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手艺注入新活力 沾化300年的老粗布搭上非遗快车
近日,省文化馆非遗办主任王福成来到滨州市沾化区黄升镇大姜村市级非物质遗产传承人姜花格家,观看了生产过程和产品,表示将通过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平台推介四缮缯老粗布,让更多的人了解这门老手艺,产品卖出更好的价格,让更多的群众增收。


据了解,四缮缯老粗布手工纺织技艺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是在有着2000多年历史二扇缯老粗布手工纺织技艺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主要分布在沾化区黄升镇一带,向外辐射到邻近县市区。该老粗布凭借其纯棉质地、手工织造、古老民间工艺等特质,越来越受人们的青睐。今年65岁的姜花格也通过几十年的摸索,目前已经能用四扇缯织出上百种花色的老粗布,做出的金花、枣花、反花、珠珠、喜字等花色大小老粗布床单、凉席供不应求,每年纯收入2万多元,同时她也带动了不少家庭妇女加入这个行列。


作为滨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传承人,姜花格曾带着老粗布产品参加了省市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而受到追捧,在2016年9月份的省第四届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上,作为民间织布艺人的她带着四扇缯老粗布样品和织机到现场进行展示表演和讲解,所带产品被抢购一空。并且连续三年被邀请参加胡集书会。

但随着近年来越来越多地年轻妇女选择外出务工,四缮缯老粗布一些如刷机、牵机等需要多人的工序很难再像十几年以前组织起众多帮手,于是每个村的织布妇女组成互助组,互帮互助共同完成各种工序,最后各自织布做成床单、棉拖鞋、粗布睡衣等成品销售。目前全镇从事老粗布生产的农户已达200余家,组成了30余个互助组。

姜花格的小女儿姜春霞是这门手艺的传承人,她和对象在县城开了一个花店,收入也不错,但只要有时间就帮母亲织布、刷机、牵机,由于手头快又得到真传,也掌握了几十种图案,并且通过微信朋友圈也为母亲和村内群众卖了不少床单,现在省非遗中心领导的认可,更让姜春霞更加树立了对这个老手艺的信心。对于传承姜春霞表示,希望老粗布能够得到更多的推广,让更多的人认识这个老粗布并人传承这个技艺。同时,为了更好的发展,姜花格的丈夫姜花营研究出了手摇“长穗”机子,从纯手工制作到小机械制作,目前已经达到了原先8个人工原先工作量。这样一来,不仅供应了妻子的用量,还帮助了村里其他织布户。
姜花格一家只是全镇四缮缯老粗布技艺的代表,截止目前全镇有二百多人在织四缮缯老粗布,每年增收300余万元。随着黄升镇四缮缯老粗布名气越来越大,也吸引了省市区文化旅游部门领导前来参观指导,将通过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平台推介四缮缯老粗布,一把这项老手艺推上了快车道,将会对这些坚守老手艺的妇女们带来更多的收入。(孟令旭 边浩玥)
猜你喜欢
- 坐公交去北海经济开发区请注意 发车时刻表有变化
- 评论() | 分享05月04号 11:30
- 博兴博物馆“龙华寺佛教造像艺术展” 124件文物预展
- 评论() | 分享05月04号 11:30
- 滨州17人上榜山东春季高考技能拔尖人才考生名单
- 评论() | 分享05月03号 14:54
- 滨州市公开征求各小区停车位配建标准修订意见
- 评论() | 分享05月03号 14:54
- 滨州至无棣旅游有直通车 想去看景抬腿上车的事
- 评论() | 分享05月02号 15:27
- “变废为宝”倡绿色 沾化首个环保教育基地正式开放
- 评论() | 分享05月02号 15:22
- 滨州市旅发委组织志愿者开展文明旅游进景区活动
- 评论() | 分享04月28号 15:47
- 滨州第三届“向尚运动·市长杯”校园足球联赛开幕
- 评论() | 分享04月28号 15:47
- 滨州市首例台湾居民定居证 助力古稀老人圆梦梨乡
- 评论() | 分享04月28号 15:45
- 大型歌舞诗剧《谁不说俺家乡好》在滨州精彩上演
- 评论() | 分享04月27号 1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