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任铁匠村——一个以职业命名的村庄

一个村庄的形成和发展都有其特殊的历史渊源,而村名的由来更是有着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底蕴,是一个特定历史年代的独特展示和烙印遗留。滨城区北镇办事处任铁匠村就是这样一个带有特定历史时期烙印的村庄。
俗话说“水有源,木有根。”任铁匠的村名就是按人文环境命名的,这里地处市区黄河六路与渤海一路交叉口附近,交通便利,位置优越, 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村居,传说这里很早之前曾有一陈姓坐地户在此居住,称为陈家庄。后来,随着明初移民的迁入,逐渐演变成了如今的村名。
对此,市档案馆馆藏资料显示,明朝初年,姜姓、任姓由河北枣强迁居此地落户,因为村里任姓人丁兴旺,户户有打铁炉,以打铁的职业为生,就生产经营特征和姓氏命名,称之为任铁匠。
此后的几百年时间里,村中人以打铁为业,并不断地将煤渣、铁屑等物堆积在一个地方,由于日积月累,打铁人堆弃的这些东西形成了一个高丘,当地人称之为炉渣山。据村里老人讲述,光绪年间黄河发大水,多亏了这个炉渣山,全村人在上面躲过了大水。
而根据滨州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资料汇编记载,该村的铁匠曾在三天的时间内为义和团打造了400多件兵器,抗日的时候,村里也曾打造过抗日的武器,更是在解放战争时期,为人民解放军打造过铁锚、铁链之物,为解放做出过自己的贡献。建国后,惠民行署根据村里的实际,在这里创建了华兴铁业社,后来又建立了锻压机械厂,建厂初期,主要生产小农具,锄头、镰刀、民用铁锅等,1958年之后,实现了半机械化生产,之后一步一步实现机械化。
尽管随着时代的发展,打铁这个职业已逐步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但在任铁匠村人的内心深处,那份浓浓的情感还是挥之不去的。如今走进村里,还能看到当年的炉渣山,村容村貌整洁的村子墙壁上挂着关于打铁职业的宣传画,号召着人们“传承千年手艺,铸幸福任铁匠”。











(李健生 孙洪师)来源:健康滨州
猜你喜欢
- 坐公交去北海经济开发区请注意 发车时刻表有变化
- 评论() | 分享05月04号 11:30
- 博兴博物馆“龙华寺佛教造像艺术展” 124件文物预展
- 评论() | 分享05月04号 11:30
- 滨州17人上榜山东春季高考技能拔尖人才考生名单
- 评论() | 分享05月03号 14:54
- 滨州市公开征求各小区停车位配建标准修订意见
- 评论() | 分享05月03号 14:54
- 滨州至无棣旅游有直通车 想去看景抬腿上车的事
- 评论() | 分享05月02号 15:27
- “变废为宝”倡绿色 沾化首个环保教育基地正式开放
- 评论() | 分享05月02号 15:22
- 滨州市旅发委组织志愿者开展文明旅游进景区活动
- 评论() | 分享04月28号 15:47
- 滨州第三届“向尚运动·市长杯”校园足球联赛开幕
- 评论() | 分享04月28号 15:47
- 滨州市首例台湾居民定居证 助力古稀老人圆梦梨乡
- 评论() | 分享04月28号 15:45
- 大型歌舞诗剧《谁不说俺家乡好》在滨州精彩上演
- 评论() | 分享04月27号 1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