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山东|资讯|同城|美食|旅游|汽车|城市|教育|健康|读图| @新浪山东|惠购

|邮箱|注册

新浪山东> 旅游 >新鲜旅攻略>生活剪子巷>正文

简单实用 四招绝活教你长假归来倒时差

A-A+2013年7月10日07:01大洋网-广州日报评论

  长达2个月的暑假已经正式开启,不少家庭马上就要踏上出境远游的旅程。到欧洲、美加等地区旅行,除了要熬过漫长的飞机航程之外,到达之后更要全家面临一个大问题——“倒时差”。由于欧洲、美加、澳新等地区与中国时区所在的东八区有着4~12小时的时差,意味着原有的作息时间要全部改变,否则就会觉得困倦、没有食欲,甚至身体出现小毛病。如何才能尽快适应时差带来的困扰,让不算长的假期玩得更加尽兴呢?

  6~12小时时差最难熬

  对于时差,成年人是有一定自身调节能力的。一般来说,1~4小时之内的时差在生理上并不会造成十分明显的反应,因此从中国到日韩、印度以及澳大利亚,只是会比平日里早一些或晚一些吃饭、休息而已,并不会感觉到太辛苦。

  不过,当时差达到了五六小时以上,就会觉得相当辛苦了,而时差带来的生理反应也就会接踵而来。比如中国和欧洲大陆在冬天有7个小时的时差,在夏天有6个小时的时差,也就是说法国才是下午6点的时候,中国时间已经是晚上12点了,是睡觉的时间,因此在法国下午到夜晚时的这一段就会觉得特别辛苦。而时差差别更厉害的是去美国东部旅游的时候,那里和中国在夏天的时差达12小时,也就是说,中国如果是夜晚12点,美国东部时间正好是中午12点,可谓是“日夜颠倒”,所以飞到美国东部之后最难熬的也是下午的时间,因为刚好是中国的深夜到凌晨,也就是通常在中国时深度睡眠的时间。

  时差带来的不良反应主要体现在身体不适应当地时间作息的疲劳感,最表面的反应是昏昏欲睡、身体疲乏无力,而时差改变了原来的进餐时间,也会导致食欲不振甚至是消化不良等症状。另外,最让人痛苦的是睡眠障碍,入睡困难,睡不踏实,因为上面的一些反应的共同作用,还可能出现腹泻、类似于感冒等症状。

  全家行动 大人小孩齐抗时差

  对于大人来说,时差反应已经相对难捱,年纪较小的孩子当然会觉得更加辛苦。本来暑期亲子游的旅行时间都不算太长,一般在7~10天之间,如果因为时差原因而让旅行途中精神不佳甚至生病,那么整段旅程也会玩得不开心。以下这些有效方式或许可以抵抗时差。

  有效方式1:

  提前3天晚睡晚起

  如果暑期要去的是时差较多的地方,那么全家大小在出发之前的3天就要开始提前倒时差了。一般来说,就是要在出发前要做一个“晚睡晚起”的人,尤其是孩子,可以利用放假的机会让他们在出发前将生物钟尽量往后调整,这样一来到了欧洲或美国,就会缩小时差所带来的生理时间跨度。

  有效方式2:

  出发前少睡 飞机上多睡

  在出发前上飞机的一天,最好少睡一些,这样可以在飞机飞行的10多个小时的航程中保证尽量多入睡,因为一般来说,长途国际航班都是夜机较多,即大部分都是中国时间的夜晚起飞,到达当地后就是白天时间,如果能够在飞机上多睡一些时间,那么在下飞机之后,就能保证拥有较为充足的精神。

  坦白讲搭乘经济舱进行长途飞行是比较难拥有好睡眠的,尤其是当经济舱客人较多的时候,更会因为空间拥挤、人多噪音大等原因而无法好好入睡。这时候,可以提前准备一些能够让飞行旅程更舒适的装备,比如眼罩、耳罩、舒适的旅行枕头、拖鞋等,如果有需要,还可以在这些装备上洒几滴薰衣草精油,薰衣草是一种温和的镇静剂,能促进使用者快速放松,并进入深度睡眠。

  有效方式3:

  饮食调整让肠胃先适应时差

  出门在外不比在家里,几乎顿顿都要在外面吃,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会很容易出现水土不服的状况。胃胀气、腹泻等也是时差症带来的反应之一,因此在出发前,就要提前调整好饮食结构,尽量以清淡为主,尤其是在飞机上,不能暴饮暴食,这样也不利于在飞机上入睡。此外,大人可以在到达目的地之后立刻一次性地按照当地的进餐时间来吃饭,如果能够先让肠胃适应时差,那么也有助于快速克服时差症的困扰。

  有效方式4:

  不要让孩子太兴奋

  全家出游时,孩子是重点照顾对象,但孩子往往会因为旅途过于兴奋导致过分疲累,因而产生更加严重的时差反应。作为家长,在旅程开始时就要尽量多照顾孩子,比如让他们不要因为搭乘国际航班而太过兴奋,可以像在家中一样,给孩子带一些故事书,或是让孩子观赏一段飞机上可以选择的卡通片视频,这样能够让孩子的注意力相对集中,不会因为好奇而导致兴奋过度,最终无法在飞机上入睡。一般来说,孩子们的自我约束能力较差,家长要帮助孩子调整作息,该睡觉时要求孩子一定要努力睡着,如果在旅程中孩子觉得太累,也不妨在白天里多找机会让他们睡多点时间,只有这样,才能让时差对孩子身体的损害减到最小,在到达目的地的一两天之后,经过循序渐进的调整,孩子也一般会很快适应当地的生物钟,有精力快乐地投入到在当地的游玩活动中。

保存|打印|关闭

新浪首页|新浪山东|资讯|城市|汽车|美食|时尚|旅游|同城|微导航

新浪简介|新浪山东简介|广告服务|联系我们|客户服务|诚聘英才|网站律师|通行证注册|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

分享到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