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沂市河东区,有一方残障孩子的乐土——尚善残疾人托养院,在无微不至地呵护下,他们告别外界歧视,不再孤单。尚善残疾人托养院是一家民办非企业单位,而它的缘起则来自他们的“爸妈”变卖住房所筹的20余万元款项和一份无言的大爱。【更多详情请戳>>>>>>>>>>】
“妈妈“蒋玉冰”正在教授日常知识。不分年龄大小,这里的孩子基本都没有语言沟通能力,再简单不过的知识也要付出很多心血、花费很多时间才能让孩子们明白。
蒋玉冰老师教孩子们进行看图识物学习。孩子们能说出一种新物品名称了,能自己拿勺子吃饭了,会自己穿衣服了,会叫“爸爸”、“妈妈”了,对蒋玉冰来说都是莫大的欢欣。
一笔一划,几百上千次地耐心解释,才能换来一点点不易察觉的进步。即便这样,孩子们也只会简单的加减法。蒋老师希望这些许的知识能帮助他们明明白白地活于世上。
教室墙壁上张贴着“自立自强”,是蒋玉冰对孩子们的期望。蒋玉冰说她从未想过干这行能否挣钱,完全是因家长的认可和理解让自己坚持走下去的。她的愿望永远都是让孩子们能过得好一点,包括在学校的环境能更舒适,包括日后走出学校后生活的更便利。
蒋玉冰在帮助孩子做平衡训练。这几年,托养院一路走的很艰难,一些孩子连基本学费都交不起,蒋玉冰夫妇很理解,再难也不会催缴学费更不能亏待孩子。不过令蒋玉冰最焦虑的还是院里的康复器械,这影响了孩子们在最好的康复时间里做充分的康复努力。
孩子们正在做发声训练。09年尚善创立至今已经有几十个孩子。为此又聘请了6名有经验的特教老师来院工作。凭借十几年的特教工作经历,他们已经使很多残障孩子进步到能学三年级的课程了。这个概念,我们听得很陌生,蒋玉冰说得很满足。
要让孩子们乖乖的做完一套课间操,难度极高。 为此每场课间操都要所有老师全部出动,分片区带孩子们做操。蒋玉冰说,等过了年她们还要计划救助10名15岁以内的农村残障儿童。那时候每个老师的担子都会更重。
课间活动的时候蒋老师在和小孩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蓝天下的欢声笑语让人闻之动容。她的背后是她要用整个心去呵护的孩子们。问她的人生信仰,她说“也没有什么大的信仰,就是觉得人一辈子多少钱也不会够花,其实也不需要太多钱财,做点有意义的事情就挺好。”
孩子们不能独立生活,衣食住行都要人照顾。隆冬季节,住宿条件有限,为了集中取暖,孩子们尽量合住在一起。就那几台空调都装在年幼的孩子宿舍里了,大一点的孩子就没空调可用了。
几乎所有孩子都不能自己吃饭,每顿饭都要人喂饭的。 这样每顿饭每个老师需要帮4个小孩吃饭。
这是一个新成立的民办的托养院,几乎没有任何的救助。偶尔有单位或个人送去点物资都得节俭使用。记得有一此,有个好心人路过尚善托养院买了一箱蛋黄派,孩子们雀跃欢呼、激动不已。她说:“其实他们要求并不多,就是一个蛋黄派就让他们这么开心啊!”
很多孩子至今生活不能自理,拉裤子、尿裤子、尿床都是常有的事。蒋玉冰老师要频繁的清洗被污染的被褥。早已习以为常。说到这,她笑笑说“其实院里也要添洗衣机哦”。
用爱心培育迟开花朵,用良心营造尚善家园。每个孩子的每一个进步都被记录在成长档案里,翻开来看都凝聚着点滴辛苦,几丝满足。
心中有爱做支撑,艰苦的时光里就有了不竭的动力。十几年来,蒋玉冰用心中的大爱,点亮一个又一个即将熄灭的希望之灯。愿大爱永存,愿爱之海里汇入更多珠露。希望有更多的人关注他们,帮助他们。
感谢您对《世间》栏目的支持!如果您也有图片故事,欢迎来稿。投稿邮箱:news@sdmail.sina.com.cn 【更多《世间》栏目请戳>>>>>>>>>】
摄影/文字:周华东 肖静
新浪山东新闻中心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