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山东|资讯|同城|美食|旅游|汽车|城市|教育|健康|读图| @新浪山东|惠购

|邮箱|注册

新浪山东> 资讯 >社会>正文

女农民包3000亩地每天开轿车巡视 年入上百万

A-A+2014年8月19日09:13城市信报评论

  提到“高富帅”、“白富美”,大家潜意识里都会将其归为城里人,然而,鲜为人知的是,在乡村的田间地头里也有一群这样的人,他们的生活不比城里“高富帅”、“白富美”过得差,他们的财富不比城里人少,他们是农民但是又不同于传统的农民,不需要每天“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作。与此同时,他们又是一个静悄悄的群体,他们身后没有镁光灯也没有狗仔队,并不过多出现在公众视野中。他们是怎样的一群人,过着怎样的生活?他们凭什么那么成功?他们的梦想是什么?又有什么样的烦恼和困惑?

  信报今起连续推出“聚焦‘农二代’”系列报道,把这样一个群体呈现在读者面前。

  她,种地年收入百万

  一个人种了3000多亩地 ,年收入上百万;从扛着锄头下田到开着轿车“巡视”自己的土地,机械几乎完全代替了人工……青岛平度市兰底镇桑园村的农民王玉芹,已经没有了传统农民的形象,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现代农场主。8月16日上午,记者面前的王玉芹拎着鞋赤脚在自己的玉米田里看工人灌溉。在她眼中,过去无人问津的农田已经变成了寸土寸金的抢手货。以前农村小伙子媳妇不好找,现在村子里出去打工的姑娘们都抢着嫁。像她一样头脑聪明的农民,紧紧抓住了农业发展的机遇,不少人开起种植、养殖、农产品深加工产供销一体化的家庭农场。还有不少城里人、大企业也开始进村“淘金”。一个个“农二代”正在悄悄地崛起……

  一人种3000多亩地,年收入上百万

  “走!带你去看看我的庄稼地。”8月16日一早,吃过早饭,王玉芹就邀请记者跟她一起去参观农场。作为种粮大户,王玉芹自己家的耕地只有20亩左右,2008年开始,王玉芹开始通过流转土地的方式从村民手中承包耕地,这些耕地来自七八十户村民手中,分散在附近好几个乡镇,最近的田地距离最远的田地得有几十公里,她告诉记者,自己只要没事,每天都要“巡视”一遍地,看看哪块地需要浇水,哪块地需要除草、施肥。“每天走一遍,怎么可能?”记者忍不住发出疑问。“咱们开车去,你跟着我就当兜风啦!”看到记者的疑惑,王玉芹爽朗地笑了笑。

  王玉芹的父母都是普普通通的农民 ,用她自己的话说,嫁到桑园村的时候,丈夫家也是村里最穷的一户。“过去种地全靠人,真是‘面朝黄土背朝天’,天再热也要扛着锄头去地里锄草,收获时全靠牛车拉。谁也想不到咱们种地也能种出名堂来。”王玉芹白色的小汽车开在机耕路上,田埂两旁绿油油的玉米苗随风摇晃着,像在跟这位农场主致敬。“这块儿是咱们的实验田”、“这块儿是土豆地”、“这块儿是花生”……王玉芹一边开车一边向记者介绍着地里的农作物,言语中都是骄傲和自豪。

  “种地不赚钱”这是农村人多年以来的老观念,一年下来每亩地最多也只能赚1000块钱,王玉芹家20亩耕地年收入不到2万块钱,除去日常花销和两个孩子的学费几乎没有多余的存款。2002年王玉芹建了养猪场,年收入能勉强达到3万元,但是距离“城里人的好日子”还差很远。同样是种地,同样是当农民,今天,王玉芹已经是一个年收入过百万的女农场主了。

  同样的土地咋就“寸土寸金”了?王玉芹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将土地集中经营,效益能积少成多。“我都是机械化种植,十几个固定工就把上百人的活儿都干了,光这一块儿就省去不少人工费。再加上连片的土地灌溉起来也省水。”除去租金、种子钱、化肥钱、人工费等,每亩能赚300元左右,再加上每亩地126元左右的种粮补贴,每亩地能有400元左右的收益。“一亩地我挣400元,3000亩地就挣100多万元。”王玉芹告诉记者,遇上不好的天气也赔本,她除了大面积种植小麦和玉米,还种了一部分花生、豌豆等经济作物。“我还有绿化树苗,还有养猪场,这边不挣钱另一边挣钱,互相贴补贴补,总体还是挣钱。”

  闲时打高尔夫,生活让城里人羡慕

  “每年忙的时候也就是那几个月,农闲时就出去旅游,跟朋友家人一起喝茶聊天,或者到城郊打打高尔夫,到海上钓钓鱼。”一位年轻的“农二代”轻描淡写地向记者讲述着他们的生活。有工人管理农场,农场里的农产品都有固定的客户,根本不愁销路,自己平时空闲的时间很多。记者采访过程中遇到不少这样的“农二代”,他们吃着自家农场生产的无公害蔬菜、水果、粮食,呼吸着乡下新鲜的空气,没事就去田间地头遛个弯,跟朋友喝个茶聊聊天,相比城市里忙碌的快节奏生活,这个穿着白衬衫、牛仔裤,开着奥迪车、拎着名牌包的“职业农民”,一年两季“农忙”夹着“农闲”的生活方式,令许多城市人羡慕不已。

  虽然部分“农二代”的生活已经赶超“高富帅”了,但只是少数而已。是否“回村生活”,还存在着另一种声音。青岛市农委一位工作人员表示,自己也听说过大学生回村“种地”的,但是并不多,在他看来,现在大多数“农二代”的父母靠自己的打拼积攒了一定财富之后,还是希望子女能去城市里生活。“更多的人赚钱的目的,就是给孩子一个更高 、更广阔的平台,希望孩子能去念名牌大学,去见识更广阔的天地。”

  “过去种地是最不挣钱的,村里稍微有点‘本事’的人都出去打工了,留在家里种地的都是一些跑不动的老人。好多人的地直接都荒了。”种地的人越来越少,有些家里人手多的就私底下租别人不愿意种的土地,一亩地一年就给300元租金。2008年10月19日,新华社播发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其中关于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内容,王玉芹在这则消息中看到了机遇。

  经过反复思考,她以一年每亩700元租金的价格从几十个农户手中租到了700亩土地。“别人出300块钱,我出700块钱仍然有人不愿意出租,我就挨家挨户找他们谈。为了让别人放心,我都是提前预付款。”最高的时候,王玉芹每亩地能给别人1000元左右的租金,村民们自己种地其实也就能挣那些钱,现在空出时间还可以去工厂打工。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人认同土地流转的观念。在具体的操作中,王玉芹会和农户一家一家签合同,同时会在镇上的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备案。“这个合同备案之后对我们双方利益都是一个保护。”

  2008年,王玉芹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承包了700亩耕地,2009年就增加到1500亩,2010年达到2060亩,2013年最多达到3500亩。在平度跟王玉芹一样以种粮为主的家庭农场主不在少数,大家的土地都是这样通过流转的方式从别的村民手中承包来的。

  悄然变化的观念

  1 “进城上学”、“进城工作”、“进城嫁人”甚至是“进城买房”在过去一直都是农村人不断的追求,如今这一观念在悄悄发生变化。

  2 “现在我们村回村的大学生都多了。在外边上了学回来接手父辈生意的,或者自己创业的都多了起来。”在记者采访过程中,不少村民都对记者说过年轻人“回村”的现象。

  3 他们中有搞养殖的,有搞种植的,还有一些搞农产品深加工或者是创建生态农业园,总之什么挣钱他们就干什么。

  【更多热点请上新浪新闻APP订阅山东新闻 齐鲁事尽在手中】

保存|打印|关闭

新浪首页|新浪山东|资讯|城市|汽车|美食|时尚|旅游|同城|微导航

新浪简介|新浪山东简介|广告服务|联系我们|客户服务|诚聘英才|网站律师|通行证注册|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

分享到微博 返回顶部