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移植是治疗终末期心脏病患者的最有效的方法,我院目前已完成心脏移植手术60例,手术成功率达到93.4%,术后1年、3年、5年的生存率在92%、85%、76%左右。患者术后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给终末期心脏病患者真正意义的第二次生命。 2015年我国器官移植将会产生巨大转变,自2015年1月1日起中国传统器官来源将会终止,与国际器官移植完全接轨,器官来源全部来自中国居民逝世后捐献供体(DCD),国外心脏移植供体全部来自脑死亡捐献供体(DBD)。但DBD供体心脏移植在我国刚刚起步,国内仅有数个省市开展了DBD供体心脏移植工作,由于术前供体患者抢救治疗应用大量强心药物治疗,对供体心脏带来严重不良反应,同时受感染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心脏移植工作遇到严峻挑战。 我院心脏移植团队在刘天起主任医师带领下,于2014年8月为1例扩张型心肌病病人成功实施了DBD供体的原位心脏移植手术,心脏供体为18岁少女,心脏移植手术非常成功,术后已随访5个月余,患者的各项指标完全恢复正常。这是山东省首例BDB供体心脏移植成功的病例,填补了省内空白。

近年来,支气管封堵技术作为一种崭新单肺通气技术应用于临床,大大改善了心胸外科手术麻醉。2014年,我院麻醉科率先开展此技术,已成功完成胸外科手术麻醉12例。 支气管封堵技术,是通过单腔气管导管将支气管封堵器置入目标侧主支气管或肺叶支气管,从而达到单肺通气或肺叶支气管封堵目的。 支气管封堵技术几乎适用于所有需要行单肺通气患者。尤其适用于无法通过双腔支气管导管行单肺通气患者,如困难气道患者,无法行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已行气管造口患者,8岁以下需行单肺通气患儿,肺功能很差无法耐受单肺通气患者。在没有开展此技术之前,此类患者手术受到严重限制,影响手术治疗。 传统双腔支气管导管管径粗,管腔细,气道压高,术中呼吸管理相对困难;同时,双腔支气管导管质地硬,存在两个套囊,多个弯曲,插管相对困难,术后咽喉痛以及声音嘶哑发生率高。与之相比,支气管封堵技术,是通过单腔气管导管置入,操作相对简单,损伤较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满意度更高。 支气管封堵技术使单肺通气和手术适应证进一步扩大,为更多患者提供手术机会。患者术中呼吸管理安全性更高,麻醉医师可更从容应对各种情况,进一步提高了麻醉技术水平。

脊髓空洞症目前病因不明,长期可导致患者严重的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以及肢体外观异常,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工作能力。 脊髓空洞症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多以手术治疗为主,目前的手术方法有减压术和空洞分流术两类,空洞分流术主要有空洞蛛网膜下腔分流术、脊髓空洞—腹腔分流术、脊髓空洞—胸腔分流术以及脊髓空洞切开术等。不同手术方式均存在一定的利弊,相对而言,国际公认的最佳分流方式为空洞—胸腔分流术。随着呼吸的不断运动,胸腔内产生波动性负压,将分流管引入接近同水平的胸腔内,分流管两端因不同高度产生的虹吸作用基本消失,胸腔内的波动性负压使得胸腔与脊髓空洞之间建立了一个小的负压梯度,因此分流更确切,由于椎板切开与胸腔切开的位置相近,完全能在一个体位下完成手术操作,避免了术中变换病人体位,减少了感染的机会;由于胸腔是一个空腔,因此这种连接也减少了远端被内脏或大网膜堵塞进而导致分流效果不佳的可能性。

心外三科新开展的升主动脉置换+升主动脉-降主动脉转流(人工管道)术矫治成人型主动脉弓中断(缩窄)合并升主动脉瘤并夹层技术,为国内罕见、省内首例。 成人型主动脉缩窄为少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平均存活年龄不足35岁,合并有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患者死亡率极高,1年存活率不到10%。 对以上患者手术采取同期手术,一个切口同时解决主动脉缩窄(弓中断)以及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减少患者手术创伤,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同时避免了胸腹联合切口造成的损伤。术后近期复查满意,高血压控制良好。

通过高分辨CT筛选可能的病变部位,然后应用超细支气管镜选择目标病变部位,采用泛影葡胺行超选择支气管造影且瞬间连续摄片,确立诊断,从而指导临床治疗。 支气管碘油造影为支气管扩张诊断的金标准。目前国内外部分肺部疾病如支气管扩张、狭窄等的早期诊断分为无创和微创两种方法。无创以高分辨CT为代表,微创以支气管碘油造影为代表。传统法支气管造影检查过程中碘油造影剂用量过大,往往造成其在支气管内的大量沉积,不易清除,形成肉芽肿,加重支气管扩张和并发症的产生,且特异性较差,对机体远期危害较大,因而在临床应用上受到一定的限制。 采用泛影葡胺在C型臂介导下行超选择性气道介入诊断技术在支气管扩张的早期诊断中尚无报道,具有技术上的新颖性和创新性。C型臂介导下超选择性气道介入诊断技术在临床上实用性强,费用较低,大大提高了肺气管疾病的早期诊断率,具有国际先进性,为广大患者带来了福音。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是目前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措施之一,然而术后支架内急性血栓形成是致死性并发症,抗血小板药物抵抗或无效是导致支架内急性血栓形成的重要原因。目前,冠心病患者支架术后应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是标准的双重抗血小板治疗方案。不同人群对抗血小板药物尤其是氯吡格雷的反应呈多样性,遗传基因多态性是重要原因之一。肝脏细胞色素P4502C19(CYP2C19)是氯吡格雷的主要代谢酶,在人群中存在显著的基因多态性,且该多态性与氯吡格雷的抗血小板作用减弱及支架术后急性血栓形成事件增加相关。为此,国内外相关指南建议在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中进行CYP2C19基因检测,根据对药物的代谢速度来进行抗血小板治疗药物的选择。自2014年1月开始,我院心内一科与医学研究中心合作,通过CYP2C19基因多态性检测,指导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围手术期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选择,实现了个体化的抗血小板治疗。自开展基因检测项目以来,共完成冠心病介入手术955例,其中支架植入术491例,急性血栓并发症发生率0.61%(3例),明显低于国内外文献报道的平均水平1~2%;而2013年支架植入术400例,急性血栓并发症发生率1.25%(5例),由此可见,应用药物基因检测技术显著提高了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科学性和精准性,有效减少了支架植入术后急性血栓事件,从而减少了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是药物基因学前沿技术成功应用于临床的典范,也是多学科合作的成功模式,目前在我省属于首家全面、规范应用该项目,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冠心病除心脏血管严重病变之外,其他部位血管也常常受累,因此临床上冠心病人,可以合并颈动脉狭窄或闭塞,除心梗之外也有脑梗死的危险。临床上,如果先完成搭桥术,则有引起脑梗的风险;反之,先完成颈动脉手术,则有术中引起心梗的风险;由于对上述高风险的顾虑,此类病人的治疗一直是心血管专业的难题。解决上述血管病变的最好方法是两个部位同期手术,但冠心病冠脉搭桥本身就是心外科高风险、高难度手术,颈动脉向重要脏器头颅供血,其手术风险也是众所周知的,因此很少有医生能同期完成冠脉搭桥、颈动脉剥脱成形两种手术。目前,山东省各大医院均在多学科共同协助下手术,尚没有心外科医生独立完成此种手术的报道,我院心外一科刘鲁祁教授成功开展了首例同期CABG(冠脉搭桥)并CEA(颈动脉剥脱成形)术,填补了院内空白,同时也独立完成了数例单纯颈动脉剥脱手术,使我院治疗颈血管狭窄或闭塞,多了一种“手术治疗”方法可选择。 手术适应证: 1.同时患有冠心病和严重颈动脉病变:一侧颈动脉狭窄>70%,一侧闭塞,随时有大面积脑梗风险,无法先实施冠脉搭桥。 2.冠脉严重病变,随时有心梗风险,同时患有颈动脉狭窄的病人无法先实施颈动脉手术,可考虑同期手术。

胃底及贲门粘膜下肿瘤多为间质瘤或平滑肌瘤,外科手术切除创伤大,腔镜切除困难,以往单纯的内镜粘膜下剥离术容易发生穿孔,风险性较高。 科室在省内率先开展了内镜粘膜下隧道技术切除胃底及贲门的粘膜下肿瘤,取得良好效果。具体做法是:在距离瘤体口侧5cm处进行粘膜下注射,行一长约1.5cm-2.0cm纵行切口,内镜切开刀在切口内进行粘膜下剥离,建立粘膜下隧道,保持粘膜层完整,镜身进入隧道,进行粘膜下层的组织分离,直至瘤体与周围组织完全剥离分开,经隧道口取出瘤体,钛夹封闭隧道口。 此项技术优点是:隧道内手术视野清晰,利于手术操作;粘膜下层疏松,有利于分离,切除瘤体过程中,即使发生穿孔,瘤体表面粘膜层是完整的,减少穿孔、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患者恢复迅速,效果非常好,是目前治疗胃底及贲门的粘膜下肿瘤的首选治疗方法。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肝胆胰外科最复杂的手术,胰瘘一直以来都是该手术最受关注、最常见也是最严重的术后并发症,往往导致腹腔出血、感染,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因此,人们在不断探索改进各种吻合方式,致使胰腺吻合方式达几十种,但都未能显现哪种吻合方式的绝对优势。 近年,改良胰胃吻合(双荷包套入式胰胃吻合)术因其手术操作方便,可显著降低胰瘘发生率,并适合各种质地和形态的胰腺,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的重视并不断实践。肝胆外二科在省内率先开展了此技术,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双荷包胰胃套入吻合的优势:1.胃后壁紧贴胰腺,利于无张力吻合;2.胃壁厚软,血供好,利于吻合部愈合;3.胃腔大,无胰肠吻合出现的套入困难;4.由于胃酸的作用和缺乏肠激酶,胰酶不能被启动,可减少对胰胃吻合口的消化作用;5.胰胆分流:胰液和胆汁经不同通道进入消化道,利于减少胆肠吻合口漏的发生;6.间置空肠与胃吻合和胃管减压减轻了吻合口张力,利于胰胃吻合口的愈合;7.腹腔内胰腺组织没有针眼,减少了胰瘘发生。8.简化了手术难度,缩短了手术时间,并特别适合胰腺软、肥大、胰管细小的胰腺,大大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

贲门失驰症是吞咽时食管体部无蠕动,贲门括约肌层肥厚松弛不良,出现间断性吞咽困难。既往采取经胸或经腹手术治疗,手术切口长,创伤大,病人恢复慢。2015年胸外二科开展腹腔镜下改良Hellers手术。患者在全麻下行腹腔镜下食管下段肌层切开术,在脐周左右及脐部各取1cm切口,在腔镜下游离食管下段,纵行切开食管下段肌层,长约5-7cm。 优点:病人经腹手术治疗贲门失驰症,切口小,对呼吸系统影响小,患者恢复快,切口美观,进食明显改善。

鼻饲途径肠内营养是提高重症病人抢救成功率和康复的基础,但机械通气病人、长期卧床的老年危重病人、昏迷患者、神经内外科咽丘麻痹患者经鼻胃内营养易发生误吸反流致肺部反复感染,因此鼻肠管幽门后喂养成为必需;急性胰腺炎患者早期进行肠内营养也需进行鼻肠管空肠喂养,而经胃镜和X线下置入鼻肠管技术复杂、费用高。基于此,鼻肠管床旁盲插置入十二指肠、空肠喂养技术,可有效弥补以上技术的缺陷。 由于鼻肠管在肠内营养中的独特优势,国内外对床边盲插置管技术有了越来越多的研究,但据悉在美国的成功率仅接近40%,胃肠动力紊乱的危重病人成功率更低。国外报道的主动植入的置管手法有螺旋推进法和多导丝置管法,置管成功率55%。 我院ICU发明的胃充气结合螺旋推进法来提高鼻肠管主动床旁盲插置管的成功率已达90%。自2009年ICU开始开展此技术以来,危重病人的误吸反流率大大下降(由12.7%降至3.1%),院内肺炎的发生率也由14.67%降至6.74%,置管后病人返流误吸发生率为零,因此缩短了病人的住院天数及费用,赢得了病人及家属的一致好评。

胸片定位一直是PICC头端定位的金标准。存在的弊端是:导管末端和胸椎椎体重合,导致导管末端显影不清晰。发现导管异位后,患者调管需重复摄片,不但增加患者X射线摄入,还会诱发心理恐慌、感染、静脉炎等并发症。 腔内EKG引导PICC头端定位技术特点:由于PICC支撑导丝和血液具有导电性,以导丝作为探测电极可引导出腔内心电图。导丝尖端所处的血管部位与P波形态密切相关,利用两者之间的关系可用来指导置管操作和导管头端定位。当导管头端位于外周静脉 (如腋静脉、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头臂静脉)时,其腔内心电图P波振幅与体表心电图无显著性差异。而当导管头端进入上腔静脉时,其P波振幅突然出现显著增高。1993年美国的McGee对腔内心电定位进行比较全面的研究,他们总结认为心房内心电图可以达到FDA的要求,大量临床研究证明这种监测方法准确率很高,超过90%。我院PICC小组于2014年7月学习并开展此项技术,至今已成功开展近百余例,目前该项技术居省内先进水平。 PICC的适应症:需长期静脉输液的病人;化疗;胃肠外营养(PN);刺激外周静脉的药物;早产儿。 PICC的优势:降低颈部和胸部插管的严重并发症,如血胸、气胸;减少频繁静脉穿刺的痛苦和不适;保留外周静脉,作为远期治疗的血管通路;特别有助于高危和免疫抑制人群;感染发生率<3%;可由护士操作;适合医院、社区医疗、家庭病床慢性病需长期输液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