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毕玉安的前一天,他在电话里操着一口莱芜口音,怯生生的重复:能不能不接受采访?随意翻查,即可看到很多媒体对他的报道:毕玉安,山东莱芜人,坚持掏粪岗位33年,累计清理粪便1.7万吨,被称为“当代时传祥”。
身材瘦小,佝偻着背,两鬓斑白,满脸笑纹,这个在山东当地已小有名气的老汉在镜头面前依然十分拘谨,“让我采访,还不如让我多干点活呢!”毕玉安没有读过书,在莱芜莱城区的一座公厕前,他坐在一张小马扎上,用朴实憨厚的话语讲述着他的“掏粪事业”。
1980年,莱城环卫处刚刚建立,需要招聘一批临时工,毕玉安经哥哥介绍,成为了一名掏粪工。那个时候,身在农村的毕玉安已经在井下做了五年矿工。他并不排斥掏粪工作,而且可以得到来城里工作的机会,毕玉安很高兴。
刚成为掏粪工的时候,正值夏天,又热又臭。“那时都是旱厕,不像现在都是冲水的。”毕玉安说,第一次掏大粪的时候,厕所粪池口涌出的刺鼻气味熏得睁不开眼睛,胃里翻江倒海,一下子就吐了,当天的午饭和晚饭都没吃。当时,每个粪便清挖工每天都要推着四五百斤重的独轮车走上15里沙土路,每天四个来回。这15里路,上坡是最难行的。毕玉安个子矮小,推起来有些吃力。有时候力气不支,粪便就从车里洒到地上。为此,毕玉安挨过路人好几次骂。“咱也知道很臭啊,洒到人家门口,人家骂就对了。”毕玉安嘿嘿一笑。特殊的工作,满身的臭气,让他遭受过不少冷眼,他的亲戚也嫌弃他做这份工作。“清挖粪便是臭,不过闻久了就习惯了,不觉得臭。”毕玉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