

  二是“品格奇”。贾凫西生于明末国家丧乱、民族危亡之际,空怀治世之愿,只是报国无门。他一生闲居候补的时间远远长于任职时间,在万历三十七年(1609)20岁时考取秀才,直到35岁考取易州倅,又居家候补12年,47岁时才任职易州倅,3年后升为固安县令(正七品),53岁时升为户部主事(正六品)。正当仕途要有起色时,明朝灭亡了,他只得告病归隐。然而,隐居田园的贾凫西因受到曲阜县尉的挟迫,性格刚烈的他愤然而起,复任清廷刑部郎中,在奉命赴福建犒赏将帅的途中惩治了曲阜县尉,报了一己之仇。贾凫西肯为朋友两肋插刀、不惜性命。清廷对于抗清志士残酷打击,株连九族,毫不留情。当抗清志士诸城丁耀亢和沛县阎尔梅遭难出逃无家可归时,贾凫西冒着受株连治罪的危险,毅然收留了这些落难旧友,表现出侠义的性格。

  三是“著作奇”。孔尚任《木皮散客传》记载他晚年闭门著书数十卷。据济宁学院徐复岭教授考证贾凫西除了上述诗文与鼓词外,还写作了两部小说:《醒世姻缘传》和《醉醒石》。胡适称赞《醒世姻缘传》是中国古代的一部最丰富最详细的文化史料,将来研究中国17世纪社会风俗史、教育史、经济史和政治、民生、宗教的学者,必定要研究这部书。鲁迅高度赞扬这部小说“写社会家庭之事,描写则颇仔细矣,讥讽则亦或锋利矣,较之《平山冷燕》之流,盖诚乎其杰出者也。”当今学者徐朔方认为《醒世姻缘传》在思想性和艺术性上只有《金瓶梅》和《红楼梦》可与之相提并论。

  二、凫西故里泗上庄

  然而对这样一位著名鼓词作家、奇人志士,《曲阜县志》记载却颇为简略或许他得罪了乡绅,以至于对他的故里没有提及。

  乾隆《曲阜县志·卷八十八·列传》这样记载:“贾应宠,字思退,为人瑰畸多计而好为稗官之说。崇祯末年以明经释褐县令,擢刑部江西清吏司郎中。归年八十馀,迁于瑕丘,卒。所著有《澹圃恒言》及诸体诗。” 《曲阜县志》刊刻于乾隆三十九年(1774),距离贾凫西去世仅100年左右,那时人们就对他的故里及迁于瑕丘(今济宁市兖州区)的原因没有详细记载。民国《续修曲阜县志·卷七·艺文志》记载更为简略:“贾应宠,著有《澹圃集》二卷。这其中原因可能是贾凫西行为怪异,不容于乡党,兼之晚年在兖州时闭门著书,人们对其行踪不甚了解。故而当今人们对贾凫西故里在何处,就难知其详了。

  从贾凫西所作诗文中,我们可以略窥其故里的概貌。《澹圃恒言·三卷·地气·贾凫西自述》说:“贾子生于鲁,及分司宣右,苦寒特甚”,说明贾凫西故里在曲阜无疑。贾凫西《泗上庄三首》写道:“在田三亩宅,一半种瓜蔬。井照初花树,场临旧草庐。”可知贾凫西老家在曲阜城北泗河之滨的泗上庄他在《泗上庄三首》中还写道:“百亩蛇龙地,一园草树天。散心闲看水,养病懒归禅。”所谓“蛇龙地”,是指泗河蜿蜒曲折,犹如一条长龙,其西北拐弯处河口龙湾缘此得名,泗上庄当在泗河边上。此诗中“三亩宅”“瓜蔬”“旧草庐等词汇说明贾家田地很多,有很大的宅院,生活富足,园里种满了瓜果和蔬菜,为了便于灌溉,还打了水井。贾凫西在明末崇祯十五年(1642)53岁时,告病归休于泗上老家。贾凫西在《归兴》中说: 

  行年五十四,衰老且归休。

  白社谁为主,青天不可尤。

  药多仍病肺,发少懒梳头。

  树底家园在,园西水正流。

  贾凫西家在曲阜泗河边上的“泗上庄”,园西水正流说明在其家西边恰有一条小河流过。贾凫西《泗上残春》中写道:“白鸟飞飞去复还,石桥寂静水涓涓。清明且看花如锦,上巳还须酒载船。说明泗上庄有小溪、有石桥,春季繁花似锦、水流潺潺。

  从贾凫西为自家作的对联中也可以印证这一点:“泗河一湾岸老桥长月小,草亭四壁天空地僻人闲”“入腔雅韵三声,出郭膏田百亩”“百亩荒田绕土屋,一行秃柳护柴门。”可知贾凫西家滨临泗河,位于泗河拐弯之处,这里有年久的老桥,贾家广有田地,生活悠闲。

  贾凫西故里自然环境优美,这里曾是贾凫西心中的世外桃源,有苍翠的绿竹、高洁的青松、流动的泉水。贾凫西在竹林的和风中饮茶作诗,过着惬意的隐士生活。他曾作对联:“和风吹竹叶,晓日散松花”,“嫩竹承新雨,高槐动远风”,“卧石身知瘦,栽梅骨欲香”,“径因丛竹窄,月共小窗闲”, “句成自爱诗思好,茶熟能添竹叶香”,“雁过不知留影处,梅开始觉送香来”,“金柳余阴酌酒谭诗邀月,玉泉活水烹荼洗砚濯缨”,“窗前落叶凭高下,户外流泉自浅深”。然而但历经三百多年的社会人事和自然环境变迁,如今已经找不到泗上庄这个村落。在《曲阜县志》或其他地名志上查不到“泗上庄”的相关记载那么“泗上庄”一在贾凫西如同世外桃源般的存在,如今到底在哪里呢?

  三、泗上古村今何在?

  贾凫西的故里到底在哪里呢?只有通过与贾凫西同时代的文人记载来寻找,我们找到了这些文字记录。

  (一)根据颜伯珣秪芳园确定泗上庄的大致位置。

  颜伯珣(1637-1710),字石珍,号季相、相叔,是明末自焚殉国的河间知府颜胤绍三子曾任虹县、定远知县、寿州同知,在外为官共26年,政绩卓著。贾凫西颜伯珣的长兄颜伯璟相友善。颜伯珣的诗集名为《秪芳园集》,秪芳园,是颜伯珣的私家园林,他曾写有《秪芳园拟山水诗十二首》,对秪芳园的泉源流水、亭台楼阁、林木植被进行了详细描绘,表达了他对隐逸生活的热爱。

  现在的兴隆桥村委包括兴隆桥、竹子园、郑家庄三个自然村。竹子园即是“祗芳园”所在地。颜伯珣泗水桥诗小注知,秪芳园位于双溪村,竹子园。理由有三:第一,颜伯珣有诗《兖州府》:“兖国吾旧居,今夕千里至。亲故相候迎,问答颇无次。矫首泗上村,数有闺中使。老妻致寒裳,回札了数字。”从中可以看出泗上村在明末清初是位于泗河上游的一个或多个自然村落。他又有《秋日怀泗上西阁》表达对秪芳园旧居的怀念可见秪芳园正位于泗上。第二,据光绪二十八年《颜子世家谱》可知,颜伯珣的后人多居此地,至今有颜伯珣第十代孙颜景志校长一支居于此地。第三,兴隆桥村民现仍存有铁夯为可以为证,上面刻有“纸芳园”“颜氏宗祠”字样。“纸芳园”当是“祗芳园”的误写,而且此夯是颜氏宗祠的共有之物。

  颜伯珣与贾凫西年龄相差48岁,正处于同一时代,村名基本不会有大的变化。颜伯珣甚至自称“泗上叟”,曾作诗云“岂学泗上叟,白头愧清涟”(《张鸿渐》)。因此,颜伯珣的“祗芳园”应是位于兴隆桥村之南的竹子园,而当时的“泗上庄”就现在的兴隆桥一带

  (二)根据贾凫西好友颜伯鞉居所来印证贾凫西故里。

  颜伯鞉,贾凫西的亲家兼好友,字观成。明崇祯庚午年(1630)与颜胤绍同时中举,时称“叔侄同榜”,后知选江南溧阳知县。贾凫西有诗题为《泗桥水涨寄问颜观成》:

  相违十五里,两月几行书。

  雨积平湖阔,河腾古店墟。

  知君悉不断,谓我意何如?

  浊酒为相识,秋风到敝庐。

  颜观成家居何处呢?据颜氏家谱可知,其后人多居泗河之南的代庄村。从地理位置上看,代庄恰恰距离兴隆桥村十五里,一个位于泗河之南,一个位于泗河之北,所以才有诗中描绘的因河水上涨淹没桥面,朋友两个月不得相见的情况。而诗中所写 “泗桥”均有记载,泗桥即是河口之旧桥。西河口村委现存石碑上有《龙湾板桥记》详细记载了康熙三十五年(1696)修桥之事。

  (三)兴隆桥村的贾姓正是贾凫西的族人。

  曲阜姚村镇兴隆桥村正有贾姓,他们的祖上在明初从山西迁徙到泗河之滨,定居下来,繁衍生息,人丁兴旺。兴隆桥村中间南北有一条小河流过,贾姓老宅正居住在小河的东边,所以贾凫西才有上文所言“园西水正流”的诗句。这里的贾姓族人自明朝就在此居住,他们从祖上传说中知道他们宗族中有一位高官,同时也是说鼓词的奇士。只是后来贾凫西迁于兖州,与旧有宗族联系少了。

  通过以上考察得知,贾凫西故里就是现在的曲阜姚村镇兴隆桥村。对于贾凫西的后人我们仅知道其子贾述,孙贾有经、贾有缄、贾有纶、贾有纯,曾孙贾弘、贾弥,玄孙贾进巳、贾进成。“后人多隶戎行,列武职”,其他后裔则无从考证。

  注:希望贾凫西后人看到此文,与作者联系以进一步深入开展贾凫西和《木皮鼓词》的相关研究。联系方式:jnxyyj@163.com

  作者简介:颜健,男,山东曲阜人,《济宁学院学报》编辑部编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