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三号在地月转移轨道飞行约5天,近月制动被月球捕获,进入100公里环月圆轨道。飞行约4天后,变轨进入15公里×100公里椭圆轨道;再飞行约4天后,从高度约15公里的近月点开始着陆。——嫦娥三号任务官方微博
三极管助“嫦娥”传信
“我们这次为‘嫦娥三号’提供的产品主要是三极管,数量大概有几百只……”济南市半导体元件实验所(以下简称济南半导体所)技术部部长李东华昨天接受山东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三极管是航天器各个部件中电路板的核心元器件之一,济南半导体所的产品作为配件供应给国内多家科研院所及企业,最终主要应用于信号处理系统的信号控制。
这已不是济南半导体所首次为国内重要上天航天器提供产品支持,从1999年发射升空的“神舟一号”到今年6月份发射升空的“神舟十号”,每一次都有济南半导体所产品的身影。以最近的“神舟十号”来说,济南半导体所就提供了约3万只二极管和三极管。“神舟十号上天,从地面信号传输到舱内外各种电源处理,上上下下里里外外都能找到这些元器件的身影。”李东华说,当时这些元器件就像“神舟十号”的神经节,正是靠着这些元器件的控制,电源处理和信号处理才能顺利实现。和“神舟十号”相比,此次“嫦娥三号”需要的三极管产品相对较少,但产品性能却有了进一步的提升,“更小,更轻便”。
隔热“外衣”用上山东制造
除三极管外,记者还从其他渠道获悉,曾为神舟八、九、十号飞船提供返回舱保温隔热材料的济南圣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圣泉集团)相关产品再次出现在“嫦娥三号”上。
圣泉集团此前提供的保温隔热材料主要是酚醛空心微球,航天器返回舱表面的烧蚀防热材料加入酚醛空心微球后,可以有效地隔绝返回舱与大气层剧烈摩擦后产生的巨大热量,阻止热量进入返回舱内部,从而保证返回舱的安全和设备仪器的正常运转,形象地说,就像给其穿上了一件保温隔热的“外衣”。
圣泉集团工作人员此前接受山东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上述技术经过了若干年的研发之后才推出,在“神舟八号”上的应用是首次用在航天器上,经过最近几年的改进,相关产品重量更轻了,保温隔热的性能也有所提升。 记者 张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