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单体药店数量达到27万家左右,占全国42万多家药店门店总量的六成多。较之四处跑马圈地的强势连锁药店,单体药店在服务、采购、质量等方面的弱势凸显,也给其生存带来巨大挑战。
今年6月1日,新版《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将正式实施,对票据管理、药品购销渠道、仓储温湿度控制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这或将引发药品零售行业大洗牌。
不开发票成习惯
记者调查发现,到单体药店购药,商家找各种借口不给开具发票是常有的事。
“小额不开发票,打票机坏了,发票纸没了,一周后再来拿发票吧……”,每次买药,单体药店工作人员常以上述理由对之。记者了解到,不少市民在单体药店买药,根本没有开发票的念想。也有市民抱怨,“谁有那闲工夫,为了几块钱的发票再多跑一趟”。
济南某大药房的区域经理解玉港认为,购药开具发票,是在传达一种企业负责任的态度。除了依法纳税外,发票也是消费者维护合法权益的有效凭证,新版GSP明确要求药品购销过程必须开具发票。
“单体药店除了从发票上做文章,还沾了不少地方政策的光”。济南某大药房副总经理李强告诉记者,一些地方重新启动新药店设立要有“距离限制”的规定,即在规定范围内,不准重复开设新药店,这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外来连锁药店发展的主要阻力。有些地方,甚至还出现单体药店联手抵制连锁药店在当地开设新店的行为。
“地道药材”纯度可疑
据了解,多数连锁药店进药时,越过了逐级代理环节,改为直接向药厂采购,大大降低了成本,而单体药店则无此优势,同厂家、同规格、同名称的药品,进价明显高于连锁药店,但其售价却相对较低。从事多年单体药店经营的贾立强(化名)向记者直言:这是一种误导,尤其是中药,药品纯度是大有文章可做的。
贾立强告诉记者,单体药店在渠道、品牌上不占优势,就只能和连锁药店打价格战,有时还要“倒挂”销售。一些人在药品纯度上做文章。现在假药越来越少,但以次充好的中药饮片并不鲜见,这就是不少单体药店依然能盈利的原因。
“我们曾找过专业人士去中药市场考察,发现一些药材物理形状正常,但多是蒸馏萃取以后留下的药渣。”解玉港说。他不无担忧地告诉记者,中药需要多味药配合组方而成,消费者大多不具备专业的鉴别知识,只能从色泽、形状、饱满度等感官指标上去判断药材真伪,这让不少违规小药店在质量上打了“擦边球”。
“比如止咳平喘的川贝(又名松贝母),目前价格为每克4元左右,与平贝母都是贝母属,形状相同,大小略有差别,但平贝母价格却低一半左右。川贝中掺杂平贝母的牟利手段随之而来。”这让解玉港很是痛心。
新版GSP规定,药店应当对药品供货单位的质量体系进行评估,必要时实地考察。“这一规定,对单体店中药乱象,将可能带来一场整治风暴。”李强期待着这一规范的落实。
医保定点,
还能助推单体药店走多远?
“没有医保定点,药店吸引力就会受影响。”解玉港认为,在“自费”和“医保刷卡”之间,消费者大多会选择“医保刷卡”,“医保定点”在一定程度上成为药店生存的“制胜王牌”。
李强介绍说,由于有关部门在医保药店总量上有控制,主要按照企业名称对应的药店下发,单体店独立成体,申请医保药店的难度就相对较小。连锁药店虽然不断开新店,但是不能每个店都核发,所以在申请医保药店名额上,连锁药店吃了“哑巴亏”。解玉港无奈地说:“商业模式可以复制,但定点医保的资格却无法共享。”
记者随即调查多位消费者了解到,多数认为到规模较大的连锁药店购药更有保障、刷医保卡更安全。“没有良好的售后服务,单体药店完全凭借医保定点留住消费者,已经难上加难。”贾立强说。
据了解,单体药店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更多优势,也尝试“抱团取暖”,5月21日,江苏省常州市区80多家单体药店结盟,采用集体采购、分开销售的方式,降低进药成本。也有专家表示,单体店转战城郊和农村,挖掘市区以外的市场,避免与大型连锁药店正面“交锋”,也许是生存之道的新探索。
相关报道:山东济南频现"噱头"饮用水:各种"概念"存隐患
山东菜农儿子不敢吃父亲种的菜称有剧毒
山东大蒜价格怪圈:"蒜你狠"变成"蒜你贱"
山东小学生烟草暴露现状调查:尝试吸烟呈现低龄化
山东惠发食品上市折戟 邢质斌曾任形象代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