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父亲王昌全走进院儿,艳红马上站起身,打开手是捂着的两个包子:“爸,吃点儿吧,我给你留了两个。”王昌全接过女儿手里的包子,却没有打开袋子,而是拿起桌边的煎饼和咸菜:“包子里有肉,你吃了吧,我吃点煎饼就行。”这样的日子,从王艳红执意来济南帮忙开始已经快一周了,而在此之前也正是父亲母亲承受过的苦,牵动着艳红的心,成为她义无反顾来到济南的原因。 【更多详情请戳>>>>>>>>>>】
如今,网友亲切称她为“最美地瓜妹”。艳红来到济南卖地瓜,正是为了救身患白血病的24岁的哥哥。
卖烤地瓜的美丽女孩 起早贪黑舍不得吃一口地瓜
2日晚上7点钟,夜幕早已降临济南,气温下降到零下3度,艳红的地瓜卖得差不多了。今天她没有戴手套,双手被冷风呲得发紫,她一面揉搓,一面不停地跺脚。“等地瓜卖完了,把车送回去,然后就能去医院照顾哥哥了。”艳红笑着说。
艳红今年22岁,是枣庄市台儿庄区人。现在,她一家四口都身在济南:哥哥在军区总医院接受治疗,平时艳红和母亲就近在哥哥的病房阳台上打地铺,而父亲则租住在离医院不远的棚户区。“那个房子刚租了半个月,我爸爸住在那里,照看着卖地瓜的炉子和车子,还能将就住着。”每天卖光了地瓜,艳红要穿过喧闹的街道,拐进偏僻狭长的小巷子里,通往出租房的小胡同七扭八扭。“毕竟她还是小姑娘,她多少还是害怕的,我得出来迎迎她。”父亲王昌全说。
每天,王昌全5点起床准备好地瓜,烤熟。艳红七八点就来到出租房,骑上车子出去卖。“哥哥那边治疗有些也是体力活,爸爸身体累,心更累,我想替替他。”她从没和父亲说苦说累,可是父亲比谁都要清楚:“她害怕城管,碰到阴天下雨就更遭罪。前几天下雨,我里三层外三层的衣服都湿了才回到家来,她一个小姑娘能碰不到那些难处吗?”可是即便如此,艳红也并未抱怨过。卖地瓜没人帮忙看摊,艳红整天站在炉子边,舍不得吃一口地瓜,渴了,喝一点从家带的水。
配型成功却无力支付医药费 全家倾其所有一筹莫展
艳红原本在枣庄做一名护士。哥哥刚刚退伍一年。2014年1月12日,王明达查出身患急性髓系白血病M2,那时是他订婚的第六天。“我觉得天都塌了,当时我就想儿子死了,我也要追他去了,简直是晴天霹雳。”王昌全提到儿子,哭成了泪人。2月16日,哥哥王明达转到济南军区总医院治疗,艳红的父母就随即来到济南,只留下艳红一个人在枣庄生活。
然而,一则报纸上的报道吓坏了她:“我看到父亲要为了给哥哥治病卖肾!爸爸不能这么想不开呀!”原来,哥哥的病令全家一筹莫展,钱从哪里来?艳红的三叔低价卖了养了几年的猪,凑了三四万元;远在北京的四叔戒掉了抽烟喝酒的嗜好,将3080元工资中的3000元都拿了来。可即便如此,高昂的医药费仍令王昌全喘不过气:很幸运的是明达配型成功,只要手术就有恢复的可能,但没有钱,一切都等于零。
在王明达身体状况好些时,爸爸王昌全就到附近找建筑工地小工之类的杂活干。后来他留心别人地瓜摊,时间自由,可以随时照顾儿子:“我看入冬烤地瓜卖得好又自由,好心人送了一个炉子,我就开始卖烤地瓜。艳红听说我在这里这么辛苦,好不容易请下假来帮我,谁想到她辞了职。”艳红谎称自己是请假才“顺利”来到济南照顾哥哥,在王昌全眼中,艳红和哥哥从小感情特别好,哥哥当兵两年,艳红总是想哥哥哭鼻子,有糖果总是要留给哥哥吃。
好心人爱心接力送温暖 兄妹不怕质疑谢捐款者
艳红的“地瓜车”与众不同,上面挂着兄妹的故事,时常引来路人围观。“我是听我朋友们昨天和我说我‘出名’了。”艳红笑呵呵地说,“我还觉得我这不是啥大事,就是为了救哥哥做点事情而已。”
可是,就在病房门口,一个守候的门口多时的小伙子径直朝艳红走过来:“你是王艳红?这钱给你!”然后扬长而去。后来得知,小伙子是从事建筑工作,早晨看了新闻后中午专程赶来送钱。艳红腼腆地笑着说:“这两天经常会有好心人来买我的地瓜,他们一眼看见我的摊位就过来,都不称重;还有的人认准是我和爸爸,扔下钱就走。”来自济南某企业的三名员工结伴而来,一进门就“吵吵”买艳红的地瓜,而他们专程坐了两个多小时的公交赶到这里。
然而,当爱心纷至沓来,质疑也浮出水面。“我听朋友说各种质疑我和哥哥的声音也是有的,”艳红忽然严肃起来,“我真的在卖地瓜,哥哥真的生病了,我们全家也真的在困难之中,身正不怕影子斜。就算把我能卖了有10万元我也愿意。”而对于父亲王昌全来说,儿子和女儿都是他的骄傲:“我女儿是好样的,我支持她,我们一家人抱团取暖挺好,也谢谢社会上的好心人。”
这几天艳红感冒了,进入病房之前要戴上两层口罩防止哥哥感染。为了省钱,艳红只输了一天液就放弃了,只依靠普通感冒药撑着。一进病房,她问哥哥:“还难受吗?”“没事,你还发烧?”“快好了。”艳红说,最重要的就是先治好哥哥的病,其他任何困难都可以在哥哥病好之后一起克服。“一直在全社会的关注下的日子并不是我们想要的,我希望哥哥能快点好起来,也希望我们一家人能平平淡淡地过好每一天。” 【更多《世间》栏目请戳>>>>>>>>>】
文字:新浪山东 许扬
新浪山东新闻中心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