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山东|资讯|同城|美食|旅游|汽车|城市|教育|健康|读图| @新浪山东|惠购

|邮箱|注册

新浪山东> 资讯 >山东资讯>正文

莫言痛斥手机成瘾现象 无奈不能离开手机

A-A+2014年3月22日10:04齐鲁网评论

  手机无疑是科技送给我们的绝好礼物,但是,人类历来有一个悖论:到底是科技创造了文明,还是毁灭了文明?斯蒂芬·金通过小说《手机》回答了我们:手机摧毁文明。

  手机犯罪、手机成瘾、手机窥淫……在手机已成为我们身体的“器官”的当下,我们需要面对的,还有很多。

  莫言:一边享受,一边批判

  2013年5月,北大的一次活动上,杨振宁问:“如果把爱迪生请来,在这个世界生活一个礼拜,哪一个东西是他最意想不到的?”莫言接道:“手机,我觉得是手机。”“我也同意是手机,用这个东西,我们就能和远在美国的人通话,多神奇啊。”杨振宁说。

  “在没有电视前,人们的业余时间照样很丰富。有了网络后,人们的头脑里并没有比从前储存更多的有用信息;没有网络前,傻瓜似乎比现在少。”莫言说:“我们要通过文学作品让人们知道,交通的便捷使人们失去了旅游的快乐,通讯的快捷使人们失去了通信的幸福,食物的过剩使人们失去了吃的滋味,性的易得使人们失去恋爱的能力。”

  电影《一线生机》风靡全球,手机的出现除去方便传递琐碎信息的功能之外,多的是因束缚感而弃之可惜的无奈。而电影《夺命手机》讲述的是,科技时代,每部手机,它拨打的电话、发送的信息、手机邮件都通过卫星得到其踪迹,只除了一部,这是一部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手机,一部具有预测能力的万能手机,它让你得到一切,甚至让你在老虎机上都能赢钱,只要你能保住它。

  莫言在痛斥“手机危害闲暇”的同时却并不能离开手机。获诺奖之后,成堆的记者采访、家人的及时联系,甚至坚持手稿写作也不再适合这个时代的出版路径。贾平凹也存在类似的困境,不上网、用手写作竟然成了“奇葩”。

  斯蒂芬·金:手机摧毁文明

  斯蒂芬·金写过一部小说,名字也叫《手机》。它讲述的是一个预言性的故事:母亲残杀子女,好友举刀反目,灾难的起因是一种被称为“脉冲”的现象,而传播的方式就是手机。手机清除了毫无防备的人们头脑里的记忆,只剩下攻击和毁灭的本能。人类数量已经剧减到维持种族繁衍的最低点……小说传达了斯蒂芬·金对现代科技的思考。

  在某一天的某一刻,如往常一样接听或者拨打手机的人从此彻底地改变。斯蒂芬·金所描绘的是被普通的手机瞬间彻底改变的人类以及人类世界。

  技术的滥用将会给人类带来灭顶之灾这一说法绝不是斯蒂芬·金的首创。自哲学家海德格尔警告世人技术对人类及人类世界的“异化”之后,西方学界对于科技的反思不断,因此,科技终将毁灭世界的预测也不绝于耳。但是,通常被列为“罪魁祸首”的是核武器与人工智能,当然,温室效应和资源枯竭甚至外太空的小行星撞击也都在严肃科学家的考虑之内。从来就没有人会想到手机能够制造出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

  手机如何摧毁文明?斯蒂芬·金给我们讲了一个精彩的故事。手机发送的特殊脉冲信号直接抹掉了正常人大脑中储存的绝大部分信息,就像电脑格式化硬盘一样,于是正常人类瞬间发生了变异,现有的文明也随即崩溃。

  我们从未查过手机,而是被手机监视

  菲律宾前总统艾斯特拉达在2001年被示威的人群赶下台,手机扮演了重要角色。反对他的民众用短信传递口号,组织、协调示威活动,避免与镇暴警察正面冲突,减少可能造成的伤亡。和政治密切相关的从来只有媒体,当手机也加入其中,它就成了麦克·卢汉口中的“冷媒体”。

  窦文涛在“铿锵三人行”中也不止一次的掏出自己的手机,向嘉宾和观众炫耀其中的短信内容。如此一来,谁是观众?谁是演员?谁又是局外人?

  不管承认与否,在享受技术的同时,我们的身体也已经成为被手机监视的一部分。手机的无与伦比的随身性完成了在福柯看来颇具技术难度的“全景式的监狱”的轻松建造。如果你不关机,就永远在场,而且不只是声音。在多媒体技术的“进化”作用下,手机的全球定位功能、拍照功能等等已经可以让你的身体无时无刻“在场”。

  美国学者保罗·利文森说:“我们每个人都梦想进展和成功——向往它的完成就存在于铃声那一段的声音中。”谁还轻易放得下手机?

  技术缺陷和技术突破一直在参与定义人类的文明发展进程。从手机发展趋势看,手机的技术提升不是问题,而人类的心理需求才是问题。你在更换手机,手机也在置换你——你的心理需求变了,你渐渐拥有手机型人格,你的通讯方式和娱乐方式在重新整合你的资源和时间,你不敢想象离开手机的生活——你已被手机附体。

  【更多热点请上新浪新闻APP订阅山东新闻 齐鲁事尽在手中】

保存|打印|关闭

新浪首页|新浪山东|资讯|城市|汽车|美食|时尚|旅游|同城|微导航

新浪简介|新浪山东简介|广告服务|联系我们|客户服务|诚聘英才|网站律师|通行证注册|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

分享到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