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山东|资讯|同城|旅游|汽车|教育|读图|城市
滨州

新浪山东>滨州>图片>正文

滨州任铁匠村——一个以职业命名的村庄

2019年01月21日 11:10 商讯 

  一个村庄的形成和发展都有其特殊的历史渊源,而村名的由来更是有着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底蕴,是一个特定历史年代的独特展示和烙印遗留。滨城区北镇办事处任铁匠村就是这样一个带有特定历史时期烙印的村庄。

  俗话说“水有源,木有根。”任铁匠的村名就是按人文环境命名的,这里地处市区黄河六路与渤海一路交叉口附近,交通便利,位置优越, 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村居,传说这里很早之前曾有一陈姓坐地户在此居住,称为陈家庄。后来,随着明初移民的迁入,逐渐演变成了如今的村名。

  对此,市档案馆馆藏资料显示,明朝初年,姜姓、任姓由河北枣强迁居此地落户,因为村里任姓人丁兴旺,户户有打铁炉,以打铁的职业为生,就生产经营特征和姓氏命名,称之为任铁匠。

  此后的几百年时间里,村中人以打铁为业,并不断地将煤渣、铁屑等物堆积在一个地方,由于日积月累,打铁人堆弃的这些东西形成了一个高丘,当地人称之为炉渣山。据村里老人讲述,光绪年间黄河发大水,多亏了这个炉渣山,全村人在上面躲过了大水。

  而根据滨州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资料汇编记载,该村的铁匠曾在三天的时间内为义和团打造了400多件兵器,抗日的时候,村里也曾打造过抗日的武器,更是在解放战争时期,为人民解放军打造过铁锚、铁链之物,为解放做出过自己的贡献。建国后,惠民行署根据村里的实际,在这里创建了华兴铁业社,后来又建立了锻压机械厂,建厂初期,主要生产小农具,锄头、镰刀、民用铁锅等,1958年之后,实现了半机械化生产,之后一步一步实现机械化。

  尽管随着时代的发展,打铁这个职业已逐步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但在任铁匠村人的内心深处,那份浓浓的情感还是挥之不去的。如今走进村里,还能看到当年的炉渣山,村容村貌整洁的村子墙壁上挂着关于打铁职业的宣传画,号召着人们“传承千年手艺,铸幸福任铁匠”。

在滨州市区的东部,北镇办事处,城市高楼怀抱中,有一个不足300人的小村——任铁匠村。在滨州市区的东部,北镇办事处,城市高楼怀抱中,有一个不足300人的小村——任铁匠村。  
在这个百户小村中,至今还有近一半的户仍然以打铁为生,打铁,在这个村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在这个百户小村中,至今还有近一半的户仍然以打铁为生,打铁,在这个村已有600多年的历史。 
循着叮叮当当的打铁声,我们走进了铁匠高建武家中。循着叮叮当当的打铁声,我们走进了铁匠高建武家中。
打铁,火候很重要,这可是个技术活。打铁,火候很重要,这可是个技术活。
小锤往哪指引,大锤就往哪打,火花飞溅,给人以听觉和视觉上美的享受。小锤往哪指引,大锤就往哪打,火花飞溅,给人以听觉和视觉上美的享受。
铁匠任长学,他已经打了50多年的铁。铁匠任长学,他已经打了50多年的铁。
近年来,村里的铁匠家中大都实现了机械化。可他们说起来,总是怀念过去传统的老玩意儿,说这个找不到打铁的感觉。近年来,村里的铁匠家中大都实现了机械化。可他们说起来,总是怀念过去传统的老玩意儿,说这个找不到打铁的感觉。  
几百年来,村里的铁匠不断地将煤渣、铁屑等物堆积在一个地方,由于日积月累,打铁人堆弃的这些东西形成了一个高丘,当地人称之为炉渣山。几百年来,村里的铁匠不断地将煤渣、铁屑等物堆积在一个地方,由于日积月累,打铁人堆弃的这些东西形成了一个高丘,当地人称之为炉渣山。 
村里技术最好的三个铁匠师傅,左起任长学、任长勇、高建武。他们现在都七十岁以上,都有五十多年的打铁手艺。村里技术最好的三个铁匠师傅,左起任长学、任长勇、高建武。他们现在都七十岁以上,都有五十多年的打铁手艺。  
高建武师傅给我们讲,光绪年间黄河发大水,多亏了这个炉渣山,救了全村人的命。高建武师傅给我们讲,光绪年间黄河发大水,多亏了这个炉渣山,救了全村人的命。  
铁匠师傅打造出的各种小农具,在集市上仍然是抢手货,凭这老手艺,每个铁匠年收入都在三万元以上。铁匠师傅打造出的各种小农具,在集市上仍然是抢手货,凭这老手艺,每个铁匠年收入都在三万元以上。

  (李健生 孙洪师)来源:健康滨州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1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