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市文学征文获奖作品 我的中国梦
一粒种子,一个希望。
十几天前,我在院子西墙边靠近角落的一个方形花盆里埋下了十粒种子。虽然,我没有特殊的数字信仰,但还是随心地许下了美好的期愿。几经周折,终于将它们带到了遥远的上海。
记得,曾经住过一个五、六平米的小屋。进门一张床,便再也容不下其他任何物件。兴起,便在床的正前方挂了四幅画,“梅、兰、竹、菊”,寓意春、夏、秋、冬,并各附诗一首:
“绿遍山野白满川,
子规声里雨如烟。”
……
“四顾山光接水光,
凭栏十里芰荷香。”
……
狭窄的阳台上,硬是被我挤出了一个花盆的空间。一周之后,一粒种子开始变得绿意昂然。单调的小屋因此注入了四季的光景和悦人的生机……
生命的绿色如一束推开门缝的阳光,在我的心里驻足长留。我不想放弃每一个可以抓住生长的机会……
小时的我,还不够理解生活,但却已略懂花的美。同父母一起居住的土胚屋里面有一张不大的桌子,不记得从什么时候开始,早已被我占为“私有”。凡是有一点储水功能的器物,都拿来被我所用,只不过,我收纳容器的方式有点像“收破烂”。白菜栽盒,油菜插瓶,萝卜翻转过来挖空“心思”注入清水,然后倒挂于空中。姜不辣则紧抱着一根麻线向上使劲爬,目标是房顶的那根木梁……
这便是我幼时的“小花园”,其实,是一个杂乱无章的小菜园。搭配着一些杂七杂八的瓶罐,稍不注意都会被大人当成破烂给扔出去。
而正是这些不起眼的“花草”,打开了一个孩子内心对于绿色世界的认知和兴趣,给了童年成长的快乐和希望。从“花草”里找到了一个世界,一方天地,那便是他们曾经给予童年的最美好的样子。
因为,有绿色的地方,便跃动着生命的希冀。
于是,长着长着便大了,我仿佛一下子长大了七八岁。
有一朵花正在悄悄开放。
开始上学的时候,土胚屋拆了,父母用辛苦攒下的钱盖了几间新房子,那是当时村里少有的荣耀。气派的遮阳板将整个房屋衬托的恢弘大气,加上东西南屋的映衬,院子更有了四合院的景色。晴朗的傍晚,白色的云从天井上空缓慢飘过,像扯住屋顶的纱,浮起我许多的联想。
一朵金黄色的白菜花就站在白云飘过的阳台上小巧而精致地开放着。丝丝清香顺着风路飘进卧室,我由心而乐,悠然赏之。早已先我一步入驻的是一只小蜜蜂,缀满花粉的小腿在花蕊里面扒拉了半天仍无罢休之意。风一抖,才摇身而起,凌空盘旋数圈后终将恋恋不舍地飞去。
接下来,便是我和它独处的时间。我们未曾谋面却又似曾相识。它沾着一杯清水在我的窗边寒颤颤地立了一个冬天。我无望花朵,只求青色。它却突然而然地盛情开放,像一位曾经极度想见却又逐渐被遗忘的人突然出现在面前,惊喜到浑身发抖,手足无措。我只好学着蜜蜂的样子一头伏下去,任鼻尖沾满黄色的花韵。只不过,我伏进去的不是花蕊,而是花诗,还有诗里的世界……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青山、溪流、田野、平川,成为生命的景色,神游物外,思致八方,淳朴的乡情没有挡住飞出的心绪。
小小的“菜花”,萌生了我最初的梦想。
我正式栽种的第一株花,名作“金钱落地”。寓意极其讨喜,种子也很有个性,黑白两段分明,像阴阳两极平衡。细长到无法想像的原生动力,如何会在一周内突破!然而,只要你填土浇水,将其洒于土表,轻轻覆盖,几天之后,它们便会自行斜斜的插入泥土,从根部生长出倒“U”形的小芽来。起初,纤细到几乎认不出,再过几日,便长出如茼蒿一般的叶片来,只不过略挺而厚,还有一股不如俗流的味道。花朵也是奇特的很,层层团团的桔红色,像丝线绣出的波浪花瓣重重包裹着浅黄色的花蕊。蜂蝶鲜有往来,我也未觉其香。仔细闻之,才知异香初次相逢,虽陌生却也不令人生厌。秉性也极强,即使干枯萎焉,只要水灌之,也会瞬间精神饱满。它让我想到了田埂处的野花,像菊却还不与菊相似,铺天盖地却能长到秋的最深处,即使一身银色霜露,仍然可以冰清玉洁到凌寒绽放……
后来,我才知道它的另外一个名字:万寿菊。
国庆之际,它会铺满每一个角落,为祖国铺就一袭锦绣色。
这是一朵花的特殊使命和意义。
后来,我遇到了第二株真正的花,像紫霞仙子。缘起一粒种子。村边的柴垛旁,一株不知名的花正在开放,花瓣胭脂色,像被浸染,形如喇叭,略显细长却不像牵牛那般张扬。其“本末倒置”的个性更是让我初次领教到了它的神奇。大多植物都是“日出月落,朝开夕止”。而它却反其道而行之。太阳初升,它以微合,夕阳西下,它却伴着晚霞开放,一方小院因此变得温暖而亲切。它的成长也是极其地不易,历经劫难,被我移栽多次,才终于躲过了牛羊的侵袭,成其今日之美。
傍晚来临,母亲喜欢在月色下摆一张桌子,放两盘刚出锅的豆角和茄子,那是田间劳作归来刚从菜园采摘的。父亲归来,我们一家人围桌而坐,侃侃而谈,这是小院最悠闲热闹的时刻。蚱蜢在灯下乱飞乱撞,壁虎伏在墙壁上伺机而动,蚊虫嘤嘤嗡嗡,蟋蟀藏在角落里低吟浅唱,不足三个月大的小黄牛豆豆正趴在南屋门口闭目养神般咀嚼着、沉醉着、鞭子粗细的小尾巴不停地来回抽打着……月色如水,流动一袭花香,静默开放在角落里的它,给了小院以别样的诗意。
“衣沾花香弄明月,席地卧看牛郎星”乡村的甜静愉悦,造就了不一样的和谐宁静。
生活若能如此惬意,也算一种极致。
很少见它受到人为的破坏,因为它从不在光天化日之下张扬肆意,它总是孤清清地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坚定地开放。世人对他颇有误解,认为它不同于类,不给自己以与人类接触的机会,却只把一脉香气付与一夜虫介与明月。我也常常百思不解,为何如此清绝,断不与这世间“同流合污”。
后来,我才确信地知道,人类误会了它。它以孤傲清绝示人,便恰恰正是大智若愚的智慧体现。一种自我意识的低调、内敛与平和。这不仅令我对它另眼相看,更让我由心地肃然起敬。
遇上它的那个夏天,正值高考之际,我却落榜了。原本,我是有希望的,满怀着信心地希望,可是落空的希望比压根没有希望的结果来的更让人难以接受。我翻出最后相互留言的笔记本,想着各奔前程的同学们,写下了四个字:殊途同归。
也许那时,只有我才明白这四个字的真正意义。尽管它依然是那样的虚无缥缈,但它却成为了我当时唯一希望之外的希望。我第一次深深感觉到精神力量的强大。因为,我始终相信内心的力量如同种子的孕育发芽,只要落地生根,便一定能够开花结果。
这要感谢角落里那株被浸染过胭脂色的“状元花”,它在沉默中依然不忘奔向目标的动力和勇气,给了我极大地鼓舞和震撼,让我学会了在十字路口的抉择。以至于在以后工作遇到迷茫之时,生命遇到疾病的考验之时,只要想到它,我便感受到希望的力量存在。
十几个初夏的轮回,必不能少了它的陪伴。一阵清香飘过来,在不经意的步履间,我下意识地弯下腰,还好,一切都还是原来的样子,一如当初的美好。
后来,我遇到了终其一生最爱的事业,做了与花有关的最美的事情。
做一家花店,不是我最初的愿望,纯属机缘巧合,我相信这定是缘于我与花之间早已结下的缘份,它们在我心中理想的样子变得有了现实的意义。节日、嫁娶、乔迁、喜获贵子或千金,似乎所有的喜事都与它有关。作为一名花艺师,或者说从业者,最有价值的事情莫过于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幸福。
只不过幸福的代价是常常要工作到深夜。凌晨三、四点起床,开始一天的工作。没有节假日,没有休息,有的只是一份单纯的美好与坚持……
常常想起,年轻时曾作《花篇》,虽然对各种花还不甚了解,但只以其“美”,足以让我刻骨铭心。一朵花,几乎绽放了所有的想象,人生、梦想与爱情,我把青春付与一花,用花诠释生命最美的价值。
花是植物,也是自然,生命本身自是一场美学。人们对于花的需求,已从一场简单的礼仪演变为一场传统文化的延续与传承。
《瓶史》记载:夫幽人韵土,摒绝声色,其嗜好不得不钟于山水花竹。
屈原曾在《离骚》中言:“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先圣孔子则说:“芝兰生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著名的《爱莲说》,开篇便是流传千古的名句:“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陆游对梅花也情有独钟:“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最为梅痴者,应属宋代被喻为“梅妻鹤子”的诗人林逋。一首《山园小梅》:“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成为梅花最传神的写照,脍炙人口。为花而作,因花写诗,以花入诗的作品举不胜举。但凡写诗入景,必以花草引入,非自然无灵感。从古至今,所有诗词文学的载体皆是人与自然共融互通的感念相应。以花传情,借花明志,喻花抒怀,花格人格,心物相同。
草木虽无言,却秉性各异,智谋并济。路边花草,树上落叶,水中浮萍海藻,岸边香蒲芦荻,院中一果,林中一木,皆是一部生命史、哲学史、文学史。自然,即是一个智慧宝库。
见过植物的各具特色。为生存而百态皆出,然,其生命的坚韧与顽强常常超出人类想象,为我所动。尤其繁华褪尽,那些黑黢黢挺立于苍穹之下的树干,突兀而苍劲地站立着一棵树的“灵魂”,展现一棵树的生命智慧。那些形状各异的枝干,仰俯之间,尽显坦然之美;向上之势,挺拔坚韧之美;弯而形曲,刚柔相济迂回之美;含蓄低垂,则是娇柔婉约之美;树姿各异,树干各形,纵横交错如江河分流,又如血脉相承,不得不叹自然之奇迹,人类之灵魂非自然莫属……
然而,不幸见过一颗被吊于空中“五花大绑”的树,根部被剖出一个二米多直径的大坑,树身“吱吱呀呀”地摇晃着,发出对于未知命运的抗争与呻吟。我似乎听到了一颗树满含痛苦的申诉,声泪俱下地渴求一方生存之地……
人类与草木,少了心有灵犀的沟通与默契。乘车出行,常常在不经意间惊叹:春风又绿江南岸。却不知:春已来,春色慢,春风已过柳桥畔。植物一直在恪守着时令的规律,而反倒是我们,常常在忙碌中遗忘了最初的样子。
回家时,偶遇幼时的一片花草,顿感平和亲切之时,似乎又看到了那个多年前的自己,单纯、善良、美好到如那时花开。原来,花草还有这般神奇的力量,可以让我们回归本真,发现自我。
中国传统插花以其师法自然,“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意象之美,让我们在忙碌的瞬间“偶得浮生半日闲”,去体验“身居闹市而有林泉之致,不出城郭而获山水之怡”的自然乐趣。佛家说:一花一世界。与花相目,与草耳语,与自然的倾情必是一场自我心灵的涤清。案头一瓶花,书香四溢,亭亭一枝不须多,已写尽笔下之事。桌上一盘花,兀自矗立,沉默瞬间一回眸的相视,烦虑愁散,美好自来。手拈一花轻轻抚弄,或立或斜、或深或浅、或疏或密、或雅或清。疏影横斜也好,临岸照水也罢。蒹葭苍苍是一种意境,独立寒霜则是一种境界。我自与花同,物我同化,天人合一。听清风自簌簌,看小雨清嘀嘀……
文化、艺术以其大爱兼容着世间万物。人与自然,必是合而归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看花需要音乐。音乐是人们对于自然有声的描述。
花乐悠然,意沉思远。花有私语,花有心事,亦有情感的倾诉。两朵花的相遇,历经风雨,托蜂蝶之意。音乐听起来缠绵悱恻。与花独处,音乐则似一条轻轻流淌的河,缓缓中,看晨光雨露花儿绽放,与风共舞。风雨中,“梨花一枝春带雨”;风雨中,“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风雨中,“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与风共舞,携雨同曲。音乐谱就一曲莲的约会。古筝浅唱:“我来才见月初圆,两度池开并蒂莲”;古琴低吟:“色同心复同,藕异心无异”;二胡则娓娓道来:“藕丝风送凌波去,又低头,软语商量。一种情深,十分心苦,脉脉背斜阳……”
我想,音乐家与诗人一定都是绝世的花痴,否则,不会如此懂花,不会与花如此血脉与共地合而为一。不仅懂花,花亦懂你。花为生命,皆有灵气。用带着余温的手轻轻抚摸花儿的肌肤,让它感受我对它的一片赤诚之情。用狂热的心跳感受花儿的脉搏。微闭双眼,用止于遐思中的温柔亲吻花儿的双唇,与它窃窃私语,情景交融,沉浸于悠远的音乐中翩然起舞……
我非花,花亦非我。然我为花痴,花为我狂。
我爱它,终其一生。从年少开始。
晨光雨露,暮云流霞。
青春岁月,它予我以情感寄托。
流浪年华,它寄我以心灵归宿。
只要有它在,一切都还好。
我的心中早已开出一朵花。我一定要为它们做点什么。我想,这一定也是花草所期许的。
儿童是祖国的花朵,祖国的未来。他们在母亲的大地上快乐成长、绽放,必应懂得花草的大爱与智慧。必应知道“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的快乐。必应知道“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辛劳。必应珍惜“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不易。孩子是自然界中的精灵,花可以释放孩子的天性,启发孩子的悟性,激发孩子的灵性,孩子与花草本为一体。“小萌花”、“小萌芽”应该是孩子们最好的伙伴。给孩子多一点自然教育,多一点纯真快乐。让他们更好地了解我们这个赖以生存的环境。环保事业,需要从娃娃做起。
“绿色生活、美丽家园”、“让园艺融入自然,让自然感动心灵”。以花草为媒介,引领人们尊重自然、保护自然、融入自然,牢固树立绿色、低碳、环保的生活理念。共同建设多姿多彩的美好家园,是2019北京世园会的主题思想。
当我说这个世界可爱时,我首先想到的是地上的森林、地下的根,使大地和家园稳固的不是高楼大厦的基石,是根,是草木之根。(源自《大森林》)
太初,森林显现于天地之间。林中有草、有虫、有鸟、有潺潺流水。大地敞开,接纳根的游走深入;天空澄明,让站立的树舒展枝叶花朵。森林为大地拥抱,亦为天空召唤。森林为万有,要生养万类万物……
绿色是大自然的底色,我们要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建设美丽家园是人类共同的梦想。
在心中埋下一粒种子,就一定会孕育出一个希望。
我终于找到愿意为之付出一生努力和奋斗的梦想——我的中国梦,我的绿色梦。
作者简介:胡立杰,花艺从业者,滨州市插花花艺协会会长。
来源:滨州黄河三角洲新媒体文化传播中心
猜你喜欢
- 坐公交去北海经济开发区请注意 发车时刻表有变化
- 评论() | 分享05月04号 11:30
- 博兴博物馆“龙华寺佛教造像艺术展” 124件文物预展
- 评论() | 分享05月04号 11:30
- 滨州17人上榜山东春季高考技能拔尖人才考生名单
- 评论() | 分享05月03号 14:54
- 滨州市公开征求各小区停车位配建标准修订意见
- 评论() | 分享05月03号 14:54
- 滨州至无棣旅游有直通车 想去看景抬腿上车的事
- 评论() | 分享05月02号 15:27
- “变废为宝”倡绿色 沾化首个环保教育基地正式开放
- 评论() | 分享05月02号 15:22
- 滨州市旅发委组织志愿者开展文明旅游进景区活动
- 评论() | 分享04月28号 15:47
- 滨州第三届“向尚运动·市长杯”校园足球联赛开幕
- 评论() | 分享04月28号 15:47
- 滨州市首例台湾居民定居证 助力古稀老人圆梦梨乡
- 评论() | 分享04月28号 15:45
- 大型歌舞诗剧《谁不说俺家乡好》在滨州精彩上演
- 评论() | 分享04月27号 1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